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我国商号保护中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17-04-17 09:01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号保护中的问题及制度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商号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身份标识和无形资产,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商号纠纷随之呈现出蔓延之势。由此可见,在司法和立法两个层面规范商号制度,不仅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商号纠纷,而且有利于保护商号所有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我国的商号纠纷进行实务考察。商号纠纷总体上可以分为商号之间的纠纷以及商号与商标等相邻商业标识的权利冲突。商号所依附商事主体的性质、商号的使用方式、商事主体所处地域和行业、商号的知名度等因素都会使商号纠纷呈现出不同的争议焦点,从不同角度为我国的商号法律制度提供丰富的素材及检验标准。将商号纠纷统一定性为不正当竞争,可以弥补授权保护模式的缺陷,使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兼顾法律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价值。第二章讨论我国商号司法保护中的问题及措施。法院在审理商号纠纷案件时,存在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到位、对驰名商号的特殊保护不规范、判决停止使用和赔偿损失的随意性较大、商号登记独立于司法体系之外等问题。因此,司法界需要利用保护在先权利、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明确商号相关不正当竞争的构成要件;突破驰名商号保护的行业限制;适度适用停止侵权责任,规范法定赔偿;利用公告、异议程序及计算机联网检索等方式,实行商号备案登记制,妥善衔接司法程序与行政程序。第三章讨论我国商号立法保护中的问题及建议。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内容完整、体系健全的商号法律体系,有关商号的内容散见于多层次、多部门的法律法规之中,具有用语不统一、内容不明确、位阶低、协调性差、行政色彩浓厚等不足之处。建议采用“相对集中,公私分明”的模式,将现有法律资源整合集中于《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之中,确立商号权的独立法律地位,牢牢把握商号权的私权属性,同时充分认识到《公司法》等法律规范中关于商号各项要求的行政管理目的。具体而言,要明确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改革商号登记制度,构建包括专有使用权、使用许可权、转让权等内容的商号权利体系。
【关键词】:商号 不正当竞争 商号登记 商号权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5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11-13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4
  • 四、创新点和难点14-15
  • 第一章 我国商号纠纷的实务考察15-30
  • 第一节 商号纠纷的类型化分析15-22
  • 一、商事主体性质不同的商号纠纷16-17
  • 二、使用方式不同的商号纠纷17-18
  • 三、取得地域不同的商号纠纷18-19
  • 四、所处行业不同的商号纠纷19-20
  • 五、知名程度不同的商号纠纷20-22
  • 第二节 商号纠纷的定性22-30
  • 一、商号之间的纠纷定性22-24
  • 二、商号与商标的纠纷定性24-27
  • 三、商号与商标以外的其他相邻标识的纠纷定性27-30
  • 第二章 我国商号司法保护中的问题及措施30-46
  • 第一节 我国审理商号纠纷中的问题30-36
  • 一、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存在分歧30-32
  • 二、驰名商号认定工作和保护范围的执行不规范32-33
  • 三、判决停止使用和赔偿损失的随意性较大33-35
  • 四、商号登记独立于司法体系之外35-36
  • 第二节 完善商号司法保护的具体措施36-46
  • 一、准确把握基本原则和构成要件37-39
  • 二、切实贯彻对驰名商号的特殊保护39-41
  • 三、适度适用停止侵害和法定赔偿41-43
  • 四、妥善衔接司法程序与行政程序43-46
  • 第三章 我国商号立法保护中的问题及建议46-64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的梳理46-52
  • 一、民法关于商号的规定46-47
  • 二、商法关于商号的规定47
  • 三、知识产权法关于商号的规定47-48
  • 四、经济法关于商号的规定48-49
  • 五、对我国商号立法现状的评析49-52
  • 第二节 商号保护的立法模式52-54
  • 一、集中立法与分散立法52
  • 二、我国未来立法模式的选择52-54
  • 第三节 商号保护制度的基本内容54-64
  • 一、商号权的性质54-56
  • 二、商号权的取得56-60
  • 三、商号权的主要内容60-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7
  • 致谢67-6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舫,马煜;商号出资的可能性及相关法律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廖斌;;商号权保护比较研究[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程燕;驰名商号保护若干问题探析[J];知识产权;2004年01期

4 杨宇;商号权转让之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年11期

5 崔金;浙江立法保护知名商号[J];政工研究动态;2004年08期

6 刘俊;;论商号权的保护[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张驰;彭水明;;商号立法 浙江“胎动”[J];法人杂志;2005年06期

8 邓林;;浅议我国商号权的保护[J];企业家天地;2006年01期

9 ;国内商号立法有望首现浙江[J];浙江人大;2006年07期

10 崔艳;胡振华;;商号权纠纷及其制度反思——兼评《浙江省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规定》[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美颖;;从个案看商号权及其保护的法律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2 胡荣;;论企业商号保护的几个问题[A];2003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4年

3 鲜友谊;;论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4 刘淼;;商号权与商标权权利冲突问题的分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马先年;;试论商号与域名的权利冲突及解决[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6 何华;;论商号权国际保护的现状及完善[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陈美颖;;由企业商号价值所引发的思考——商事人格权的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林学富邋通讯员 沈艳宏;我市新增9件浙江省知名商号[N];台州日报;2008年

2 金艳;正确认知商标商号 有效规避权利冲突[N];中国建材报;2004年

3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庭 郭艳芝;商号法律问题之我见[N];法制日报;2001年

4 赵建聪 朱品昌;“傣妹”商标、商号之争[N];江苏经济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苏靖;谁来保护我们的“商号权”[N];浙江日报;2004年

6 史延志 金镒;知名商号被“傍”暴露法律漏洞[N];哈尔滨日报;2007年

7 沈艳宏;企业商号有了“保护伞”[N];台州日报;2007年

8 聂国春;傍他人知名商号违法[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9 记者 裴s,

本文编号:312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12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d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