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关键词:“取”或“舍”:“逆向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合理性之证成——从宏观价值到微观问题导向之谋定
【摘要】: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从实体法层面确立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通过让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方式,维护公司债权人利益。而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行为指向对象亦可能为股东债权人,此时能否"逆向揭开公司面纱",《公司法》语焉不详。2013年第15号指导性案例的判决意见实际上更契合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本意。事实上,允许逆向揭开公司面纱,不仅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应有之义,亦符合公平正义之价值追求。然鉴于逆向揭开公司面纱关涉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故立法上应设置更为严格的条件,实践中亦须严格控制适用范围,非经法院判决,不得逆向揭开。
【作者单位】: 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公司面纱 逆向揭开 合理性
【分类号】:D922.291.91
【正文快照】: SHANDONGJUSTICE*案例源于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2013)东民一初字第2595号。一、缘起:基于案例之思考案例*:孟某与杨某系夫妻关系。2006年6月26日,孟某、杨某经工商登记成立A进出口有限公司,该公司为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某。孟某、杨某自2009年起多次向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廖凡;;美国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案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刘建功;;《公司法》第20条的适用空间[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3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从法条跃入实践[J];清华法学;2007年02期
4 李雅光;;论公司人格否认的外部反向适用[J];生产力研究;2012年08期
5 金剑锋;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法学;2005年02期
6 陈信勇,董忠波;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诉讼问题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许发民;;论刑罚的社会功能——刑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4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5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李勇军;欧阳仁根;;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及其课程设置的思考——基于我国法学教育现状与长远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汤俪瑾;;论政府诚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煜;赵刚;;行政检察权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马剑萍;;试论我国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凡;;美国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案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林曦;论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廖凡;美国非公司型有限责任企业初探[J];法学;2003年09期
4 孟兰;;逆向否定法人人格原则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5 楼东平;陈文东;;人格混同的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基础分析[J];法治研究;2010年04期
6 宁向东;难以揭开的"面纱"[J];IT经理世界;2005年07期
7 刘贵祥;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与审判实务[J];人民司法;2001年09期
8 杨才清;;采取挖补、剪贴等方法变造数额较大的火车票构成伪造有价票证罪[J];人民司法;2007年04期
9 李凌燕;〔日本〕法人格的否认[J];外国法译评;1994年03期
10 黄丽萍;公司法人人格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晓阳;浅谈“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适用要件及完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宋智慧,崔发金;论公司人格否认法理[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赖瀚蔚;浅议公司人格否认规则[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04期
4 段逸超;;利用设立公司规避债务能否否认公司人格?[J];宁波经济;2001年11期
5 曹艳春;公司人格否认原则价值目标的理性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郭艳;论公司人格的滥用及其否定[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谭玲;试论公司人格混同[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李晓蓉;析公司人格的滥用与否定[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关凤荣,王微;论公司人格否定制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黄美园,黄旭能;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J];河北法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张善美;;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黄一芳;周林洋;;论公司人格否认与保护债权人利益[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4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邓露茸;;从一个真实案例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古雅清;;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7 王佐发;;揭开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政勇;一人公司人格否定规定的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陈应春;引入“公司人格否认规则”[N];建筑时报;2004年
3 虞政平;质疑“公司人格否认”之说[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吴淮平;公司人格否认司法实践中的困惑[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周吉高 刘子剑 范升强;从本案看公司人格混同的理解与处理[N];建筑时报;2014年
6 唐登国 钱晖;公司人格否认及相关法律问题[N];江苏经济报;2002年
7 程照东 吴金泉;公司人格否认制的构成要件[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朱慈蕴 清华大学法学院;控制股东与公司的独立人格[N];法制日报;2001年
9 刘永苗 成斌;揭开“夫妻公司”的神秘面纱[N];江苏经济报;2005年
10 李国光 王闯;审理公司诉讼案件的若干问题(中)[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凌祁漫;公司设立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张安毅;公司捐赠法律规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安文录;公司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泰和;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卢林;公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6年
6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坤;公司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飞燕;公司章程效力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闫崎峰;我国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海亭;我国公司瑕疵设立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相玲;公司章程无效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夏雪梅;公司设立无效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曲伟;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郑宇;析我国公司法中公司人格否认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和霞;论公司人格否认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李英英;宝丰公司诉智信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案的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10 丁强;设立中公司民事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2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424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