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份回购的立法模式选择问题探讨
【作者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俊驹,林晓镍;我国股份回购的现实意义与立法完善[J];法学;200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国华;董事忠实义务之分析与借鉴[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朱谦;股东会罢免董事的法律问题研究——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侧面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3 侯鲜明;论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法律完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8期
4 鲁帆,冯虹;中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下的注册会计师业自律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闫冀生,杨晓红;论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界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赵秀梅;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陈维卿,孙志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J];商业研究;2002年12期
8 覃宇翔;浅议证券法信息披露义务中的“重大性”标准[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9 吴飞,苗波,吴艳;论股东派生诉讼与集团诉讼的结合[J];商业研究;2003年22期
10 侯鲜明;;论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法律完善[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辉;;论股份回购及其法律限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巴布;;浅谈瑕疵股东股权转让效力认定及其救济途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高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中美比较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郭怀英;行为金融学分析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程强;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洪艳蓉;资产证券化若干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项剑;美国规制要约收购的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沈鹏;证券监管的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振福;管理者收购及其法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李晖;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D];广西大学;2001年
3 高登立;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4 胡江燕;论虚假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李大军;论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孙小凡;管理者收购(MBO)实践及其法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邱朝阳;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8 陈湘龙;论证券交易欺诈行为的民事赔偿制度[D];湖南大学;2001年
9 刘胜兰;公司机关制度的完善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赵哲;我国股份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华莹;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退出模式比较[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惠明;严骥;;股份回购的弊端及防范制度研究——以日本法为借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韩红星;;论新《公司法》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1年07期
3 张保华;;分配概念解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出资[J];政治与法律;2011年08期
4 宋晓明;张勇健;杜军;;《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1年05期
5 孙溪;;2008年中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综述[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6 李静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义务的规制[J];河北企业;2011年08期
7 赵心泽;;股东抽逃出资行为的认定[J];中国律师;2010年09期
8 乐起星;;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不实责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9 陈婷;;论公司成立时资本显著不足的责任承担——应否援引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之我见[J];当代经济;2011年16期
10 郭云;;公司法中的股东会决议制度[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辉;;论股份回购及其法律限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晓松;;论中国公司资本的严格监管与放松监管[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赵万一;刘东平;;公司资本制度研究——从商法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解读、评判与重构[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王远明;邓小毛;;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5 禚洪;;股权回购协议效力问题浅析[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郑先林;张丽丽;;中小股东权利保护之对策[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蒋贤志;;我国公司换股并购制度研究[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甄增水 沈长月;股份回购应兼顾多方利益[N];检察日报;2004年
2 存强;什么是公司资本[N];中国石油报;2000年
3 沈亚岚;对一股份回购案的法律点评[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傲多;股份回购政策并不抵触公司法[N];法制日报;2005年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 王宏;股份回购请求权探析[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邹懿;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立法构想[N];江苏经济报;2008年
7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郝磊;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理解与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赵万一;职工持股纠纷呈现新趋势[N];法制日报;2008年
9 虞德其;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公司法》新思维[N];上海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穹;重思公司资本制原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刘蔚;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肖峰;论股权出资的监管与立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金玄武;我国公司现物出资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周海博;股权转让论[D];吉林大学;2009年
8 仇晓光;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范伟红;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华伟;股份回购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刘菡;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常远良;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贾翱;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林志强;我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6 石海华;股份回购的法律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4年
7 燕文华;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印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张婷;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皇甫京昊;论股份回购中的中小股东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2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55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