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1:20

  本文关键词: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瑕疵出资 表现形式 法律责任 权利限制 除名制度


【摘要】:股东出资是公司资本的重要来源,也是公司平稳运营及对外担保的基石。股东瑕疵出资不仅损坏公司的信用,也破坏市场的交易安全。2014年修改后的《公司法》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外,对有限责任公司和采用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确立了全面认缴制,同时也取消了法定的验资程序,简化了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但在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及瑕疵出资股东的责任形态上却未予提及,《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虽对股东瑕疵出资的相关责任及权利限制作了释明,但笔者认为依然存有不足之处有待立法进一步完善。本文仅仅围绕股东瑕疵出资这一论题,重点剖析了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和法律后果,相关主体的民事责任,对瑕疵出资股权的限制,同时结合域外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股东瑕疵出资救济机制的建议,旨在系统地研究关涉股东瑕疵出资的相关问题,规范我国市场中的股东瑕疵出资行为。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全文约3万字。第一部分是介绍股东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通过对瑕疵出资概念的界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股东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股东瑕疵出资进行不同的分类。并分析了股东瑕疵出资对股东资格、公司人格及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即股东瑕疵出资不影响股东资格的认定和公司的成立,公司人格亦不会受影响,存有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符合法律规定则对相关人产生法律效力。第二部分是探讨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重点介绍了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及其他股东承担的不同责任形态,并分析了因股东瑕疵出资其他股东、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中介机构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但终极责任仍由瑕疵出资股东负担。此外,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后出让人和受让人依据“善意”分担对公司和债权人的出资补充责任,而出让人对其他股东的违约责任不能因为股权转让而免除。第三部分是阐述瑕疵出资股东的权利限制与股东除名制度。本文依据自益权和共益权的分类,对这两类权利的法律限制作了论述,自益权应受到法律和公司章程的限制,但一般性的共益权不应被限制。另外,也对特殊的共益权—表决权的限制合理性作了理论分析。同时,介绍了股东除名制度,在股东严重瑕疵出资时公司可以剥夺其股东资格。第四部分是论述完善股东瑕疵出资救济机制的建议。通过研究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存在的不足,借鉴域外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可行的途径,建议内容包括完善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明确股东权利限制的范围并完善股东除名制度和失股规则。第五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性阐述,即: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股东资格不会受到影响,瑕疵出资股权可以自由转让,但瑕疵出资股东权利的行使可能会受到限制。股东及相关人员亦需承担因瑕疵出资而导致的相关法律责任。
【关键词】:瑕疵出资 表现形式 法律责任 权利限制 除名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10-15
  • (一)股东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10-13
  • (二)股东瑕疵出资的法律后果13-15
  • 二、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15-23
  • (一)瑕疵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16-19
  • (二)其他人的民事责任19-20
  • (三)瑕疵出资股权转让中的民事责任20-23
  • 三、瑕疵出资股东的权利限制与股东除名制度23-29
  • (一)对瑕疵出资股东的权利限制23-27
  • (二)股东除名制度27-29
  • 四、完善我国股东瑕疵出资救济机制的建议29-34
  • (一)完善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30-31
  • (二)明确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范围31-32
  • (三)完善股东除名制度和失股规则32-34
  • 结语34-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乌韦·布劳洛克;周梅;;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责任[J];中德法学论坛;2008年00期

2 蔡奕;;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查处法律难点及其监管应对[J];证券法苑;2011年01期

3 钱玉林;论股东的质询权[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4 夏雅丽;;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及其规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陈秋荣;;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之探讨[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吴晶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初探[J];经济师;2008年09期

7 王海涛;;揭开股东有限责任否认法理的“面纱”[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郭辉;;干股股东责任承担探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赵纯碧;黄灿鑫;刘春涛;;论股东瑕疵出资的法律责任[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10 梁开斌,李琴声;股东有限责任例外的诉讼操作研究[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臧峻;;股东权保护问题之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朱涤非;;寻找股东的有限责任边界——浅谈公司法立法与司法解释的价值取向[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亦平;;国有企业权责边界划分的法律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芙蓉;从赤峰矽肺病案看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N];工人日报;2006年

2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未出资股东的分别责任体系[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金德明 柯齐安;对德投资:如何做一个权益多责任少的股东[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4 黄效愚 律师;中方股东占用公司资金 外方股东如何维护权益[N];民主与法制;2001年

5 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 尹奉廷 王殿祥 张彬 王德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行为需严刑峻法[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毛寒松 袁炜 郭佳;对股东占资破产游戏须严刑峻法[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记者 刘伟;中资险企允许单一股东控股[N];北京商报;2013年

8 张能宝;股东地位认定及法律责任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加强控股股东行为约束[N];上海证券报;2005年

10 习龙生 牛晓林 李筠怡 廖世烨 徐洪涛 侯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研究[N];上海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轩;股东责任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虞政平;论股东有限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卢政峰;股东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范世乾;论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赵克军;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股东权益纠纷的司法救济(1927-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秦莉;权力的博弈与制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丁珍燮;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李文莉;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李洙德;从公司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妮;控股股东行为治理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婷婷;股东瑕疵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东耀;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蒋亚金;股东直接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石瑞;股东资格认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范诗恒;股东瑕疵出资的权利限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程煊淇;论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张志伟;控制股东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10 盛敏琥;论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02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02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