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法律后果分析
本文关键词: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法律后果分析
【摘要】:股东出资是公司财产形成的起点和基础,是公司对外承担责任的物质保障。因此,股东是否按照认股协议和法律规定缴纳出资会对股东、公司以及债务人产生重要的影响。新《公司法》鼓励股东出资方式的多样化,允许股东分期缴纳出资,但是对股东瑕疵出资责任承担的内容规定不完善,导致客观上加剧了瑕疵出资的风险。 本文从瑕疵出资的概念出发,分析探讨了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瑕疵出资股东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法律对瑕疵出资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以及存在的不足。在完善我国对瑕疵出资的立法建议时,笔者讨论了瑕疵股权转让的效力和处理方式,以及在我国构建失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对失权程序的设定。 在界定瑕疵出资概念时,笔者认为:瑕疵出资主要是违反了股东之间的认股协议,是一种违约行为。在此定义下,抽逃出资并不是瑕疵出资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是一种侵犯公司权利的行为。 我国法律规定了瑕疵出资股东对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对公司要补足出资,在公司破产时以自己未缴纳出资部分对债务人承担责任。同时,设立时的其他股东要承担连带责任。这些规定较为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同时没有设立相应的追究程序。 因此,本文在立法完善部分做出了如下提议:完善责任主体——充实发起人的责任,规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以及协助股东瑕疵出资的第三人的责任;完善程序性规定——明确请求权主体和规定诉讼时效;确认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有效,采纳区别对待说处理瑕疵股权转让后的责任承担主体。最后,是对构建失权制度的法理分析和程序设定。
【关键词】:瑕疵出资 瑕疵股权转让 失权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一、股东瑕疵出资的法律界定11-15
- (一) 瑕疵出资的概念11-12
- (二) 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12-13
- (三) 股东瑕疵出资承担法律后果的理论基础13-15
- 1. 资本维持原则13
- 2. 信托基金理论13
- 3. 法定义务理论13-14
- 4.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14-15
- 二、我国股东瑕疵出资承担法律后果的立法现状及不足15-19
- (一) 股东瑕疵出资承担法律后果的立法现状15-17
- 1. 对已适当履行股东的责任15-16
- 2. 对公司的法律责任16
- 3. 对债权人的法律责任16-17
- (二) 我国对瑕疵出资股东承担法律责任所存在的问题17-19
- 1. 责任主体不完善17
- 2. 程序权益缺乏保证17-18
- 3. 瑕疵股权转让问题18
- 4. 失权问题18-19
- 三、股东瑕疵出资出资承担法律后果的完善19-23
- (一) 完善责任主体19-20
- 1. 充实发起人责任19
- 2. 规定高级管理人员责任19
- 3. 完善第三人责任19-20
- (二) 完善程序性规定20
- 1. 明确请求权主体20
- 2. 规定诉讼时效20
- (三) 瑕疵股权转让问题20-21
- 1. 瑕疵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20-21
- 2. 瑕疵股权转让的责任承担21
- (四) 构建失权制度21-23
- 四、我国失权制度的构建23-30
- (一) 失权制度法理分析23-27
- 1. 失权制度的概念23
- 2. 构建股东失权制度的理论解释23-27
- (二) 失权制度的构建27-30
- 1. 构建失权制度的方式27-28
- 2. 失权程序的构建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鑫;;浅谈中小股东利益之保护[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2 王敏;;股东表决权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J];经济导刊;2011年06期
3 张平;;我国一人公司集体决策制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4期
4 范黎红;;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裁判解散的法理思考与实证考察[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5 郝磊;;公司股东股利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J];人民司法;2011年01期
6 马彬;;解决空股法定代表人问题简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7 顾方亮;;银行贷款担保合同效力研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8 乔振一;;论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现状[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9 王文;;反收购视野下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制[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10 王军;;解散还是退股[J];IT经理世界;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树;;略论公司董事之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石少侠;;略论我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吴大希;;股东派生诉讼在程序法上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张国平;;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房绍坤;姜一春;;公司IT化的若干法律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6 沈之斌;;完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机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随州市玉龙供水有限公司章程[A];全国县镇供水企业改革改制信息交流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8 王晓莺;;浅析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汪金超;;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10 金群;王长友;;公司股东会的司法介入[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捷 童颖;精伦电子股东会再现管理层分歧[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天鸣;广州浪奇非公开发行获股东会通过[N];证券时报;2010年
3 记者 刘兴增;中波公司第三十次股东会纪要签署[N];中国交通报;2010年
4 记者 魏梦杰;国美电器下月17日开股东会审议黄光裕“嫡系”入阁[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康书伟;济钢莱钢重组终获股东会通过[N];中国证券报;2011年
6 杨增辉;中航工业直升机召开2010年度股东会[N];中国航空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晓晴;广钢股东会直击:广日电梯借壳通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记者 高一;锡业股份定增方案获股东会高票通过[N];上海证券报;2011年
9 见习记者蔡木子;“武汉中商”品牌或可保留[N];长江日报;2011年
10 资深经济研究工作者 熊锦秋;超级“理性冷漠”下的一人股东会奇观[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兰萍;动荡中的扩张——晚清外商在华工业之若干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蒲自立;公司控制权与公司绩效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3 王志鹏;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4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浩然;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战略失败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胡乃民;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框架及鞍钢集团公司实践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8 周海博;股权转让论[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洙德;从公司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李贤海;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娟艳;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法律后果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魏亚东;股东瑕疵出资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谢迪;论关联交易中控制股东的信义义务[D];吉林大学;2010年
4 郭晓勋;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欧阳晨;董事罢免立法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柏青;股东会召集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周华锋;论控制股东的信义义务及违信责任[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欣;论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责任的法律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蒋玮霖;公司并购中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仲涛;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9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498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