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分期缴纳出资制度是股东对自己所认购股份如何向公司缴纳股款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赋予了股东更多的投资选择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国家的公司立法因此确立了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我国的新《公司法》也加以效仿。但是,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这就需要厘清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与其它制度之间的关系,并设计相关的配套措施来保证其有效运行。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一些国家公司立法中的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论外,一共有三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概述,主要考察了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基本理论知识。分期缴纳出资制度对股东具有赋权性功能,有利于公司的便捷设立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事后缴纳不足的隐患、加大了公司债权人承担的风险、提高了公司管理成本等都将影响该制度的有效运行。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立法。在比较分析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对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进行立法的基础之上,着重介绍了英美国家的股款催缴机制。结合一些案例,论述了英美国家在规范股款催缴的主体、程序及其责任保障机制方面的先进理念。 第三章对我国的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模糊使用“出资”概念、股款催缴机制的缺失、对未缴出资的股份转让没有作出回应等。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本章提出了一些完善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的建议,以指导公司实务操作。
【关键词】:出资 分期缴纳 催缴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29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概述12-21
- 第一节 股东出资分期缴纳的概念12-15
- 一、股东出资分期缴纳的定义12-13
- 二、股东出资分期缴纳与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关系13-15
- 第二节 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的功能15-16
- 一、有利于公司便捷设立和鼓励投资15-16
- 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16
- 第三节 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的缺陷16-21
- 一、存在事后缴纳不足的隐患16-17
- 二、加大了公司及其债权人承担的风险17-19
- 三、提高了公司管理成本19-21
- 第二章 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相关立法21-31
- 第一节 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的立法概况21-23
- 一、大陆法系国家21-22
- 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22-23
- 第二节 股款催缴机制的立法23-31
- 一、股款催缴的主体23-24
- 二、股款催缴的平等原则24-26
- 三、股款催缴的程序26-27
- 四、股款催缴的责任保障机制27-30
- 五、小结30-31
- 第三章 我国新《公司法》中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31-50
- 第一节 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在新《公司法》的确立31-35
- 一、新《公司法》确立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的背景31-33
- 二、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在新《公司法》的相关规定33-34
- 三、对我国确立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的评价34-35
- 第二节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规定之不足35-40
- 一、不足之一:模糊使用“出资”概念35-37
- 二、不足之二:股款催缴机制的缺失37-39
- 三、不足之三:对未缴出资的股份转让没有作出回应39-40
- 第三节 完善我国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之建议40-50
- 一、建议之一:明确各条款中有关“出资”的含义40-43
- 二、建议之二:设计合理有效的股款催缴机制43-46
- 三、建议之三:对未到期缴纳出资股份设计严格的转让规则46-47
- 四、建议之四:明确实物出资不得分期缴纳47-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明;张勇健;杜军;;《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1年05期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J];财会学习;2011年03期
3 刘魁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与注册会计师验资[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6期
4 陈福录;;公司法新司法解释与商业银行应对之策[J];金融会计;2011年07期
5 刘魁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对审计实践的作用[J];财会通讯;2011年22期
6 陈福录;;公司法新司法解释与商业银行应对之策[J];中国城市金融;2011年04期
7 虞政平;赵旭东;王涌;刘斌;岳洋;;“切问近思”青年论坛之一:《公司法》解释(三)相关问题探讨[J];研究生法学;2011年02期
8 赵心泽;;股东抽逃出资行为的认定[J];中国律师;2010年09期
9 林泰松;;不实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法律责任分析[J];中国律师;2010年09期
10 冯晓娟;;虚假出资罪条件下的股东资格认定[J];中国律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威;;论资本维持原则——兼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立法及其缺陷[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陈磊;;论股东权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归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原建民;;从一起股权纠纷来研究股东出资不实对股东资格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余涛;郭丽;;商誉出资法律规制的初步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5 周贤日;;从企业法角度比较中美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6 张保生;;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权利限制及其法律规制——从最高人民法院的首起判例谈起,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22条[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潘娟娟;;专利投资的若干问题浅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8 ;他们有知情权吗[A];陕西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幽深;;以土地使用权向公司出资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10 张霄;王晓媛;;论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完善及资本的规范运营[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 朱黎霞;《公司法》中违反出资义务的责任解析[N];上海金融报;2010年
2 北京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屈炜 律师;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出资义务和民事责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建远;不动产出资义务与诉讼时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浙江大学法学院 方 铮;股东不履行对公司出资义务的法律后果和责任追究[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后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刘安 邋余爱华;股东转让股权后应否承担出资义务?[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最高法院法研所 杨洪逵;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由谁向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索其出资[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北京市中盛律师事务所 刘会利 律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的出资义务[N];国际商报;2002年
10 许林贵;我国将重新修订义务教育法[N];今日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刘德学;股东除名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苏轩;股东责任论[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若楠;公司发起人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乐宇;我国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巧珍;资本分期缴纳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王根长;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盘丽岚;公司资本分期缴纳规则下的救济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李翰杰;股东分期缴纳出资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陆丽娜;论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救济[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周益华;论股东的出资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喻小利;论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及其法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丁传斌;论股东出资义务[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张殿美;论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孙文超;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的防范与救济[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40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