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23:19
本文关键词:深化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的成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还未能理顺,各类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逐步国际化的发展需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作为规范商主体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商事登记制度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水平不高,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是新形势下政府机构职能改革的方向,是激发市场活力,做到政府放权和真正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的关键改革之一。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对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改,特别是2012年5月以来,在国家工商总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珠海、东莞、深圳、义乌、广州、台州、福州等地大胆尝试,先后试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公司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前置许可等方面进行改革。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8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推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印发基于《公司法》的修改而配套出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进一步降低了商事登记的要求,减轻了投资者负担,便利了市场的准入,对于激励社会投资热情,鼓励创新创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改革的力度和方式来看,也存在如下问题:1、商事登记立法分散、修改进度慢;2、地方改革内容不一,缺乏法律支撑;3、准入门槛高、创业难;4、审查原则模糊,登记效率低下;5、名称核准限制多;6、信息公示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1、权力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2、计划经济的深远影响;3、商事登记发展历史的影响;4、缺乏成熟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经验可以借鉴;5、立法支撑和国家层面重视不够等。 本文以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查找近年来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分析其成因,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商事登记制度进行研究,借鉴其先进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深化我国商事登记改革的七项具体构想。
【关键词】:商事登记 商事登记制度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F20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选题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9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1.3.3 简要评析18-19
- 1.4 研究思路19
- 1.5 研究方法19-20
- 1.6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21-25
- 2.1 相关概念21
- 2.1.1 商事登记的含义21
- 2.1.2 行政许可的含义21
- 2.1.3 商事登记主体的含义21
- 2.2 商事登记的特征21
- 2.3 商事登记的功能21-22
- 2.4 商事登记主体的范围22
- 2.5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内容22
- 2.6 相关理论22-24
- 2.6.1 行政许可理论与商事登记22-23
- 2.6.2 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商事登记23-24
- 2.6.3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商事登记24
- 2.7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现状25-42
- 3.1 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25-27
- 3.1.1 压缩审批流程,简化登记手续25
- 3.1.2 加快商事登记法律法规的修改进程25-27
- 3.2 我国地方城市试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现状27-31
- 3.2.1 深圳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的情况27-29
- 3.2.2 广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的情况29-30
- 3.2.3 台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的情况30-31
- 3.3 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31-39
- 3.3.1 商事登记立法分散、修改进度慢31-33
- 3.3.2 地方改革内容不一,缺乏法律支撑33
- 3.3.3 准入门槛高,创业难33-36
- 3.3.4 审查原则模糊,登记效率低下36-37
- 3.3.5 名称核准限制多37-39
- 3.3.6 信息公示制度不完善39
- 3.4 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9-41
- 3.4.1 权力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39
- 3.4.2 计划经济的深远影响39-40
- 3.4.3 商事登记发展历史的影响40
- 3.4.4 缺乏成熟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经验可以借鉴40-41
- 3.4.5 立法支撑和国家层面重视不够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及其经验借鉴42-46
- 4.1 美国的商事登记制度42
- 4.2 德国的商事登记制度42-44
- 4.3 日本的商事登记制度44-45
- 4.4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的经验借鉴45
- 4.5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 深化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对策46-54
- 5.1 加快立法进度,制定系统化的《商事登记法》46
- 5.2 推行形式审查,明确登记责任46-47
- 5.3 全面实行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分离,取消经营范围登记47-48
- 5.4 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经营场所备案制度48-49
- 5.5 放宽名称核准条件、明确纠纷解决机制49
- 5.6 实行个体工商户免予登记49-50
- 5.7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配套建设50-53
- 5.8 本章小结53-54
- 结论与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附件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妍;;商事登记中行政权力定位的理论思考[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2 范斌;;我国商事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3 柴瑞娟;;商事登记制度基础问题再探讨[J];法治研究;2007年04期
4 沈虹波;徐辉;陈永强;;深化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年01期
5 叶林;;试论商业登记的法律性质[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6 冯果,柴瑞娟;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兼论我国的商事登记统一立法[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7 沈彬;;从基层视角看公司注册资本监管工作变化[J];工商行政管理;2014年03期
8 杨学红;刘永超;;对工商登记前置许可的思考[J];工商行政管理;2013年11期
9 折喜芳,赵颖;商事登记制度的立法完善[J];河北法学;2005年02期
10 彭向刚,王郅强;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871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7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