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基本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基本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国外的发展已逾百年,其虽经历了从被禁止到有条件提起,再到常规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但其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股东代表诉讼的组成部分──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对该制度的不断完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平衡了小股东与公司的利益,即前置程序的设置不仅使得公司的独立法律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且使得真正需要保护的股东权益得到维护。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要求股东在提起诉讼前须向公司提出请求,请求公司有权代表机构对公司侵权人提起诉讼,如公司有权代表机构不作为,超过法定期限不回复、拒绝回复或情况紧急不起诉将给公司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法院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该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而我国直至2005年新公司法修订才引入该制度。该制度的引入是我国在保护小股东利益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由于我国对该制度存在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加之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我国对该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难免给司法实践带来操作困难。因此,为使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更加完善,有必要对该规定进行研究。 本文以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规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价值和具体制度的探讨与反思,指出该程序存在的不足,提出笔者的建议。本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对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与一般民事诉讼区别的探讨,指出该程序具有其独特性;其次通过对其价值的探讨,得出该程序存在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对前置程序的提起事由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起事由,全面了解法律规定的提起事由,为进入诉讼的实质程序做好准备,同时笔者对该部分法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对前置程序的请求主体进行了分析。通过美国、日本相关法律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请求主体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四部分,对前置程序的被请求主体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被请求人规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部分,通过对豁免制度的理论分析以及对美国豁免制度的介绍与简要分析,为我国“情况紧急”规定的完善提供更好的建议。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来对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制度进行研究。本文的不足之处:仅针对几个基本问题的具体分析,对于该制度应规定于公司法还是程序法、制度存废等争议性问题未进行分析。
【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 前置程序 请求主体 被请求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价值体现12-16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保障公司独立人格13-14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尊重经营判断规则14-15
- 三、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15-16
- 四、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防止投机之诉16
- 第二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的提起事由16-22
- 一、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提起事由概述16-17
- 二、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之提起事由域外探析17-18
- 三、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提起事由的立法分析18-22
- (一)董事、监事、高管和他人的赔偿之诉18-20
- (二)清算组成员违法违章损害赔偿之诉20-21
- (三)董事违法短线股权交易之诉21-22
- 第三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请求主体22-30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理论分析22-23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立法分析与反思23-30
- (一)美国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立法规定24-25
- (二)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立法规定25-27
- (三)中国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立法规定27-30
- 第四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被请求主体30-34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被请求主体的理论分析30-31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被请求人的域外立法分析31-33
- (一)美国公司法对被请求人的规定31-32
- (二)日本对被请求人的规定32-33
- 三、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被请求人的国内立法分析与反思33-34
- (一)第三人侵权,被请求人之确定33-34
- (二)监事侵权时被请求人为董事会的问题34
- 第五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豁免34-37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之请求豁免制度的价值34-35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之中美请求豁免对比分析35-37
- (一)美国的“请求徒劳”的情形35-36
- (二)我国《公司法》第 152 条 “情况紧急”情形之规定36-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4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秋;;美国商事习惯法法源地位及其立法方式研究——以美国《统一商法典》和《特拉华州公司法》为主要分析范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毕颖慧;;《保险法》修订中的人本观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刘远山;余秀宝;;关于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的若干问题[J];重庆与世界;2011年13期
4 于新循;现代商法人之基本判别[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周骞;;浅谈商号的法律保护[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高圣平;;立法论视野下的中国民法学:兴起与繁荣——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民法学之发展为中心[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7 郭宝宏;;人本思想在新《保险法》中的体现[J];发展;2010年05期
8 颜运秋;;面对金融危机,经济法大有作为——漆多俊先生主编的《经济法论丛》(第18卷)述评[J];光华法学;2010年00期
9 侯东德;;论股东权的本质与股东导向公司治理模式——以公司契约理论为视角[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10 张明明;;商法通则的构想——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商事条例》[J];经营管理者;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庆;;“商人”本质的反思:一个身份的视角——兼论我国制定“商事通则”的必要性[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强;商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镇;商事主体设立登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褚宗勉(Jantzen C.M.Chu);农作物基因专利对专利侵权的冲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侯东德;股东权的契约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滕晓春;营业转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齐明;美国破产重整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妍;商事登记基础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赵玉;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许瑛;法国营业资产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高空抛掷物侵权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伦海;我国破产重整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陈珑;营业转让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杜鑫;公司司法解散之探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于葳娜;公司僵局法律问题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岚;论商事能力[D];河南大学;2011年
7 宫平;论公司清算义务人[D];吉林大学;2011年
8 廖江闽;试论我国一人公司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锦猛;论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法律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红;瑕疵出资股权转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基本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8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