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法理论的影响
[Abstract]:As a member of society, the company should bear the sam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other members of socie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 kind of social obligation undertaken by the company. Stakeholder theory bring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o corporate governance,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implemen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en making business decisions and carrying out business, th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make necessary arrangements for its social consequences. The key is that the directors have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their obligations and conscientiously fulfill them. The diligence obligation of direc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not onl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ofit goal of the company, but also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sharehold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balance of interest structure, that is, while adhering to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all shareholders, Recognize and respect other stakeholders, establish a harmonious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shareholders, sharehold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敬琏;在公司化改制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J];理论前沿;1995年07期
2 郑少华;杨静;;论公司董事的义务[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梅慎实;;明确董事义务是确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J];研究生法学;1995年01期
4 黄万啭;试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构[J];攀登;1996年05期
5 梅慎实;董事义务判断之比较研究[J];外国法译评;1996年01期
6 何玉长;经理人之法人代理权论[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7 侯晓华;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结构分析[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年10期
8 吴建辉;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模式考察[J];长江论坛;1997年05期
9 冯果;强化董事义务的若干法律思考──兼谈我国公司法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2期
10 冯果;;论董事的善管义务[J];现代法学;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席酉民;吴淑琨;;公司治理和管理的系统化思考[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雷曜;;多智能体模拟框架中的复杂人模型[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3 孙树立;;西方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演变及我国的选择[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赵增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马春林;吴冲锋;;基于公司治理的盈利分配机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李松涛;毕秀水;于洋;;不完全契约与契约的完全——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吴厚庆;;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完善方略[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虎岩;陈巍;;我国股份公司董事制度安排研究[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妍;荆德刚;;现阶段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构想[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罗雪光;郭小东;;论独立董事制度——兼谈其与监事会制度之职能协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能武(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从会计管理角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N];安徽经济报;2002年
2 范燕;中国公司治理应有自己特色[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3 王立;靠什么提高董事会工作效率[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4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 陈志武;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下)[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5 张维维;透视产权变革与公司治理[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6 朱伟一;董事责任与“老三篇”[N];北京科技报;2002年
7 胡汝银;怎样看待独立董事制度[N];北京日报;2001年
8 杨建勋;强化产权制度与公司治理[N];兵团日报(汉);2002年
9 凭风 译;《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中公司治理的新变化[N];中国保险报;2003年
10 邬润龙;标准普尔看亚洲保险市场[N];中国保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冬梅;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与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刘宏;经济转轨、企业重组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4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5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陈云霞;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徐晓阳;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8 华锦阳;转型期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联: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胡洁;股份公司股权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张聪明;俄罗斯企业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2 龙飞;论美国公司法上董事的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吴文章;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4 胡雅蓓;西方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及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5 邓军;不需扬鞭自奋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李志强;论职工持股制度[D];郑州大学;2000年
7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张奇;资本结构调整——上市公司治理的新途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张宝贵;公司治理结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丹岩;委托—代理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探讨[D];西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88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48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