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论

发布时间:2017-07-30 23:08

  本文关键词: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论


  更多相关文章: 董事 经理 信义义务 区分


【摘要】:信义义务是英美判例法中逐渐形成的概念,在英美法系中,信义义务产生于信义关系,被法官运用到各种类似于信托法律关系的场合中,包括董事、经理同公司的关系。董事、经理的信义义务正是产生于董事与公司的信义关系、经理与公司的信义关系。在传统的立法框架中,董事和经理在公司中的法律地位存在差异,二者同董事会、公司的关系是不同的,因此从法理上进行推敲,董事和经理的信义义务的内容和标准应该是不一致的。然而在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控制管理着整个公司,经理地位从属于董事,因此,经理的信义义务并不受重视,英美法系中,仅仅形成了董事的信义义务的内容和标准,忽视了经理的信义义务。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经理的法律地位发生异化,CEO的出现更是催生了经理权的膨胀。21世纪初,美国安然等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对CEO强大控制力和破坏力而震撼,经理甚至可以取代董事会行使职权,如何制约经理的膨胀权力以及如何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成为了各国公司立法研究的主题。经理革命的到来,人们开始重视经理的信义义务,并以此加强对经理的监督,借此来控制经理权的膨胀,因此区分董事、经理的信义义务已经不仅仅是法律逻辑推导的结果,更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区分董事、经理的信义义务具有完善信义义务理论,进一步强化董事、经理各自的职责,清晰二者在公司的法律地位等理论价值,更具有加强经理层的监督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分董事、经理的信义义务对各国公司法改革都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虽然信义义务是英美法系的概念,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立法借鉴已成为法律进步的手段,大陆法系本土并没有信义义务的概念,但很多国家在本来的立法基础中也逐渐引入信义义务的内容。因此在大陆法系的法律环境中,应当以英美法系为参照,,注重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由于现代公司形式多样,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模式应该结合具体的公司结构以及本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中亦引进了董事、经理的信义义务内容,但是经理的信义义务附随于董事,并不太受重视。在未来的《公司法》修订中,我们有必要考虑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董事 经理 信义义务 区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第一章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概论14-24
  • 一、 概念的界定14-16
  • (一) 董事、经理的界定14-15
  • (二) 信义义务的界定15-16
  • 二、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确立16-18
  • (一) 董事信义义务的确立16
  • (二) 经理信义义务的确立16-18
  • 三、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内容和标准18-24
  • (一) 信义义务类型化的争论18-20
  • (二) 信义义务的行为标准20-21
  • (三) 信义义务的审查标准21-24
  • 第二章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基础24-40
  • 一、 董事、经理法律地位的差异24-33
  • (一) 英美法系下董事、经理法律地位的差异24-28
  • (二) 大陆法系下董事、经理法律地位的差异28-32
  • (三) 小结32-33
  • 二、 董事、经理事实地位的差异33-35
  • (一) 董事角色的转化33
  • (二) 经理地位的异化33-34
  • (三) 事实地位的差异需要信义义务的区分34-35
  • 三、 董事、经理在公司中的职能作用的差异35-40
  • (一)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董事、经理职能的差异36-38
  • (二) “经理中心主义”下董事、经理职能的差异38-40
  • 第三章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价值40-49
  • 一、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的理论价值40-44
  • (一) 完善信义义务理论的发展40-42
  • (二) 强化董事、经理的法律地位和职能分工42-43
  • (三) 完善信义义务制度体系43-44
  • 二、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的现实价值44-49
  • (一)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44-46
  • (二) 适应现代公司的发展46-47
  • (三) 促进信义义务的司法审查47-49
  • 第四章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模式49-58
  • 一、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的区分49-53
  • (一) 董事、经理注意义务的区分50-51
  • (二) 董事、经理其他信义义务的区分51-53
  • 二、 “经理中心主义”下的区分53-58
  • (一) 董事、经理忠实义务的区分53-56
  • (二) 董事、经理注意义务的区分56-57
  • (三) 董事、经理信息披露义务的区分57-58
  • 第五章 我国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58-67
  • 一、 我国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的必要性58-63
  • (一) 我国董事、经理法律地位和职能的差异58-61
  • (二) 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经理信义义务规定的不足61-62
  • (三) 我国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的现实意义62-63
  • 二、 我国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模式63-67
  • (一)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的区分64
  • (二) “经理中心主义”下的区分64-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莹;;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规定[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2 王保树;;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法理论的影响[J];法学研究;2010年03期

3 刘萧嘉;;论公司董事的信托义务[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4 李建伟;吴永刚;;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与实现机制建构——以董事的信义义务为视角[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5 傅穹;王志鹏;;公司控制权滥用规制的法理基础与司法判断[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5期

6 曹理;;市场公平进路下的内幕交易立法改革——以行为构成体系为中心[J];证券法苑;2010年02期

7 陈雪萍;;公司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治理[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8 张辉;;公司社会责任:法律的位置[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9 罗培新;李剑;赵颖洁;;我国公司高管勤勉义务之司法裁量的实证分析[J];证券法苑;2010年02期

10 罗熙;印强;;论公司发起人忠实义务之理论基础[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政;;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张颖;;董事的义务浅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蔡伟;;私权、股份制与村委会职权的履行——以信义义务为展开[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樊云慧;;破产管理人的义务和责任探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阚小冬;;国外D&O保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借鉴[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时晋;吴锦宇;;试议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控制——一种法经济的分析(初稿)[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曹彦;;破解公司僵局:司法解散之替代措施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峰;黄光裕杀手锏:最后的法律救赎?[N];华夏时报;2010年

2 记者 张旭东;董事义务:忠实 诚信 勤勉[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谢杰;美国刑法中的商业贿赂犯罪与信义义务[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钱卫清;董事、高管人员忠实义务的法律分析(下)[N];法制日报;2006年

5 谢杰 潘琳琳;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全球视野[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张永健 张伟;打造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伞[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葛伟军;依靠立法减少董事机会主义行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樊雪;公司董事违反勤勉义务的责任追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熊晨;独董不独,反渎[N];财会信报;2005年

10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 鲁君 王飞 王高英;无法清算案件中控股股东的赔偿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郑佳宁;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范世乾;论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朱圆;美国公司治理最新发展及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杨蕾;公司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捷;公司治理的制度与文化[D];复旦大学;2007年

7 梁天;公司控制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振福;论对金融混业经营中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周慧;论公司债信用风险的法律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源;董事对第三人的义务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薛永林;董事对公司债权人责任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晨阳;董事问责的诚信路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程雯;公司董事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夏雨霆;收购防御视角下的目标公司董事义务与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梁菲;论要约收购中的董事义务[D];厦门大学;2008年

7 夏浩文;董事义务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周海燕;董事义务与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D];四川大学;2007年

9 丁杰;论公司董事义务及其立法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琦;董事的注意义务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596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596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e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