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承担
本文关键词:论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承担
更多相关文章: 股东 潜在民事责任 利益平衡 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限责任
【摘要】:传统的公司法理论认为公司法人以拟制的状态存在,通过法律确认赋予其主体资格,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始于设立登记,终于注销登记。在注销登记之后,公司就丧失了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公司的权利义务因此终止,法律责任因此消灭,即通常意义上的公司终止。尽管法律给予公司退出市场就意味着所有法律关系终结的特权,但在实践中,因为公司先前行为所导致的民事责任往往会出现在公司终止之后,这些债权由于责任主体的消灭而面临无法求偿的困境。对于在公司消灭之后才出现的侵权民事责任,我们称之为潜在民事责任。本文尤以产品侵权和环境侵权为讨论对象。潜在民事责任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不确定性,也正是由于公司存在之时无法预见其是否发生,最终导致债权人无法找到责任主体而因此求偿无门。 尽管法律未对公司终止后的潜在民事责任作出规定,但损害却客观存在。尤其对于因产品缺陷、环境污染导致的严重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侵权之债,更需要有责任主体承担补偿之责。既然没有直接的责任主体,那么寻找替代者承担潜在民事责任则顺理成章。股东作为公司参与者之一,其通过公司形式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在有限责任的保护下规避投资风险。然而,正是因为有限责任的庇护,使得原属于股东的风险被转嫁到公司债权人身上,也由此导致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失衡。为了平衡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就必须打破有限责任的束缚,要求股东对潜在民事责任承担一定程度上的无限责任,以弥补有限责任制度所带来的弊端。 股东承担潜在民事责任从根本上而言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补充,因此需要在确认有限责任的前提下,对股东潜在民事责任作出必要的限定。在承担的主体范围中,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具有较强的人合性,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程度较高,因此全体股东均需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股东流动性较大、股权较为分散,其股东范围应当限定在控制股东和能够影响公司决策的大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出现意味着股东行使其股东权存在瑕疵,故不论股东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均需要承担该责任,此为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商法中的体现。尽管股东潜在民事责任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但股东本身身份特殊,其不仅为个人利益服务,更肩负投资繁荣、经济发展的社会义务,因此需要对其责任作出限制,允许其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当然,为了避免股东为追求超额利润而故意利用公司从事危险行为,也需要引入惩罚性赔偿来遏制股东具有主观过错的行为。股东对潜在民事责任的清偿根据公司尚有剩余财产和公司破产两种情形,需要做出不同的顺序安排。在公司尚有剩余财产的情况下,股东以取得的公司剩余财产优先进行清偿,再以个人财产清偿不足部分:在公司破产的情况下,股东则需要以个人财产承担完全清偿之责。但不论哪一种情形,除股东存在全部或部分免责之外,股东对潜在民事责任都需承担无限责任。
【关键词】:股东 潜在民事责任 利益平衡 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限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11
- 一、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性质11-20
- (一) 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内涵11-13
- (二) 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性质13-20
- 1. 股东的替代责任13-16
- (1) 股东承担替代责任的重要意义13-14
- (2) 股东承担替代责任的理由14-15
- (3) 股东承担替代责任的具体范围15-16
- 2. 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16-20
- (1) 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内涵16-17
- (2) 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比较17-18
- (3) 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相关学说18-20
- 二、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法理分析20-29
- (一) 以利益平衡原则为基础20-21
- (二) 以不当得利制度为基础21-23
- (三) 以民法的责任风险自担原则为基础23-24
- (四) 以民事责任预防为基础24-26
- (五) 以公司社会责任为基础26-29
- 三、潜在民事责任承担的股东范围29-34
- (一) 美国《超级基金法》相关条款评析29-31
- (二) 潜在民事责任承担的股东范围31-34
- 1.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32
- 2.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32-34
- (1) 上市公司的股东32-33
- (2) 非上市公司的股东33-34
- 四、股东承担潜在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34-40
- (一) 股东的无过错责任原则34-36
- (二) 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免除36-38
- 1. 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全部免除36
- 2. 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部分免除36-38
- (三) 股东潜在民事责任的惩罚性赔偿38-40
- 五、股东承担潜在民事责任的情形40-46
- (一) 我国香港《公司条例》相关条款评析40-41
- (二) 股东承担潜在民事责任的情形41-44
- 1. 公司尚有剩余财产的情况41-43
- (1) 经过合法清算而注销41-42
- (2) 未经合法清算而注销42
- (3) 经过股东承诺后的未经清算而注销42-43
- 2. 破产的情况43-44
- (三) 股东承担潜在民事责任的时效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1-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伟;;公司非破产清算中的制约与权衡[J];研究生法学;2010年01期
2 王红一;;公司解散后悬疑债权处置研究[J];法商研究;2006年06期
3 雷兴虎,邱国红;论公司终止后的环境法律责任[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4 刘东根;;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功能的融合——以刑事损害赔偿为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企业法务征文奖”专题[J];研究生法学;2010年01期
6 张冶钢;公司非破产清算民事责任研究[J];河北法学;2005年11期
7 杨仕兵;论公司终止后的社会责任[J];经济问题;2003年12期
8 杨仕兵;;论公司终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经济问题;2006年10期
9 郑莹;;有限责任制度下的债权人利益保护[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陶广峰;杨仕兵;;论公司终止后的产品责任[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雅丽;有限责任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辉;有限责任制度与公司债权人的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2 戴月;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公司治理分析[D];外交学院;2005年
3 颜明聪;公司终止阶段债权人保护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关慧;中美环境侵权及救济方式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曾勇;论公司终止阶段的债权人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刁怡;论替代责任的具体类型[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吴修新;市场退出后售后义务的履行[D];苏州大学;2006年
8 宋媛媛;论公司终止后的法律责任承担[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叶紫丁;公司终止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李跃;论股东有限责任的法理学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4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6547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