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源于英国,在近百年的发展演变中,两大法系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司制度纳入公司法律之中。所谓公司司法解散是指法院根据适格主体的请求介入公司解散纠纷,依据公司法律规定,以裁判方式将公司依法予以强制解散的一种司法程序,它通常具有被动性、法定性、终局性的基本特征。公司司法解散是把双刃剑,它完善了股东退出机制为股东权益保障提供了有效的司法救济,但因其强制性和不可恢复性,一旦被滥用给公司和股东带来的损失也是毁灭性的。因此,各国在制度构建和司法实践中确立了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原则、建立了必要的防范和惩治制度、完善了相应的替代性措施以期发挥其最大制度功能。我国2006年实施的新《公司法》首次规定了公司司法解散,这是我国完善公司立法的一大进步,也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解决司法实践难题的成功探索。尽管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还有许多亟须完善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分析该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两大法系立法比较,结合我国立法、司法现状,借鉴国外有益先进经验,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股东压制 公司僵局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7
- 第一章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基本理论7-17
- 1.1 公司司法解散的概念及基本特征7-9
- 1.1.1 公司司法解散的概念7-8
- 1.1.2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基本特征8-9
- 1.2 股东压制和公司僵局理论9-11
- 1.2.1 股东压制10
- 1.2.2 公司僵局10-11
- 1.3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理论观点11-14
- 1.3.1 法理学观点11-12
- 1.3.2 信托义务理论观点12-13
- 1.3.3 公司契约理论和期待利益落空理论观点13-14
- 1.3.4 权利救济理论14
- 1.4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基本原则14-17
- 1.4.1 公司维持原则15
- 1.4.2 穷尽其他一切救济手段的原则15
- 1.4.3 法院审慎介入的原则15-16
- 1.4.4 利益衡平原则16-17
- 第二章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比较研究17-21
- 2.1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17-18
- 2.1.1 英国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17-18
- 2.1.2 美国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18
- 2.2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18-21
- 2.2.1 德国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19-20
- 2.2.2 日本、韩国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20-21
- 第三章 我国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现状分析21-25
- 3.1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历程21-22
- 3.2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在我国的现状及缺陷分析22-25
- 第四章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完善25-30
- 4.1 拓展请求权主体范围及解散事由25-27
- 4.1.1 赋予人民检察院公司司法解散请求权26
- 4.1.2 赋予债权人司法解散公司请求权26-27
- 4.2 替代性措施的完善27-28
- 4.3 完善公司司法解散后的清算程序28-29
- 4.4 健全恶意诉讼防御机制29
- 4.4.1 设立诉讼担保制度29
- 4.4.2 设立公司解散损害赔偿制度29
- 4.5 建立公司解散登记备案制度29-30
- 结论30-32
- 参考文献32-3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4
- 致谢34-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云;;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思考——浅析《公司法》183条[J];华商;2008年11期
2 李霞;;公司司法解散的裁判标准如何确定[J];中国审判;2010年03期
3 陈国华;;浅议司法解散制度对公司僵局的作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4 吴曼;;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解散制度[J];知识经济;2008年03期
5 叶阳;屠燕玲;;关于公司合并法律制度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年27期
6 姜涛;;公司僵局及其调解解决[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石莹;;简述公司分立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8 杨奕;;公司司法解散的适用标准[J];人民司法;2010年17期
9 郑言;;试论公司僵局的司法解散制度[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陈铁成;;公司合并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哲钰;罗彪;;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法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曹彦;;破解公司僵局:司法解散之替代措施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谭立;;浅析仲裁调解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冲突及协调[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中国种畜进出口有限公司[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先灵葆雅(中国)有限公司动物保健[A];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传统储运企业再现生机[A];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7 魏家琳;;《公司法》立法存在的部分缺陷与修改刍议[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许洪强;袁荣祥;;外币报表折算中时态法的应用[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提供综合供应链方案 协助客户业务发展[A];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会议资料[C];2007年
10 郭卫锋;;并购方式选择及法律分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毅;大众督促两子公司合并成就欧洲重卡新老大[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李晓晔;首例基金公司合并 融合成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徐虞利;矿石老大必和必拓“誓言”吞并力拓[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徐虞利;中铝持股9%难阻“两拓合并”[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王迪;ESRX收购CMX“不怀好意”[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王迪;Express Scripts 无意与连锁药店合并[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徐虞利;矿业巨头合并案令中国业界忧心忡忡[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徐宝林;山桥集团两家机械公司合并一年优势凸显[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9 陶甜;愿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佚名;汤姆森集团与路透集团合并[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海平;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东光;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彭世权;论职工的公司治理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晓锋;公司并购中少数股东利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伟炜;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杨勤法;论公司治理的司法介入[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翼飞;公司结构性变更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正春;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徐遇金;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童f ;公司司法解散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白树军;兰州W公司司法解散案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5 吕香妮;论公司清算阶段的债权人利益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李海峰;论公司司法解散的适用条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苑庆明;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8 任阿妮;论公司司法解散制度[D];西北大学;2010年
9 李曼芳;完善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新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戚厚德;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8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