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有限公司章程修正案强制股权转让条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6:09

  本文关键词:有限公司章程修正案强制股权转让条款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章程修正案 强制股权转让 效力 权利冲突 救济 决议瑕疵 公平价格


【摘要】:《公司法》第71条第四款赋予了有限公司章程在股权转让上做出“另有规定”的自治权利,而目前商事实践中有一类章程的“另有规定”带来了理论上和司法上的长久的争议,即有限公司通过修改章程规定一定事由下强制股东必须转让股权的条款。对于该条款的效力,尤其是对于异议股东的拘束力和救济问题,值得关注。理论上对于章程修正案添加强制股权转让条款问题的认识,主要有法解释学和法经济学两条解说路径,法解释学上有原则有效说、无效说、区分说和个案审查说等不同观点,法经济学上也有在公司合同理论、公司福利理论和权利冲理论等分析框架下的不同解读。传统法解释学着力点在效力判断标准的构建上,而法经济学则更关注对此种规定合理性的探讨。在司法实践上,通过对典型案例、法院规则文件的收集梳理,首先归纳了商事实践中章程强制股权转让规则的常见类型,其次对审判观点进行了分类考察,结果发现很难从现有案例中抽取出强制转让条款效力的判断要件。由于修改章程加入股权强制转让条款问题,主要地涉及两方主体:公司和股东(尤其是异议股东),在权利冲突理论的启发下,拟从公司侧和股东侧分别进行分析。在公司侧,公司修改章程加入强制股权转让条款,具有程序和实体两个层面上的正当性:在程序上,由多数决通过章程修正案的股东会决议符合程序正义,不违反股东平等原则,决议的法律性质进一步正当化了多数决程序,修改章程和原始章程具有同一性,修改后章程内容对全体股东具有约束力;在实体上,有限公司修改章程具有必要性,既是对商业现实变化的回应,也是维护公司整体利益的需要。并且,在这两个层面上均具有现行法上的规则基础。在公司与股东之间的连接上,是如何考虑公司行为与股东救济关系的问题。传统法解释学在公司行为的正当性的延长线上考虑该行为的边界问题,继而从这种自治边界中引出对股东的救济。而法经济学冲突权利理论认为,问题的实质是对冲突权利的配置,在将“侵害”股东的权利分配给公司一方后,对“被侵害”股东的救济是正当且必要的。在股东一侧,对股东救济的传统思路是:全盘否定章程强制转让条款效力,或否定转让价格条款效力,传统思路具有不合理性。在权利冲突配置视野下,对股东的救济不应当从试图否定公司行为效力的实体考察上入手,而是应当从公司行为修改章程行为的瑕疵上考虑,在现行法上可行的救济路径有:第一,修正章程的股东会具有程序上的瑕疵时,可请求法院撤销或确认决议不成立,由此阻断章程条款的生成路径;第二,强制转让条款剥夺了股东获得对价退出公司的权利时,股东可以请求法院确定公平转让价格。从救济的内涵和效果上看,第二种方法才是真正的救济。总之,在面对公司法问题时我们应当有宏观的视野,认识到公司运行和治理过程就是不断调和各公司法主体间的代理成本和权利冲突的过程,公司法规则和理论的功能之一就是为公司提供良性的治理策略,降低公司运行的成本,维护公司制度的声誉和长久活力。
【关键词】:章程修正案 强制股权转让 效力 权利冲突 救济 决议瑕疵 公平价格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案例及问题的提出9-11
  • 一、现有理论的梳理11-15
  • (一) 法解释学分析路径11-12
  • 1. 原则有效说11
  • 2. 无效说11
  • 3. 区分说11-12
  • 4. 个案审查说12
  • (二) 法经济学分析路径12-13
  • 1. 公司合同理论的解读12-13
  • 2. 福利判断理论的解读13
  • 3. 冲突权利配置理论的解读13
  • (三) 现有分析理论的困境13-15
  • 二、商事实践与审判观点的类型化考察15-22
  • (一) 商事实践中章程强制股权转让的几种类型15-16
  • 1. 章程规定股权转让的事由和转让价格15
  • 2. 章程仅规定转让事由,并授权股东会审议转让的具体事宜15-16
  • 3. 章程规定触发事由,并授权董事会决定是否转让股权16
  • (二) 审判实务观点的分歧16-19
  • 1. 否定章程条款效力16
  • 2. 肯定章程条款效力16-17
  • 3. 肯定章程条款效力和依章程转让股权的股东会决议效力17
  • 4. 肯定章程条款效力,但否定转让股权的股东会决议效力17-18
  • 5. 效力区分的观点18-19
  • 6. 个案分析的观点19
  • (三) 司法的困境与趋势19-22
  • 三、公司侧的分析:公司行为的正当性22-28
  • (一) 程序上的正当性分析22-25
  • 1. 多数决的程序正义与股东平等原则22-23
  • 2. 决议的法律性质与章程的同一性23-24
  • 3. 现行法上的规则基础24-25
  • (二) 实体上的正当性分析25-28
  • 1. 章程修改的必要性25
  • 2. 强制股权转让条款的合理性25-26
  • 3. 现行法上的规则基础26
  • 4. 典型案例的司法观点26-28
  • 四、在公司与股东之间:自治边界分析与法经济学的启示28-33
  • (一) 传统研究路径下的自治边界分析28-30
  • 1. 边界分析的基本观点28-29
  • 2. 传统研究路径的不足29-30
  • (二) 法经济学视角和启发30-33
  • 1. 法经济学方法的视角30-31
  • 2. 法经济学观点的启发31-33
  • 五、股东侧的分析:异议股东权利的救济33-40
  • (一) 现有救济思路33-34
  • 1. 否定强制转让条款效力33
  • 2. 重新确定转让价格33-34
  • (二) 救济路径的重构34-40
  • 1. 救济思路的转变34
  • 2. 股东会决议程序瑕疵34-37
  • 3. 退出对价的保障37-40
  • 结语:权利的冲突和公司治理秩序的重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培新;;抑制股权转让代理成本的法律构造[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2 宁金成;张安毅;;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强制股权转让的效力探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钱玉林;;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限制的效力[J];法学;2012年10期

4 杨靖;张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与退出公司机制的反思[J];法律适用;2012年02期

5 雷桂森;;公司章程越权条款研究——以强制股东转让股权条款为样本[J];人民司法;2012年01期

6 吴建斌;;关于我国公司冲突权利配置效率观的反思与重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吴建斌;;合意原则何以对决多数决——公司合同理论本土化迷思解析[J];法学;2011年02期

8 钱玉林;;作为裁判法源的公司章程:立法表达与司法实践[J];法商研究;2011年01期

9 丁俊峰;闫志e,

本文编号:796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796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