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股东账簿查阅权非讼程序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4:14

  本文关键词:股东账簿查阅权非讼程序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讼程序 股东账簿查阅权 程序构建 程序效率


【摘要】:股东查阅权是股东知情权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则是其中的关键。在2005年公司法修订之后,股东查阅权被确立到法律之中。但是,公司法中却没有任何关于查阅权诉讼程序的条文。在司法实践中,大量的股东查阅权案件是在普通诉讼程序中解决的,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无论从立法者原意,还是从股东查阅权案件的特点考虑,都应该适用非讼程序。股东账簿查阅权非讼程序的构建,可以更好的保护申请者即小股东在程序上的权利,间接地改善公司法人治理,也可以通过减少诉讼花费的时间同时节约双方当事人的时间和有限的司法资源。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股东查阅权案件进行的实证分析。通过大量案例的统计分析和具体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分析出股东查阅权案件在现实中存在的缺陷。 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股东查阅权立法状况进行的介绍。国内主要是检视了法律在内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特别是从法律原文推断出立法者关于股东查阅权程序的原意。国外则主要介绍了英、美、日各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股东查阅权程序的规定。 第三部分是对股东查阅权案件适用非讼程序的理论基础进行的论证。从语义分析出发,分析了查阅权案件的特点,论证了股东查阅权案件适用非讼程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四部分阐述了股东账簿查阅权非讼程序的具体构建,贯穿了整个程序,涉及了程序的诸多细节,以希望为程序构建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非讼程序 股东账簿查阅权 程序构建 程序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5.1;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一、股东查阅权案件的实证分析13-17
  • 1.1 股东查阅权案件的案例统计分析13-14
  • 1.2 股东查阅权案件的典型案例分析14-16
  • 1.3 股东查阅权案件现有实践中的缺陷16-17
  • 1.3.1 普通程序耗费股东时间过长的问题16
  • 1.3.2 当事人诉讼成本过高的问题16-17
  • 1.3.3 案件公开审理的问题17
  • 二、国内外股东查阅权程序立法研究17-22
  • 2.1 我国股东查阅权程序的立法现状17-19
  • 2.1.1 《公司法》及其他规范文件上的规定18-19
  • 2.1.2 我国现行立法的原意解读19
  • 2.2 比较法视野下的股东查阅权程序研究19-22
  • 2.2.1 美国的股东查阅权程序研究19-20
  • 2.2.2 英国的股东查阅权程序研究20-21
  • 2.2.3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东查阅权程序研究21-22
  • 三、股东查阅权之诉适用特别程序的理论基础22-34
  • 3.1 股东查阅权的基本内涵22-23
  • 3.1.1 股东查阅权的语义分析22
  • 3.1.2 股东查阅权的内在价值22-23
  • 3.2 股东查阅权案件的特点分析23-24
  • 3.2.1 一定的公益性与固有的私权性23-24
  • 3.2.2 案件的弱争议性与程序运行的效率性24
  • 3.2.3 裁判执行的不可逆性24
  • 3.3 股东查阅权适用程序方面的争议与评析24-26
  • 3.3.1 普通诉讼方式25
  • 3.3.2 调查令方式25-26
  • 3.3.3 检查人方式26
  • 3.4 股东查阅权案件适用非讼程序的合理性分析26-28
  • 3.4.1 股东查阅权案件的特征与非讼程序特点相符26-28
  • 3.4.2 股东查阅权案件的价值取向与非讼程序一致28
  • 3.5 股东查阅权案件适用非讼程序的必要性分析28-31
  • 3.5.1 股东查阅权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存在缺陷28
  • 3.5.2 现有特别程序立法不足且无法套用28-29
  • 3.5.3 我国本土实践的需求29-31
  • 3.6 股东查阅权案件适用非讼程序的可行性分析31-34
  • 3.6.1 我国现有特别程序实践缺陷的固有性32-33
  • 3.6.2 司法权威并非唯一决定因素33-34
  • 四、股东账簿查阅权非讼基本程序问题34-47
  • 4.1 股东账簿查阅权非讼程序立法体例之思考35
  • 4.2 程序主体问题35-37
  • 4.2.1 当事人称谓问题35-36
  • 4.2.2 申请人资格问题36-37
  • 4.2.3 被申请人资格问题37
  • 4.3 审判程序问题37-42
  • 4.3.1 管辖法院问题38
  • 4.3.2 审理期限问题38-39
  • 4.3.3 开庭调查程序问题39-40
  • 4.3.4 前置程序的设立40-41
  • 4.3.5 特别诉讼时效的设置41
  • 4.3.6 审理过程中的程序转化41-42
  • 4.4 法院的裁判问题42-43
  • 4.4.1 裁判的形式问题42
  • 4.4.2 裁判的对世效力问题42-43
  • 4.5 裁判的执行问题43-45
  • 4.5.1 执行方式的问题43-44
  • 4.5.2 查阅手段的问题44
  • 4.5.3 代为查阅的强制委任与连带责任44-45
  • 4.6 错误裁判的救济问题45-47
  • 4.6.1 对裁判不服的救济45
  • 4.6.2 恶意股东的赔偿责任问题45-46
  • 4.6.3 特别程序之特别救济途径的设立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伟;;公司非讼程序之适用研究——公司纠纷解决的民事行政路径分析[J];中国法学;2010年05期

2 朱刚;;应明确和完善民事非讼程序的检察监督制度[J];人民检察;2008年08期

3 谢颖梅;;民事非讼程序基本问题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尚淑敏;;构建中国式小额诉讼程序[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周敬敏;;探析民事裁定及非讼程序的检察监督[J];知识经济;2011年08期

6 郝振江;;论非讼程序在我国的重构[J];法学家;2011年04期

7 邹军;;论我国民事非讼程序的调整范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8 肖建国;陈文涛;;论抵押权实现的非讼程序构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王祥远;;非讼程序刍议[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汤维建;王鸿雁;;我国非讼程序的立法问题及解决建议[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树;;略论公司董事之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石少侠;;略论我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张国平;;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4 吴大希;;股东派生诉讼在程序法上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陈仕菊;;股东知情权及其诉讼救济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6 沈之斌;;完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机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随州市玉龙供水有限公司章程[A];全国县镇供水企业改革改制信息交流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8 王晓莺;;浅析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房绍坤;姜一春;;公司IT化的若干法律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10 汪金超;;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沪;一百华联合并获股东会通过[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王进;SST大盈股东会同意3.5亿元收购案[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罗绮萍;股东会场外的墓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赵鹤立;深宝安延期召开现场股东会议[N];证券时报;2006年

5 俞晓飞;应以非讼程序作为抵押权实现的前提[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于凤卫 刘桂兰;擅自召开股东会议取消他人股东地位,,违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7 ;是否全流通 股东会将有决定权?[N];汕头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司涛 林玫娟;烟台冰轮 股改方案高票通过[N];证券日报;2006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黄丽;粤宏远股改顺利闯关[N];证券时报;2006年

10 王 健;新钢钒 46亿转债获股东会通过[N];证券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兰萍;动荡中的扩张——晚清外商在华工业之若干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张晓茹;家事裁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王维钢;公司控制权配置及各股东利益均衡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蒲自立;公司控制权与公司绩效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志鹏;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7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浩然;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战略失败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彭世权;论职工的公司治理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羽;股东账簿查阅权非讼程序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2 崔迎新;司法介入公司治理之非讼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良;论非讼程序在我国公司法上的适用[D];辽宁大学;2012年

4 龙敏;论我国公司纠纷非讼程序及其构建[D];湖南大学;2012年

5 谢迪;论关联交易中控制股东的信义义务[D];吉林大学;2010年

6 龙佑真;台湾公司治理中的法院非诉讼干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郭晓勋;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8 欧阳晨;董事罢免立法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柏青;股东会召集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周华锋;论控制股东的信义义务及违信责任[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7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687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