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权益互换在公司收购中的应用与监管

发布时间:2017-04-26 21:08

  本文关键词:权益互换在公司收购中的应用与监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权益互换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能够发挥一般金融衍生工具所具有的对冲风险、投机套利等一系列功能。但是近几年,美国、英国等多数发达资本市场中陆续出现了此类衍生品交易的一种新型应用模式,即投资者通过对权益互换协议的巧妙安排,将作为衍生品交易目标资产的股票上之经济收益与实际所有权相分离,规避权益披露义务,使得投资者能够秘密增持目标公司的股权,从而有效地介入公司收购,实现夺取公司控制权等策略性目标。这种衍生品应用的新模式,在打击资本市场权益披露制度的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公司法理论与公司治理实务,为权益互换的监管与规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在介绍权益互换衍生品交易的产品结构与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梳理发生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权益互换介入公司收购活动及公司控制权争夺中的案例,分析权益互换新应用引发的监管套利和新型表决权购买的法律问题,并对比研究美国、英国等域外的监管规则,从而提出对中国现行权益披露制度的改革建议,同时探讨在中国以公司内部章程条款设计这一自治途径来应对此类新交易模式的可行性。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对权益互换这一衍生品交易形式进行概括介绍,,结合金融理论与商业实践,具体分析权益互换的产品结构与交易机制,并对权益互换交易的多方面功能进行分析,分别从权益互换交易双方的不同视角出发,详细列举双方能够借由此交易实现的不同功能,并明确权益互换交易能够满足双方的多种策略性诉求。 第二章对权益互换交易应用于公司收购的新型交易模式进行论述,梳理了发生在美国、法国、英国、新西兰的相关案例,其中重点解读发生在美国的案例,分析美国的现行法律规定及此案的判决结果。 第三章对权益互换此类新型应用模式所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监管套利与新型表决权购买这两个问题入手,系统地论述了此类应用对于权益披露制度以及公司治理实务的危害。 第四章对防范权益互换介入公司收购的域外监管制度进行对比研究,重点分析美国与英国两国有关权益互换衍生品的监管规则,对于权益互换交易的新型应用模式,美国的监管机关没有修改监管规则,很多美国公司自身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而英国的监管机关积极修改了权益披露制度,扩大了权益披露义务的覆盖范围,将通过权益互换等衍生品交易所持有的经济收益也纳入监管。 第五章对中国如何规制权益互换衍生品交易以及如何防范利用权益互换介入公司收购活动的新应用模式提出建议,在分析中国规制权益互换的现状的基础上,主张对中国权益披露制度的现行规定进行改革,同时探讨了在中国借鉴美国以公司内部章程条款设计这一自治途径来应对此类新应用模式的操作可行性。
【关键词】:权益互换 公司收购 监管套利 新型表决权购买 权益披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87;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0
  • 导言10-16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10-11
  • 二、 研究现状11-14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权益互换概述16-23
  • 第一节 权益互换的产品结构16-18
  • 第二节 权益互换的交易机制18-20
  • 第三节 权益互换的功能分析20-23
  • 一、 TRS 协议卖方视角下之功能20-21
  • 二、 TRS 协议买方视角下之功能21-23
  • 三、 满足 TRS 协议双方的其他策略性诉求23
  • 第二章 权益互换在公司收购中的应用23-33
  • 第一节 美国 CSX 案24-30
  • 一、 案情介绍24-25
  • 二、 案例分析25-30
  • 第二节 其他法域的参考案例30-33
  • 一、 法国:路易威登增持爱马仕股票遭受调查30-31
  • 二、 英国:BAE Systems 要约收购 Alvis31-32
  • 三、 新西兰:Perry 案32-33
  • 第三章 权益互换应用于公司收购之法律问题33-44
  • 第一节 规避披露义务之监管套利33-39
  • 一、 何谓监管套利33-35
  • 二、 权益互换规避披露义务的监管套利手段35-36
  • 三、 规避披露义务之监管套利行为的危害36-39
  • 第二节 股权上经济收益与表决权之分离39-44
  • 一、 股东表决权基础与一股一权规则39-40
  • 二、 空白表决权与隐藏/形变所有权40-42
  • 三、 新型表决权购买行为的危害42-44
  • 第四章 防范权益互换介入公司收购之域外监管44-49
  • 第一节 美国的监管规则与应对措施44-47
  • 第二节 英国相关权益披露制度的规则修改47-49
  • 第五章 中国规制权益互换的现状分析与监管完善49-57
  • 第一节 立法层面对权益披露制度的改革建议50-54
  • 一、 中国权益披露制度的现行规则50-51
  • 二、 应对权益互换新应用模式的改革建议51-53
  • 三、 小结53-54
  • 第二节 公司内部制定权益披露相关章程条款的可行性探讨54-57
  • 一、 限制股东的提案权或提名董事权54-55
  • 二、 改进反收购措施“毒丸计划”55-56
  • 三、 小结56-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3-64
  • 后记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喻平;信用衍生产品的功效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金融论坛;2003年10期

2 柯浪;;金融衍生市场:危险的双刃剑[J];法人杂志;2007年Z1期

3 肖琳;;狼的突袭——LVMH对爱马仕收购之战启示录[J];中国纺织;2011年02期

4 蔡奕;;略论法制变革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兼评新《证券法》、《公司法》实施后的金融创新法制环境[J];深交所;2005年12期


  本文关键词:权益互换在公司收购中的应用与监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29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0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