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交叉持股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7:22
本文关键词:公司交叉持股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公司这种商事主体也不断的复杂化,出现了职业经理人等新兴职业;公司的运行模式也跨入到董事中心主义的时代,这些都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匹配的。作为经济主体的中坚力量,现代公司扩大自己的力量不仅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而且更加得益于资本市场来完成资本积累,在这期间,交叉持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交叉持股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司,基于一定的目的,持有对方股份,互为股东的一种公司间的联合形式。在实践中,交叉持股利弊明显,一方面,稳定经营权、发展战略联盟,对抗恶意收购,降低交易成本等正面效应;另一方面,造成资本虚增,扭曲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垄断、阻碍市场竞争等负面效应。针对负面效应,各国法律中根据本国的具体立法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交叉持股作出了不同程度的立法。可见交叉持股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从域外法总体来分析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自由立法模式、严格制约立法模式,以及区分对待的立法模式。 交叉持股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晚,但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也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因此发展极其迅速。而与此相背离的是我国对于交叉持股相关立法的缺失,在公司法中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着眼于我国交叉持股的立法缺陷,结合世界各国的立法模式,对我国交叉持股的立法模式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交叉持股制度的概述与相关问题分析详细阐述交叉持股的内涵、分类,并对与之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着重对交叉持股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交叉持股具有稳定经营权、发展规模经济、对抗恶意收购、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等积极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公司虚增资本、歪曲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垄断、危机债权人和少数股东利益的消极影响。 第二部分,域外法制度模式的法律分析首先概述了三种立法模式,,即自由立法模式、严格限制立法模式以及区分对待立法模式;其次,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立法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严格限制的立法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区分对待的立法模式,对以上国家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规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三部分,我国公司交叉持股的立法现状改革开放的进行,交叉持股这种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被引进我国,适合我国当时的经济改革,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得到发展。但是逐渐显露的弊端给公司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危机。1993年的《公司法》颁布前,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也针对交叉持股做出法律规制,但是随着《公司法》的出台,都失去了法律效力。但此部《公司法》中并没有对公司交叉持股作出限制。之后2005年的《公司法》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这是我国法律上的立法缺陷。 第四部分,我国交叉持股的立法分析及制度设计对公司交叉持股的立法缺陷,,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议我国采取以德日为代表的区分对待的立法模式,区分对待母子公司间的交叉持股与非母子公司间的交叉持股。对于母子公司间的交叉持股严格限制,只在例外情况先允许持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处分。而非母子公司间的交叉持股从比例、表决权上进行限制,并且鼓励其进行信息公开化。同时也应该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如独立董事制度、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反垄断制度及规定违反交叉持股的后果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公司交叉持股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交叉持股 立法模式 母子公司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3
- 第一章 交叉持股制度的概述与相关问题分析13-23
- 第一节 交叉持股的含义、形态13-16
- 一、交叉持股的内涵13-14
- 二、分类14-15
- 三、公司交叉持股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5-16
- 第二节 交叉持股的正面效应16-18
- 第三节 交叉持股的负面效应18-23
- 第二章 域外法交叉持股制度模式的法律分析23-33
- 第一节 自由宽松立法模式及代表国家23-25
- 第二节 严格制约的立法模式25-27
- 第三节 区分对待立法模式27-33
- 第三章 我国公司交叉持股的立法现状33-36
- 第四章 我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分析及制度设计36-45
- 第一节 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37-40
- 一、从公司法上界定母子公司37-38
- 二、非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38-40
- 第二节 相关配套的制度的完善40-45
- 一、独立董事制度40-41
- 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41-42
- 三、反垄断制度42-43
- 四、规定违反交叉持股的后果43
- 五、监事会的组织制度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传卫;;我国公司间相互持股的法律规制[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2 闫海;公司交叉持股的法与经济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晓军;完善我国股东表决权制度的法律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许陈生;论公司相互持股及其立法完善[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5 胡瑞生;股东会中外法律制度差异研究[J];南方经济;2004年12期
6 黄健,周德群;交叉持股解决企业不合理多元化问题[J];江苏商论;2005年08期
7 甘培忠;论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8 沈乐平;论母子公司与交叉持股的法律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9 刘伟春,刁芳远;论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规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栾帅;;中国的法人交叉持股规则考察——基于历史因素的隐匿与基于现实需求的重建[J];企业研究;2012年20期
本文关键词:公司交叉持股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1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