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8:18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任何制度的演变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相关的法律制度都是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作为公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如此。从公司法的具体制度构建看,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法定资本制度、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在公司清算阶段的债权人保护制度都是实证法对于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措施。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必须看到当前的这些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具有被动性和事后性的特点,使其在保护公司债权人方面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从本质上看,保护并加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的监督权,使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具备主动性和事前性的特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现实缺陷。换言之,公司的治理不应再单纯的关注公司股东、经理人的利益,也应当关注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要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就要使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并且赋予其特定身份,获得相应的权利,使其以此为依托行使相应职权。笔者将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引出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时代背景,通过深入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支持下分析公司治理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同时借鉴各国关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益探索,提出我国的关于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构建设想—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希望通过这一制度构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我国公司法保护公司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公司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发现现行的法律在公司债权人保护方面的紧迫性,为下文理论建议的提出提供现实背景。 第二部分通过对支撑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论述。在利益相关者概念的认识上目前主要有30多种定义。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各种投入的组合。公司股东仅仅是物质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公司雇员、公司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对公司的运营投入了资产,这些投资也与股票资产一样,处于公司经营的风险之中,因而公司利益相关者也承担了部分剩余风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公司股东更大,而其规避风险能力却相对较弱,因而公司资源应该用来满足所有事实上投资于公司并且承担风险的人的需要,应赋予他们一定的剩余控制权,将他们纳入到公司治理主体之中。虽然目前对利益相关者主体范围的界定仍然不能达到完全一致,但是一般而言,公司职工、公司债权人都被界定在公司利益相关者范围之内。借鉴不同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解释,笔者认为公司债权人作为公司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应该作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其合法权益理应受到重视。 第三部分从公司债权人现实的迫切要求以及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价值这两个角度,对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进行了正当性分析。文章认为,对公司债权人而言,能够弥补公司债权人传统保护方法的不足;对公司而言,有利于防止内部人控制,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对社会而言,能够促进公司利益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秩序,践行法的公平理念。 第四部分对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国际立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英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具有非常发达的证券市场,资产负债率低并且股权高度分散,形成了间接的、消极的参与模式,其特点是要求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间接赋予公司债权人影响公司治理的权利,银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微小。德日等国资产负债率高且股权高度集中,形成了直接的、积极的参与模式,其特点是银行债权人以公司大债权人和公司大股东的双重身份参与公司治理,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虽然两种模式差异仍然存在,但是伴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两者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文章认为,我国在构建债权人保护机制时应该根据我国具体的国情,借鉴吸收不同模式中的优秀制度,不能够盲目追随。虽然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最好的公司治理模式,但是可以寻求最适应本国公司运营需要的公司治理模式。 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构建。文章认为制度构建首先要搞清楚我国公司法中保护公司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在文章第一部分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其次是确认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制度构建的原则。主要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适度原则、符合国情原则等原则。最后是提出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制度构建。在具体制度构建中分两大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是探讨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选择以及形式选择;第二部分在对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选择以及形式选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构建应以公司债权人会议为主。该会议制度主要从公司债权人会议的召集、公司债权人会议债权的确认及议事规则、公司债权人会议的职权等方面进行论述。 “当一个公司在优良的法律制度中运营时,它的整体价值要比在一个缺乏保护的制度中运营时更大。”“在公司外部股东和公司债权人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的国家,有价值的公司会减少。”期待在我国公司法不断发展与演进的历程中,将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公司在优良的法治土壤上生长并且枝繁叶茂。
【关键词】:公司治理 公司债权人 公司治理模式 制度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0
  • 引言10-11
  • 一、我国公司法中保护公司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18
  • (一) 我国公司法中保护公司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现状11-14
  • (二) 我国公司法中保护公司债权人债权实现所存在的问题14-18
  • 1. 事前保护的不足14-15
  • 2. 事后保护的不足15
  • 3. 事务公开制度的不足15
  • 4. 现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义务和责任制度15-16
  • 5. 治理权后置16-18
  • 二、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18-21
  • 三、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正当性分析21-26
  • (一) 公司债权人现实的迫切要求21-22
  • 1. 有限责任制度的建立加大了公司债权人的风险21
  • 2. 金融衍生产品加剧了公司债权人的风险21-22
  • 3. 公司债权与股权都是资本权22
  • (二)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价值分析22-26
  • 1.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经济价值22-23
  • 2.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社会价值23
  • 3.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自身价值23-26
  • 四、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比较法考察26-35
  • (一)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治理模式26-29
  • 1. 公司贷款债权人的参与公司治理模式26-27
  • 2. 公司债债权人的参与公司治理模式27-29
  • (二) 各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及启示29-35
  • 1. 各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29-33
  • 2. 对我国的启示33-35
  • 五、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构建35-42
  • (一) 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制度建构的原则35-36
  • 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35-36
  • 2. 适度原则36
  • 3. 符合国情原则36
  • (二) 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构建36-42
  • 1. 主体选择36-38
  • 2. 形式选择38-39
  • 3. 债权人会议制度设计39-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9-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旭东;;公司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治理[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2 闫小龙;论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兼论在中国建立银行主导型公司治理结构的可行性[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宁金成;;公司法律制度理念的分析[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4 石少侠;;我国新《公司法》中的公司治理结构[J];当代法学;2007年06期

5 颜运秋;公司利益相关者派生诉讼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构建[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6 彭真明;陆剑;;德国公司治理立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借鉴[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7 朱圆;;美国公司治理机制的晚近发展[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孙丽;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研究——来自日本的启示[J];日本学刊;2003年02期

9 梁欣然;;融资结构优化与公司治理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07期

10 于宝山;雷雯;;新《公司法》中债权人保护制度评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26期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94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