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股东代表诉讼的公司法规制

发布时间:2019-09-06 10:37
【摘要】: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公司的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实现了分离。除控股股东外,股东对公司运行、经营等方面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公司经营管理层的权力则不断扩张。然而,任何利益主体都有其独自的利益追求,董事和其他经营管理层也概莫能外。近年来,董事滥用经营控制权、损害公司利益行为屡见不鲜,而此时公司董事也不可能以公司的名义起诉自己,请求自己将从公司所获得的不当利益归还给公司。因此,英美法系国家逐渐修正了Foss规则,并建立了股东代表诉讼,以维护公司和小股东的利益。本文以四个部分的内容,结合股东代表诉讼公司法规制的法理基础分析,系统地阐述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价值和作用,并在合理地借鉴英美公司法规定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文章第一部分以股东代表诉讼的功能为切入点,通过股东代表诉讼功能的分析,简要地介绍了股东代表诉讼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公司法的特点,解析了股东代表诉讼产生的原因。之后,笔者通过对股东代表诉讼在公司法中定位的分析,阐述股东代表诉讼应当由公司法规定的法理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从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被告和公司之间关系和地位出发,对原告资格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理论的阐述,并就法律对原告资格施加的限制条件,及其施加限制条件的原因作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同时,文章还就被告、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和性质作出了相应的说明,以实现更为全面地解析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目的。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股东代表诉讼的新近发展及其对公司法的影响,并对英美法系国家法律进行科学的分析。之后,本部分还简要地介绍了上述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公司法的应对策略,为我国公司法的研究开拓更广泛的视野。 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公司法》及司法解释就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针对我国《公司法》在前置程序豁免规定的空白、以及原告资格限制条件之繁琐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最后,该部分还对法院拒绝受理股东代表诉讼的态度进行了相应分析,并在合理借鉴英美公司法的基础上,就完善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惠兰;关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对中小股东保护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年06期

2 黄颍丽;;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研究[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年03期

3 王思洋;;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浅析[J];才智;2008年01期

4 杨会;何莉苹;;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探析[J];人民司法;2009年07期

5 张海燕;刘向林;;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衡机制的实现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期

6 马杰;申超;;浅析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7 杨春宝;;公司未依法清算,能否提起股东代表诉讼[J];科技创业;2008年09期

8 李汶奚;;论公司法股东代表诉讼的缺陷[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何正启;试论股东代表诉讼[J];法学论坛;1997年05期

10 马琳;刘丽萍;;浅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J];山西科技;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栾甫贵;;关于《清算》会计准则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贤志;;我国公司换股并购制度研究[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德智;梁艳;;对公司社会责任几个问题的理解[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江伟 段厚省;修改公司法应增加股东代表诉讼制度[N];法制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徐建民;新公司法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N];证券日报;2005年

3 徐雅玲;新《公司法》清障 一人创业有矩可循[N];中国经营报;2005年

4 乔新生;契约自由精神贯穿新《公司法》[N];证券时报;2005年

5 李郁;新公司法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条文尚待细化[N];法制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农夫 通讯员 王尧顺;新《公司法》催生惠安“老板时代”[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7 袁祥;公司法新司法解释将出台[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最高人民法院 杜军;公司法中董事竞业规则的解释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张稳;用“比较法”攻克公司法[N];中国会计报;2010年

10 早报记者  陈其珏;与公司法接轨 对外担保限制放宽[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王月萍;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制度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勇;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洁;试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颖怡;试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齐伟;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磊;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章,

本文编号:2532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532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b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