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深石原则”的借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02:00

  本文关键词:“深石原则”的借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促成企业集团化,而企业集团化发展导致关联交易的频繁发生。母子公司是集团化企业的主体,由于交易主体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往往天然的具有非公允倾向,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在非公允关联交易下难以获得保障。源于美国深石案件的“深石原则”为母子公司关联交易下公司债权人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同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深石原则并不直接否认公司法人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而是在肯定母公司债权的基础上对其债权作劣后处理,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调整范围、法律效果上互相补充,成为公司债权人维护自身利益的两种重要武器。最高人民法院曾在2003年的征求意见稿中,对深石原则的引入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始终未能见诸于正式文本中,2014年3月1日起最新施行的《公司法》中也未涉及深石原则。2015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公布的“沙港公司诉开天公司执行分配方案异议案”中直接援引深石原则,并将其确立为指导性案例,这表明最高人民法院对引入深石原则持肯定态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不断完善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等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已经具备了将深石原则引入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第一章首先就关联交易的非公允倾向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关联交易下公司债权人利益易受到侵害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我国司法案例,分析当前我国关联交易下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侵害的表现类型。通过以上分析,对当下法律制度对母子公司关联交易下公司债权人保护的不足进行说明,并进而引出深石原则的优势和必要性。关联交易的非公允倾向是由交易主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母子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中,母公司借助其自身控股地位干预子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转移子公司资产与利润,滥设担保甚至掏空子公司以获取不当利益。同时,母子公司业务往来的扩张或产生复杂债权债务关系,一旦母公司破产,子公司债权或应收账款清偿无望,有可能一并破产。如子公司破产,按照现行法律制度,母公司债权与外部债权人之债权将按比例同等受偿。在母公司存在不当行为时,这种形式上的公平反而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深石原则有条件的劣后处理为公司债权人的保护提供了借鉴。第二章将在前一章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分析法对深石原则的历史起源进行研究,分析深石原则的法律价值。深石原则起源于美国的深石案件,其内涵在之后一系列的案件中得到深化与发展。深石原则是对债权平等原则的突破与深化,是对法律实质公平正义价值的追求。该原则在适用条件与法律效果上与我国已经引入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并不完全一致,深石原则是在承认母公司债权有效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劣后受偿,在适用的法律效果上更为温和,且深石原则的适用条件并不局限于滥用股东地位等行为。深石原则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相互补充,将成为公司债权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第三章将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已有的比较成熟的制度进行分析,对深石原则适用的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论述并深化,解决深石原则最核心的适用问题。同时,该章节还援引了最高院于2015年3月31日公布的典型案例,并以该案为例,对深石原则在我国的适用进行分析。对于深石原则适用的主体要件,文章以缔约的主动性为标准将债权人分为自愿性债权人与非自愿性债权人进行论述。对于深石原则适用的行为要件,该原则的发源地美国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可供参考。而对于结果要件,将从深石原则设立的初衷和目的进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最高院在援引深石原则的案例中,论述了深石原则的法理基础,并对深石原则的借鉴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深石原则在我国的适用价值。第四章将在前文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与社会条件,探讨深石原则引入的路径和思考,并对深石原则的引入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此为文章成果之所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社会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一系列司法改革的落实,我国的已经具备将深石原则引入的市场条件和社会条件。深石原则的引入,将从实体法和程序法层面进行分析。在实体法上,深石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法律效果的规定是借鉴的重心。通过对深石原则已有规定的借鉴,并结合我国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侵害的现状,对深石原则的在我国适用上的规定进行论述。在程序法上,深石原则还需要与其他法律部门的规定相协调,在举证责任、管辖法院、当事人适格等方面建立与实体规范相配套的制度以保障深石原则的成功引入。
【关键词】:深石原则 母子公司 关联交易 劣后 公平正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0
  • 导言10-13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0
  • 二、文献综述10-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母子公司关联交易下的公司债权人利益13-20
  • 第一节 关联交易的“非公允”倾向13-16
  • 一、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13-14
  • 二、关联交易“非公允”倾向的动因探究14-16
  • 第二节 母子公司关联交易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表现16-20
  • 第二章“深石原则”的源起与价值20-26
  • 第一节“深石原则”的源起20-22
  • 一、“深石原则”溯源20-21
  • 二、“深石原则”的发展21-22
  • 三、“深石原则”的概念22
  • 第二节“深石原则”的法律价值22-26
  • 一、“深石原则”有独立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存在价值22-23
  • 二、“深石原则”是对债权平等原则的突破与深化23-26
  • 第三章“深石原则”的适用26-33
  • 第一节“深石原则”适用的主体要件26-29
  • 一、母公司为非自愿性债权人时适用主体之讨论27-28
  • 二、母公司为自愿性债权人时适用主体之讨论28-29
  • 第二节“深石原则”适用的行为要件29-31
  • 一、子公司资产显著不足29
  • 二、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权的行使违反诚信义务29-30
  • 三、母公司无视子公司独立人格30
  • 四、资产混同或不当流动30-31
  • 第三节“深石原则”适用的结果要件31-32
  • 第四节“深石原则”在我国的适用32-33
  • 第四章 引入“深石原则”的理论探讨33-44
  • 第一节 引入“深石原则”的可行性分析33-35
  • 一、成熟的市场条件33-34
  • 二、法治化的社会条件34-35
  • 三、我国台湾地区良好的示范效应35
  • 第二节 引入“深石原则”的法理基石35-37
  • 一、禁止权利滥用原则35-36
  • 二、实质公平正义原则36-37
  • 第三节 引入“深石原则”的路径分析37-44
  • 一、公司法与破产法之争37
  • 二、“深石原则”的实体法构建37-40
  • 三、“深石原则”的程序法构建40-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9-50
  • 后记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福象,杨诚;实质重于形式——论母子公司过度控制权的法益衡平[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3 黄淑惠;;“深石原则”适用的法律问题及其借鉴意义[J];新金融;2006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深石原则”的借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77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7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