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03:08
本文关键词: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银行并购是银行业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与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至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三次银行并购浪潮,而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保持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银行并购交易也日趋活跃,无论在交易数量还是在交易金额方面,都已达到一定规模。而且在今年“两会”之后,存款保险制度与利率市场化,已经正式列入改革议程,尤其是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表态,更使该制度有望今年即可出台。这说明,我国在经济改革相对成功的情况下,即将进入金融大发展时期,而存款保险制度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是为我国银行业的兼并战争,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因此,对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进行研究,不仅仅是出于理论上的需求,更是出于现实上的考量。 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全文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该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第一章首先对我国银行并购的概念进行厘定,指出参与银行并购的主体不仅仅是银行,而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即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并购、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银行与一般企业主体之间的并购。这样的概念界定,主要是出于银行作为与社会公共利益高度相关的行业,其参与并购的成败,对于社会公共利益会造成重大影响,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对银行并购的概念,应从广义上加以界定。同时,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管理资产的特殊行业,其并购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并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作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使其并购不仅仅涉及并购中的主体,更是与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银行并购所牵涉的主体更加广泛;二是银行作为高负债经营的特殊企业,其具有很强的财务杠杆能力,这使得在理论上银行并购具有无限的张力与渗透力,而这种能力在带给银行并购利益的同时,也使银行并购风险急剧的扩大。因此,对银行并购风险分析显得极为必要,但本文对银行并购的风险进行分析之前,先对我国银行业的并购现状及我国首例银行并购案加以介绍,以期对我国银行并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时,做到有理有据。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银行并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1)、行政干预的风险;(2)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3)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风险;(4)高财务杠杆的风险;(5)形成垄断的风险;(6)系统性风险传染的风险。如何规制这些风险,我国目前银行并购的立法现状是否可以为银行并购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成为本文提出问题的焦点。 本部分第二章,首先对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三个层次上进行了详细的归纳与介绍,通过对以上三个层次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目前银行并购法律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银行并购立法体系缺乏系统性;(2)银行并购立法层级不高;(3)银行并购相关法律规定过于简单;(4)银行并购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不合理之处;(5)银行并购相关法律规定的缺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对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同时也是我国银行并购的现状对完善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提出的现实需求。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本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第三章与第四章。第三章主要从法经济学和历史分析的视角,对完善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上进行了分析。其中法经济学的分析,分别从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供求均衡理论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上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完善的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在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金融资源利用最大效用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而历史分析的视角,分别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需求,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上进行了分析,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指导下,说明了完善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第四章对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一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发展离不开银行并购发展的历史,因此,本章首先对美国银行并购的历史加以介绍,同时与我国银行并购的历史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虽然我国的银行并购历史具有自己的特色,但与美国的银行并购历史亦有相似之处,因此对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进行介绍,对于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而在对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介绍方面,本文采用对美国具体法案进行分析的方式,从立法背景与主要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通过这种分析的方式,以期对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立法上的设计做到深入了解,以及其制度设计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深刻的检讨,从而总结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启示。该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并购立法方面;(2)、银行并购监管理念方面;(3)、银行并购具体监管措施方面;(4)、问题储蓄机构处理方面。通过对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比较,不仅更加明确了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本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该章首先从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及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考量,认为目前我国制定专门的《银行并购法》并不合时宜,而应以现有的《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为规范我国银行并购的主要法律文件,从而对这些法律文件中有关银行并购的主要规定加以完善或制定实施细则,同时对有关银行并购的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进行清理,解决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系统混乱、立法层次不高等问题。 而后该章对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从基本原则、具体规制、相关其他法律制度的完善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其中在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方面提出,我国应明确以下四个原则,即维护金融安全,兼顾金融效率原则;坚持主体平等,维护自由竞争原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原则。明确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原则,无论对于现有银行并购法律规则的适用方面,还是弥补相关立法缺失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具体规制方面,该章从银行并购监管主体、银行并购案生效时间、信息披露制度、客户个人信息保护、银行并购经营者集中、对问题金融机构并购、对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对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监管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供可兹解决的措施。同时,为了更好的规制银行并购中可能存在的危机与问题,在本章的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即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国有资产定价制度、制定银行并购反垄断豁免实施细则。综上所述,该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对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期为将来银行并购立法上的完善提供思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法经济学的理论对完善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法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二是在比较研究方面,采用“返璞归真”的方式,对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进行了介绍,本文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目前有关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介绍多以抽象概括式的介绍为主,而对其具体法案内容的介绍很少,同时很多文献中,出现表述不一、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这为本文的写作造成很大的困惑,因此本文采取寻本溯源的方式,以期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文的不足之处,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抽象概括能力不足,对我国及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介绍,多集中于法条层面,而抽象概括不足;二是由于资源有限,以及作者网络搜索技术上的不足,使得本文在相关文献的搜索方面,与预期结果存在一定差距,为本文进一步的改进,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需日后继续加以检讨与提升。
【关键词】:银行并购 法律制度 金融安全 金融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8;D922.29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Abstract8-14
- 0.导论14-19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14-15
- 0.2 文献综述15-18
- 0.2.1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0.2.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18-19
- 0.3.1 研究方法18
- 0.3.2 研究思路18-19
- 1. 我国银行并购的界定及风险分析19-27
- 1.1 我国银行并购的界定19-20
- 1.1.1 我国银行并购的概念19
- 1.1.2 银行并购的特征19-20
- 1.2 我国银行并购的风险分析20-26
- 1.2.1 我国银行业并购的现状20-21
- 1.2.2 我国银行并购的风险实例21-24
- 1.2.3 我国银行并购的主要风险24-26
- 1.3 本章小结26-27
- 2.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27-36
- 2.1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27-31
- 2.1.1 规制我国银行并购的法律27-29
- 2.1.2 规制我国银行并购的行政法规29
- 2.1.3 规制我国银行并购的部门规章29-31
- 2.2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31-35
- 2.2.1 银行并购立法体系缺乏系统性31
- 2.2.2 银行并购立法层级不高31-32
- 2.2.3 银行并购相关法律规定过于简单32-33
- 2.2.4 银行并购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不合理之处33
- 2.2.5 银行并购相关法律规定的缺位33-35
- 2.3 本章小结35-36
- 3. 完善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必要性36-44
- 3.1 法经济学的视角36-39
- 3.1.1 博弈论与银行并购法律制度36-37
- 3.1.2 交易成本理论与银行并购法律制度37-38
- 3.1.3 供求均衡理论与银行并购法律制度38-39
- 3.2 历史分析的视角39-43
- 3.2.1 保障我国银行业安全与稳定发展的需要39-40
- 3.2.2 参与国际金融业竞争的需要40-42
- 3.2.3 防范银行并购引发系统性风险传染的需要42-43
- 3.3 本章小结43-44
- 4. 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44-56
- 4.1 美国银行业并购历史回顾44-46
- 4.2 美国银行并购史与我国银行并购史的比较46
- 4.3 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46-53
- 4.3.1 格拉斯——史迪格法(Glass-Steagall Act,简称GS法)47
- 4.3.2 1966年银行兼并法(Bank Merger Act of 1966)47-49
- 4.3.3 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制执行法(The FinancialInstitutions Reform,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t of 1989,简称FIRREA)49
- 4.3.4 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The FDIC Improvement Actof 1991,简称FDICIA)49-50
- 4.3.5 1994年里格——尼尔州际银行与分行效率法(Riegle-NealInterstate Banking and Branching Efficiency Act of 1994,简称IBBEA)50-51
- 4.3.6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法(Gramm-Leach-Bliley Act)51-53
- 4.4 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53-56
- 4.4.1 在银行并购立法进程方面53
- 4.4.2 在银行并购监管理念方面53-54
- 4.4.3 在银行并购具体监管措施方面54-55
- 4.4.4 在问题储蓄机构处理方面55-56
- 5.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56-68
- 5.1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56-58
- 5.1.1 维护金融安全,兼顾金融效率原则56-57
- 5.1.2 坚持主体平等,维护自由竞争原则57
- 5.1.3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57-58
- 5.1.4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原则58
- 5.2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具体规制方面的完善58-64
- 5.2.1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立法体系方面的完善59
- 5.2.2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具体规定方面的完善59-64
- 5.3 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64-67
- 5.3.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64-65
- 5.3.2 完善金融国有资产定价制度65
- 5.3.3 制定银行并购反垄断豁免实施细则65-67
- 5.4 本章小结67-68
- 6.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3
- 后记73-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钦先;常海中;;关于现代金融发展趋势下金融安全问题的深层思考——兼议中国银行业引进外资与金融安全[J];东岳论丛;2006年06期
2 朱志权;李国献;;论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白钦先,薛誉华;百年全球金融业并购:历程、变迁及其效应[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4 范小云,李泽广;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创值悖论:经验解释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1期
5 包全永;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6 郭琛;;刍论商业银行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J];理论导刊;2010年06期
7 陈璐;新兴市场国家银行并购重组的经验[J];西安金融;2005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雪亮;美国银行并购法律规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培根;论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法律规制[D];湖南大学;2006年
3 许靖涵;我国商业银行跨境并购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8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