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发布时间:2017-05-17 13:10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不足及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的家族企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竞争力。但是在看到我国家族企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市场经济发展起步早、体制完善的世界上的国际大企业相比,无论是在企业的管理方式上,还是在公司治理制度治理模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的家族企业发展历史不长,无论是在企业的资金来源还是在企业的管理效率上,都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也与中国的传统家族文化有关,中国的家族企业无论是在管理上体制上还是在经营决策上都具有鲜明的家族烙印和个人独断决策的色彩。家族的持股比例具有绝对的优势,虽然这种家族的个人决策模式,在企业的发展初期,对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开拓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的进行融资和市场的判断,在进行市场的融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家族资本和持股比例稀释的现象,这就很容易出现企业的控制权之争,这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市场经济的体制的确立,为我国家族企业的飞跃发展带来了春天。随着我国家族企业不断发展,其高度的市场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下的中国家族企业,无论是在经营特点还是经营理念,甚至经营方式上,都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我国家族型企业快速发展,抓住机遇取得骄傲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在与世界上成功的家族型企业和公司相比,无论实在企业的市场规模上还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上,甚至在企业的人才竞争机制上都存在一定的距离。一方面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短、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资本流动体制欠发达、经济实力弱小存在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家族经营模式下的管理经验对家族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带来了无形的阻力,中国传统的个人决策主义和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对于吸引人才和资本流动都提出了挑战。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家族企业无疑在决策、管理、人才竞争、融资等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如何做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协调配合,持股比例的平衡,都对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我国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治理制度转型和长远发展的关键环节。 关于我国家族型企业和公司发展以及治理制度的转型和的探索,加之现代公司法的发展和完善,对于提高家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科学治理制度的建立以及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制度转型都提出了要求,如何既维护创业者的利益,又能合理协调公司的治理,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改变家族企业持股比例失衡、股权结构单一为出发点,对混乱的产权结构和单一的资本结构进行归属和构建,建立起有效的资本流动机制和股权交易机制,以利于家族企业进行市场融资和股权结构的平衡。在产权结构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和经理层的公司治理制度结构,有效实现权、职、责的分离和牵制,实现所有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的相互分离和制约,最终在《公司法》框架下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建立起良好的公司运行机制,保障公司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人才竞争机制的持久化,有针对性的逐步建立起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真正分开,从而为企业向现代化治理制度转型迈出重要的一步。 现代公司法的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家族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只有积极向世界成功的家族企业和现代公司学习和借鉴,逐步实现治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科学化、民主化,积极参与到世界竞争的大潮之中,才能真正抓住机遇,实现家族企业的实质性转变。 关于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和治理制度的探索,对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良好运作和科学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族企业 公司治理制度 控制权 法律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一、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概述12-16
- (一) 家族企业的涵义12-13
- (二) 家族企业的类型13-14
- 1、 单纯的家族式企业13
- 2、 传统的家族式企业13-14
- 3、 现代的家族式企业14
- (三) 公司治理制度的涵义14-16
- 二、 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现状16-23
- (一) 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优势16-17
- 1、 控股权下的企业决策具有灵活性16
- 2、 控股权下的企业成员具有高度信任性16-17
- 3、 管理权的高度集中,使企业管理具有高效性17
- 4、 两权集中下的低交易成本17
- (二) 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不足17-23
- 1、 家族股权比例过高,资本构成过于单一,影响融资17-18
- 2、 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人才竞争机制的缺失18-19
- 3、 以血缘为纽带的管理方式缺乏法律的有效规范19-20
- 4、 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缺乏有效地制约机制20-22
- 5、 股权比例的失衡容易损害小股东利益22-23
- 三、 国外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模式和特点23-28
- (一) 国外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模式和特点23-26
- 1、 英美模式23-25
- 2、 日德模式25
- 3、 东亚、东南亚的家族型公司治理制度25-26
- (二) 几种公司治理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26-27
- (三) 国外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7-28
- 四、 完善我国家族企业治理制度的对策和建议28-35
- (一) 适度放宽持股比例,拓宽融资渠道28-29
- (二) 适度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29-30
- (三) 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30
- (四) 以法律规范为准则,真正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30-32
- (五)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流动的资本市场,维护小股东利益32-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亚非;;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一个国际比较视角的思考[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2 李欲晓;中国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郝云宏;杨松;;家族企业内部冲突机理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02期
4 吕洪霞;丁文锋;;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1期
5 张晓辉;周蔚;;国际竞争环境变化与我国家族企业国际化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6年09期
6 赵富强,陈耘,李海婴;论家族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管理科学文摘;2002年12期
7 储小平,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8 沈结合,李顺合;中国家族企业上市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贺小刚,李新春;家族企业的信任机制——以广东中山市家族企业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梁伟业;家族企业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不足及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7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