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股东代表诉讼的权利行使和责任承担

发布时间:2017-05-23 10:06

  本文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的权利行使和责任承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股东代表诉讼,也称作股东派生诉讼,该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衡平法,后在美国得到了完善。公司准入门槛日益降低的今天,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成为完善公司治理、督促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执行尽职勤勉义务,保障中小股东权益的利器。2005年,我国公司法修订时引入了该制度。然而《公司法》对该制度的规定略显粗糙,仅仅150、152两条。因此只能说是有了该制度,,但如何适用该制度,怎么具体操作,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因此中小股东能真正适用该制度保障自己权利,约束董、监、高不当行为的情况几乎没有。本文通过论述,旨在运用比较法的方式探究部分外国的法律,借鉴其平衡公司治理与股东利益的方式,完善该制度,达到既保障中小股东的权利同时也能防止滥诉的目的。 本文结构:介绍美国、德国、日本具体规定——分析我国的规定——发现我国制度的问题——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美国、德国对于该制度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美国;另外日本、德国的等大陆法系,其成文法也比较完善,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因此本文会从上述国家入手分析该制度;其次,着眼于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的相关规定,重点分析《公司法》第150、152条,认识和了解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与国外的进行比较;第三,从我国的现状归纳出我国该制度实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完善该制度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就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前文的分析总结归纳出自己对这个制度的理解,从保障中小股东权益同时又要防止滥诉这个立法目的出发,提出我自己对完善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议。 本文主要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论述来探寻如何实现保障中小股东的权利及防止滥诉的目的。第一,明确股东代表诉讼权的性质。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的研究,发现我国司法工作者对于该诉讼权利的本质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得出的判决结果也大相径庭,如何真正保障中小股东的权利,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该权利的性质。这部分涉及《公司法》的基础理论。第二,明确行使代表诉讼权利的股东资格。各国法律对于该权利的主体资格都进行了限制,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该权利不被滥用,真正达到保证中小股东权益的目的。我国虽然也有进行限制,但是该限制是否合理仍需进一步论证。第三,股东代表诉讼权的适用范围。如何更好地适用法律、行使权利,其根本是彻底理解权利针对对象。而我国法律对该制度的规定的粗浅,难免存在适用范围不明确的情况,因此需要完善。最后,行使权利的法律后果及责任承担。行使权利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因此相应的法律后果是制度的着眼点与落脚点,如何从结果上保障股东的利益。这部分需要从两方面来进行理解,其一是股东行使该代表诉讼权且胜诉,公司的利益如何保障,其行使权利的成本如何分配,被告的承担何责任;若股东败诉,则应当承担何不利后果,是否存在对滥用诉权的股东的惩罚机制。
【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权 中小股东权益 防止滥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概述10-17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概述10-13
  • 一、 何为股东代表诉讼10-11
  • 二、 股东代表诉讼的起源与发展11-12
  • 三、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起源与发展12-13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目的13-17
  • 一、 赋予股东个人对公司内部人员的监管和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13
  • 二、 保障公司及中小股东的权利13-17
  • 第二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诉讼股东的权利性质及其行使17-37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东权利的性质17-21
  • 一、 股东代表诉讼的性质17-20
  • 二、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股东权利的性质20-21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东权利的行使21-37
  • 一、 行使该权利的股东资格21-27
  • 二、 该权利行使的条件——“穷尽内部救济原则”27-28
  • 三、 该权利行使的范围28-37
  • 第三章 股东代表诉讼法律后果37-43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胜诉的法律后果37-40
  • 一、 胜诉股东的权利37-39
  • 二、 败诉的董事、控股股东的责任承担39-40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败诉的法律后果及责任承担40-43
  • 一、 败诉股东的责任40-41
  • 二、 董事、监事、高管的补偿请求权41-43
  • 结束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4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寒青;股东代表诉讼的再思考——从近期一起股东代表诉讼案未被受理所想到的[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徐增满,刘向林;论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徐纯先;国外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制度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任庆堂;韩玲玲;;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制度分析[J];研究生法学;2005年01期

5 吴飞;;论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J];金融法苑;2005年04期

6 朱忠良;;关于股东代表诉讼法律规定与适用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潘传勤;;论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确定[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1期

8 张贝;;从股东代表诉讼看股东代表仲裁[J];仲裁研究;2008年03期

9 黄保轩;;论股东代表诉讼中的程序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8期

10 曹志高;;试论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侃;张朝霞;;试析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赵宇;;股东代表诉讼还是侵权诉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蔡元庆;;股东代表诉讼的经营监督机能和经营的确保——论股东代表诉讼中诉权滥用的问题及其在提诉阶段的防止[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4 刘晋;;浅谈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邵晖;栗文华;;股东代表诉讼规制非公平关联交易实务问题初探[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熊益勇;;浅谈股东代表诉讼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7 郑文兵;;有限公司归入权行使实务探讨[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蒋敏;祝传颂;;略论股东代表诉讼与《公司法》的修改[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张义勇;;股东代表诉讼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张辉;;刍议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不足与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 王斯乐 谷月;用股东代表诉讼医治大股东占资顽症[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记者 陈赋斌;股东代表诉讼扣紧高管神经[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常庆;股东代表诉讼将触手可及[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文静;股东代表诉讼制力争六月“出水”[N];东方早报;2005年

5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协办 王晓滨 曹守晔 王保树;股东代表诉讼的力量[N];法制日报;2005年

6 ;股东代表诉讼:失信大股东与公司高管的克星[N];法制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炜;股东代表诉讼未受理成遗憾[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8 咸海荣;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陈赋斌;股东代表诉讼制破冰在即[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宋一欣律师;股东代表诉讼与中小投资者保护[N];证券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世尧;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制度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建华;股东代表诉讼理论和实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李铮;股东代表诉讼的法理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4 宫晓燕;从日本商法的规定看股东代表诉讼的滥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刘芳;论股东代表诉讼[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灏;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范围界定[D];湘潭大学;2011年

7 王成志;股东代表诉讼程序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8 高娟;股东代表诉讼制约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赵舒颖;中日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问题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玮;试论中国股东代表诉讼滥用之防止[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的权利行使和责任承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87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1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