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立法:我国企业集团法律制度构建的必然选择——兼论德国法对我国企业集团法律制度的启示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法学院 暨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越;德国康采恩法与我国企业集团法之比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汤玉枢;英国集团公司债务的大股东责任问题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爱蓓,李建明;企业集团组织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法学;2002年11期
2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可杰;我国企业集团管理现状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丽华,陈晖;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效果原则[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5 张艳丽;对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再议[J];法学杂志;2003年05期
6 周峰;我国目前限制竞争协议现状分析及进行法律规制的论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陈婉玲;企业集团内部势力利用责任论[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罗朝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主体的司法认定[J];湖湘论坛;2003年04期
9 王雨本;国有企业股份化改造的再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80期
10 王雨本;国有企业不等于国有控股企业[J];经济科学;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2 魏方;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沈乐平;规范企业集团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何培华;外资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杨文珠;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的重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张英;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杰;论企业集团母公司承担子公司债务的法律制度[D];外交学院;2005年
2 周建昌;关联企业的法律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李芸;浅论反龚断法规制对象——垄断的判断标准和范围[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丽丽;关联公司规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潘登;反垄断法的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吴静萍;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黄福宁;公司集团与债权人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黄晋;跨国公司并购的发展趋势及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9 时丽丽;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及其特权、豁免与中国[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10 陈德丽;关联交易的中外公司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大洪,严永和;论企业集团的法律属性[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施天涛;关联企业的公司法调整[J];政法论坛;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欢;;浅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2 段冰;;公司捐赠相关问题探讨——以万科“捐款门”事件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郑海英;;完善我国《公司法》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议[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4 邓林;;从《公司法》的视角探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5 虞政平;赵旭东;王涌;刘斌;岳洋;;“切问近思”青年论坛之一:《公司法》解释(三)相关问题探讨[J];研究生法学;2011年02期
6 陈琳;;相互持股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及立法规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滨晶;;论临时股东大会召集制度之完善[J];华章;2011年14期
8 武鑫;;浅谈中小股东利益之保护[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9 赵永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10 邓社民;;塑造市场经济主体的基石——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诞生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5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刘宁;翟浩杰;;关于《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黎汝志;;从新《公司法》审视有限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公司信用基础的检讨[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路涛 张宗堂;现行公司法将作较大修改[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秦 炜;公司法二审稿的11个看点[N];证券日报;2005年
3 齐北;公司法律部的作用[N];经济参考报;2001年
4 罗培新;公司法不宜强行导入独立董事制度[N];南方周末;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卉;公司法:淡化所有制区别[N];检察日报;2009年
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姚秋英;公司法亟须引入外部监事制度[N];检察日报;2010年
7 冯金严;探析公司法第十六条对担保的影响[N];江苏法制报;2011年
8 李有军 刘晓林;中国大幅修改公司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9 刘英剑;从公司法的完善看我国立法水平的提高[N];今日信息报;2009年
10 朱从军;公司法是否允许债权出资[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金海;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庄海舟;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李飞;转投资的公司法问题要论:解释与建构[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弘;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小龙;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袁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张亚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邹发云;公司董事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蒋卫军;论上市公司非正当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郑辉;论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1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53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