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
【摘要】:控股股东作为现代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整个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控制权,控股股东掌握着公司的重大决策、经营管理及利益分配。当控股股东合理行使控制权时,其通过有效监督管理层,改善公司治理,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使得全部股东共同受益,这是受法律保护及鼓励的。而当控股股东超越权利界限滥用控制权,为谋取私利不惜损害公司及其他相关主体合法权益时,法律就会介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综观世界各国,控股股东都被作为法律规制的重点,我国也不例外。在特殊的经济体制下,我国股权结构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控股股东大量存在于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我国《公司法》第20条,旗帜鲜明的规定了公司股东不得滥用权利,这当然也禁止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第19条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设置了诚信义务,对于控股股东的具体行为如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也有大量的法律法规作了规定。另外,关于对受害者包括公司及中小股东的救济法律法规也不乏规定。相对而言,我国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法律规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原则性规定存在矛盾、具体行为规定不完善、法律责任追究形式单一及对中小股东的救济不足。这些问题助长了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嚣张气焰,打击了中小股东投资的热情,也腐蚀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亟需对现存的这些问题找到对策。本文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其滥用控制权行为的基本理论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的行为及其原因、危害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梳理了目前我国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法律法规,剖析出我国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法律规制存有的问题。在通过考察其他国家及地区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法律规制的立法及实践并获得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法律规制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滥用控制权行为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8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1. 研究的背景10
- 2. 研究意义10-12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1.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现状12-14
- 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14-15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5-18
- 1. 研究方法15-16
- 2. 论文创新点16-18
- 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其滥权行为基本理论18-30
- (一) 控股股东的基本界定18-20
- 1. 控股股东的概念18-19
- 2. 控股股东与相关概念的辨析19-20
- 3.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特征20
- (二)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概述20-26
- 1.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种类21-23
- 2.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原因23-25
- 3.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危害性25-26
- (三) 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必然性26-30
- 1.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要求26-27
- 2. 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27
- 3. 平等原则的要求27-30
- 二、我国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存有的问题30-38
- (一) 我国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的现状30-34
- 1. 原则性规定30-31
- 2. 具体行为的规定31-33
- 3. 法律责任的规定33
- 4. 对滥权行为救济的规定33-34
- (二) 我国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存有的问题34-38
- 1. 原则性规定存在矛盾34-35
- 2. 具体行为规定不完善35-36
- 3. 法律责任追究形式单一36-37
- 4. 对滥权行为救济不足37-38
- 三、对其他国家及地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的考察38-46
- (一) 其他国家及地区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规制的立法及实践38-44
- 1. 美国38-41
- 2. 德国41-42
- 3. 我国台湾地区42-44
- (二) 对我国的启示44-46
- 1. 吸纳美国法上公平交易制度中的关键环节44-45
- 2. 吸收德国及台湾地区事实型康采恩制度的合理部分45-46
-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的对策46-60
- (一) 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规定46-48
- 1. 对象46-47
- 2. 内容47
- 3. 适用和救济47-48
- (二) 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典型性行为的规定48-51
- 1. 关联交易48-49
- 2. 信息披露49-51
- (三) 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体系51-56
- 1. 强化控股股东的行政责任,加强行政监管的有效性51
- 2. 强化控股股东的民事责任,充分发挥其赔偿价值51-53
- 3. 强化控股股东的刑事责任,提高法律威慑力53-56
- (四) 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司法救济56-60
- 1. 完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56-57
- 2. 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57-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8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开甫;论股东权益的诉讼保护机制[J];江汉论坛;2005年03期
2 范健;;论股东资格认定的判断标准[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李金萍;;有限责任公司“生前身后”股东权责浅论——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引发的思考[J];福建质量管理;2006年01期
4 戚枝淬;周航;;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与出资关系[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5 乌韦·布劳洛克;周梅;;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责任[J];中德法学论坛;2008年00期
6 谷战春;陈忠琼;;浅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与股东出资的关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8期
7 张景霞;;论瑕疵股东资格的认定[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5期
8 曾英姿;;干股股东资格的认定[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0期
9 马玉琴;赵峰;;论我国公司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适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10 胡绪雨;朱京安;;论股东资格的取得和确认[J];法学杂志;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臧峻;;股东权保护问题之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朱涤非;;寻找股东的有限责任边界——浅谈公司法立法与司法解释的价值取向[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亦平;;国有企业权责边界划分的法律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芙蓉;从赤峰矽肺病案看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N];工人日报;2006年
2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未出资股东的分别责任体系[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金德明 柯齐安;对德投资:如何做一个权益多责任少的股东[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4 黄效愚 律师;中方股东占用公司资金 外方股东如何维护权益[N];民主与法制;2001年
5 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 尹奉廷 王殿祥 张彬 王德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行为需严刑峻法[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毛寒松 袁炜 郭佳;对股东占资破产游戏须严刑峻法[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记者 刘伟;中资险企允许单一股东控股[N];北京商报;2013年
8 张能宝;股东地位认定及法律责任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加强控股股东行为约束[N];上海证券报;2005年
10 习龙生 牛晓林 李筠怡 廖世烨 徐洪涛 侯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研究[N];上海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轩;股东责任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虞政平;论股东有限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卢政峰;股东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范世乾;论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赵克军;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股东权益纠纷的司法救济(1927-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秦莉;权力的博弈与制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丁珍燮;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李文莉;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李洙德;从公司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家辉;股东除名的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2 李拥军;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效力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刘晓;论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D];郑州大学;2015年
4 赵冉;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史晶晶;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股权的继承[D];云南大学;2015年
6 周燕;股东资格确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曹春华;若干特殊情况下股权转让问题的思考[D];东南大学;2015年
8 赵永宇;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公司法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徐冬家;《公司法》上的决议效力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10 蒯本清;论非破产场合下未出资股东对债权人的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19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193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