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股东知情权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09:04

  本文关键词:股东知情权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知悉、了解公司情况的权利,是公司法赋予股东一项极其重要的权利,是股东实现其他股东权的基础性权利”。但在公司实务中,由于股东的知情权常常被公司的控股股东和高管人员漠视甚至是被侵害,致使公司股东的其他权利实现受到阻碍,严重影响股东进一步投资的积极性,在法学界对股东知情权的关注程度不够,我国立法机关在修改《公司法》时,由于缺乏理论的足够支持,所以对股东知情权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股东知情权作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这会给今后公司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股东的权益保障留下了缺口,而实践中如何在未来复杂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强化保护、维护公司经济活动的正常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股东知情权问题不可小视,研究如何保护股东知情权,规范股东知情权行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笔者基于以上的认识,就股东知情权的法律问题作为一个认识股东知情权、解决股东知情权现实存在的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进行理论的剖析。 首先,把握股东知情权基本问题是文章的切入点,股东知情权概念一目了然,但它的性质是什么?是自益权,还是共益权,它在股东权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是必须澄清的问题,从股东知情权的位置看,它是独立的、基础的权利;从它的属性看,兼具自益权与共益权的性质。股东知情权包括哪些内容是了解股东知情权法律问题关键之一,一般的通常是包含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帐簿查阅权、质询权和检查人选任请求权,但我国《公司法》只包括前三项权利,这几项权利是递进的关系,渊源是《公司法》和《证券法》,实质核心是会计帐簿的查阅权,故有的学者和国家将股东知情权又称为帐簿查阅权,比如《美国标准公司法》中直接规定的就是帐簿查阅权,股东知情权并不是股东固有的权利,它与其他股东权有明显的区别,具备独特的特征。通过对股东知情权的基本问题入手,为进一步分析股东知情权奠定了基础。在论文的第二章,笔者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司立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目的在于比较各国和地区股东知情权的规定对于保护股东权益的力度,使我们了解先进的股东知情权的制度,便于我们在今后的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吸收和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的国家对股东知情权作了详细和可操作性的规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的股东知情权法律制度也都体现出对行使权利条件、知情范围有具体内容的特点。文章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在第一章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论述的,股东知情权并不是自公司制度产生以来即有的权利,而是在公司制度的发展中,由于信息在公司与股东间的不对称,缺乏道德、诚信等观念的约束,以及公司治理的要求和法律制度发展中的安全、效率、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逐渐发展起来的。股东知情权在股东权中起着连接其他股东权利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股东知情权在发挥其与其他股东权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自身的行使及行使时的限制是第四章的重要内容,该章重点论述了股东知情权的行使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知情权的主体、客体、主观要件有明确的要求。笔者认为行使股东知情权的原则的出发点是从保护股东权益出发,在具体的实施上义务主体不应局限于公司,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也是义务主体,客观方面应尽量扩大范围,尽可能的多让股东知悉公司情况,但有主观条件的要求即目的正当,在目的正当性上以与股东的经济目的是否直接相关连来判断。同时股东知情权必要的限制是正确行使权利的保障,防止滥用权利,权利行使的过当。文章的第五部分,笔者结合我国的《公司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指出了我国股东知情权制度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做了必要的分析。 最后,针对上文中我国股东知情权法律制度中的不足与缺陷,笔者运用股东知情权的理论,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同时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股东知情权制度,针对性地提出了六个方面构建的设想,即在立法中明确规定股东知情权,具体知情权的内容,在我国《公司法》中有股东知情权内容,但并未在总则中确立,这显然对于保护股东权益是不够的,笔者用了大量篇幅重点阐述了程序对于保障股东知情权重要性,股东知情权的内容即是公司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一方面要靠股东积极主动去获取,但在现实中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须借助公权力对公司的信息实行强制披露制度,保证股东所知的信息真实、充分,确保股东在获取的信息上的畅通和便捷;借助于公司登记管理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司法机关强化监管并进行必要的主动介入是对股东知情权保护最有力的手段之一,这也是笔者在借鉴别国先进制度和自我思考后得到的一点体会。由于我国《公司法》中没有关于股东知情权被侵犯及滥用权利的法律责任,所以设定一道警戒线对于预防侵权行为发生有重要意义。股东知情权是为了维护股东权益,而维护权益的根本在于公司的治理,只有在有效的公司治理下,股东的知情权才会得到充分的行使,股东的权益才会得到保障。 笔者研究股东知情权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的分析和对现实的把握,,认清股东知情权的属性和行使条件,结合中国的现实为广大股东权益的保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理论上的见解,推动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建设。
【关键词】:股东权 股东知情权 公司 公司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9
  • 前言9-11
  • 第一章 股东知情权概述11-16
  • 一、股东知情权的涵义11
  • 二、股东知情权的性质11-12
  • 三、股东知情权的内容12-13
  • 四、股东知情权的特征13-14
  • 本章小结14-16
  • 第二章 有关股东知情权的立法例比较16-19
  • 一、美国和英国的立法概况16
  • 二、法国和德国的立法概况16-17
  • 三、欧盟的立法概况17
  • 四、日本和韩国的立法概况17-18
  • 五、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立法概况18
  • 本章小结18-19
  • 第三章 股东知情权的起因及法理分析19-24
  • 一、股东知情权产生的起因19-21
  • (一) 信息的不对称19
  • (二) 商业道德的缺失19-20
  • (三) 诚信观念的淡漠20-21
  • 二、股东知情权的法理分析21-22
  • 本章小结22-24
  • 第四章 股东知情权的行使与限制24-31
  • 一、股东知情权的行使的原则24-25
  • (一) 股东平等原则24
  • (二) 股东有限责任原则24-25
  • (三) 股东至上原则25
  • (四) 权利不得滥用的原则25
  • 二、股东知情权的行使25-28
  • (一) 股东知情权的主体26
  • (二) 股东知情权的客体26-27
  • (三) 股东知情权行使的要件27-28
  • 三、股东知情权的限制28-30
  • (一) 股东知情权内容的限制28-29
  • (二) 行使股东知情权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9
  • (三) 股东知情权的滥用29-30
  • (四) 行使知情权过当30
  • 本章小结30-31
  • 第五章 我国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31-36
  • 一、我国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31
  • 二、存在的问题31-35
  • (一) 股东知情权的规定不明确,内容不具体32-33
  • (二) 股东知情权的规定前后不一致,缺乏逻辑统一性33
  • (三) 未明确规定股东行使知情权的条件33
  • (四) 侵犯股东知情权和滥用知情权法律责任的欠缺33-34
  • (五) 缺乏程序性制度的安排34-35
  • 本章小结35-36
  • 第六章 构建和完善我国股东知情权法律制度36-44
  • 一、《公司法》中进一步明确股东知情权36-38
  • (一) 在总则中规定股东知情权36
  • (二) 界定股东知情权的范围36-38
  • (三) 明确知情权行使的条件38
  • 二、构建股东知情权行使的法律程序38-40
  • 三、实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40-41
  • 四、发挥公司监管部门的作用41-42
  • 五、借鉴国外的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制度42-43
  • 六、法律责任的设定43-44
  • 本章小结44
  • 结论44-48
  • 参考文献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运辉;;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知情权的保护机制[J];经济导刊;2010年04期

2 余永利;;德国股份公司股东知情权研究[J];中德法学论坛;2002年00期

3 张建;;浅谈我国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4 史艳利;;论股东知情权行使主体的扩张[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5 王燕莉;;解读股东查阅权的现实责难[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2期

6 宋从文;;股东知情权行使与限制之维[J];法律适用;2009年07期

7 庞梅;;股东知情权:从利益平衡到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07年08期

8 郎子君;于佳;;浅论股东知情权[J];中外企业家;2009年10期

9 陈新玲;;股东权益法律保护制度之变迁[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3期

10 韩琪;;新旧《公司法》框架下股东知情权浅议[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仕菊;;股东知情权及其诉讼救济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蒋大兴;;资本退出与残余权利——超越股东知情权诉讼的司法困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相天起;;浅析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机制[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王建平;;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变动性分析——以2001年年报为例[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田高良;薛华;;陕西省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情况分析[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6 姚启超;;一起涉及海峡两岸三地的投资纠纷——保护台胞股东权益一例[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朱智慧;;论公司股东会的司法介入[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喻胜云;;论公司最低资本确定之函数原理[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范述喜;龙正林;;对一起侵害法人财产和股东权益纠纷案的法律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戈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转让的法律分析[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晖;财务不透明引发股东权益之争[N];江苏经济报;2004年

2 中联资产评估公司 王生龙;中小企业价值判断与评估[N];中国财经报;2008年

3 晓黎;环球资源公布2003年二季度业绩报告[N];经理日报;2003年

4 赵彤刚 周明;投资者再不会遗漏“金银宝库”[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初一;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转换[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何鹏;新会计准则下1408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净增141.8亿[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李侠;完善退出机制 保护股东权益[N];金融时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李巧宁;完善退出机制 保护股东权益[N];证券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徐丽红 周凝;企业“退市”有了多维的指标[N];中国财经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初一;保定天鹅股东权益就像孩儿脸[N];上海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欣;股东知情权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旭东;股东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蓝寿荣;上市公司股东知情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吴惠杰;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与银行利差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黄西真;策略联盟对股价影响与长期风险评估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陈森松;整合型风险管理策略下或有资本工具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卿松;公司价值评估方法新论[D];厦门大学;2006年

8 李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绩效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孙琦;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与资本市场战略选择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杨炯星;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后公司治理与其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振明;股东知情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赵雪;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舒丹;股东知情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徐怡璇;论公司分配中的股东权利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张军;股东知情权诉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谷美杰;论股东知情权保障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姝娟;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范围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冯帅;我国股东知情权诉讼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金辉;论股东退出权[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冬梅;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股东知情权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98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5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