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中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司法中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人权利的满足与公共权利的表现形式、个人利益的追逐与公共利益的渴望,个人本位的彰显与社会本位的追逐,势必会引发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的对立与矛盾。公司自治追求效率,崇尚自由,倡导遵循意思自治,是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主体通过对个人利益的追逐,满足自身目的,间接提升社会财富,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强制追求公平,崇尚秩序,讲求社会秩序,是基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目的,而对公司活动所施加的强制。为使商事活动的主体在平等的、公平的环境下自由竞争,增进公共利益与福祉,用以保护公司权利而依法的行使。二者具有不同的理念,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与价值追求。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二者虽然存在冲突,却也唇齿相依。离开公司自治,只谈国家强制则变成了统治阶级专利;抛开国家强制,就会无法保障公司自治,使公司自治成为一纸空谈。所以,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使公司在商事活动运营的更加有序,经济秩序更加健康,社会文明更加进步。本文从对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的分析出发,结合新《公司法》做出了相关思考。全文共分为五章,从逻辑上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篇(第一、二章),主要对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的理论渊源和概念上做出阐述,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价值与局限性;第二部分是对比分析篇(第三、四章),主要通过把域外法和不同观点下的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进行对比,分析关于公司自治、国家强制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实证篇(第五章),主要对公司自治在新《公司法》中的彰显和国家强制对公司自治的干预在新《公司法》中的表现及存在问题进行论述,然后对完善和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公司自治 任意性规范 国家强制 强制性规范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0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8
- 1.3 研究内容框架8-10
- 第二章 公司法中公司自治概述10-15
- 2.1 公司自治的理论渊源10-12
- 2.1.1 私法自治论10-11
- 2.1.2 公司契约论11-12
- 2.2 公司自治的含义12-13
- 2.2.1 传统的公司自治12
- 2.2.2 西方的公司自治12
- 2.2.3 我国的公司自治12-13
- 2.3 公司自治的价值与局限性13-15
- 2.3.1 公司自治的价值13
- 2.3.2 公司自治的局限性13-15
- 第三章 公司法中国家强制概述15-20
- 3.1 国家强制的理论基础15-16
- 3.2 国家强制的概念和特征16-17
- 3.2.1 国家强制的概念16-17
- 3.2.2 国家强制的特征17
- 3.3 国家强制的局限性17-20
- 3.3.1 政治因素可能影响目的的正当性18
- 3.3.2 解决问题有限不具有全面性18-19
- 3.3.3 主体无法自始保持中立性19-20
- 第四章 国家强制干预公司自治域外法考察20-25
- 4.1 英美法系国家20-22
- 4.1.1 英国20-21
- 4.1.2 美国21-22
- 4.2 大陆法系国家22-23
- 4.2.1 德国22
- 4.2.2 日本22-23
- 4.3 前苏联“国家主义”干预模式23-25
- 第五章 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之间的关系25-29
- 5.1 不同观点下的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25-26
- 5.1.1 美国学者M.V.艾森伯格25
- 5.1.2 布莱恩·R·柴芬斯25-26
- 5.1.3 杰弗里·N·戈登26
- 5.2 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的内在一致性26-27
- 5.2.1 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之间合理的相似价值诉求26-27
- 5.2.2 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都是“二元制”市场主体的产物27
- 5.3 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之间的冲突27-29
- 第六章 我国公司法中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的表现及调整设想29-34
- 6.1 新《公司法》更加彰显公司自治精神29-30
- 6.1.1 将公司设立登记条件中公司注册资本的实缴制转化为认缴制29
- 6.1.2 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限制29-30
- 6.2 新《公司法》中国家强制干预公司自治的表现及问题30-31
- 6.2.1 对涉及公共利益事项运用国家强制加以限制30
- 6.2.2 对利害关系人运用国家强制加以保护30-31
- 6.3 调整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的设想31-34
- 6.3.1 立法上:国家保持中立的态度31-32
- 6.3.2 司法上:法官采取宽容的裁判思维32
- 6.3.3 执行上:审慎的提出国家强制32-34
- 第七章 结论34-35
- 致谢35-36
- 参考文献36-37
- 作者简介3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向丽;;试论公司自治与政府规制的博弈[J];网络财富;2009年10期
2 孟超;王兴国;;论公司自治的优势和局限性[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3 王永强;陈玉;;公司自治的法经济学分析[J];学术论坛;2009年08期
4 单文广;;公司自治原因论[J];商品与质量;2010年S2期
5 刘广林;;公司自治主导下的司法干预之纬度[J];兰州学刊;2013年05期
6 冯志鹏;邵锦荣;;论市场体制下对公司所进行的政府规制[J];法制与社会;2006年24期
7 吴臻;;公司自治与司法裁判之探讨[J];消费导刊;2008年14期
8 马金平;;论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之冲突与衡平[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年03期
9 杨易;;试论公司自治与公权力干预的关系[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4期
10 李慧;;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之解读——以公司章程为切入点[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少锋;公司自治·国家强制·司法裁判[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博士研究生 宋尚华;司法介入公司自治的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相晓东 撰写;新《公司法》弘扬公司自治精神[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亚平邋马金平;论公司自治与司法适度干预[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陆文山;公司自治 公司法完善的重要目标[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周芬棉;梳理三年内将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N];法制日报;2013年
7 特约法治评论员 师安宁;公司自治与行政许可[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吴言霞;“穷尽内部救济”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2年
9 赵阳;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前提下依法介入公司治理[N];法制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马婧妤 孙霖;鼓励中小企业公司自治[N];上海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怀勇;公司自治限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乐新;公司自治视野下有限公司设立法律规则的变迁与重构[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青青;论公司自治的限度[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王亚平;论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之冲突与衡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章涛;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4 刘梅芳;论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5年
5 王琛;司法干预公司自治的限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6 王立明;公司法中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7 刘元峰;论公司自治下的国家干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李晓霞;契约理念下的公司自治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9 李俏丽;公司自治的法律边界[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杜丹;论公司自治的司法干预[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公司法中公司自治和国家强制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48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