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我国优先股制度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5:10

  本文关键词:我国优先股制度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优先股 股利分配优先权 剩余财产分配优先权


【摘要】:我国现行《公司法》除了在第131条中授权国务院对公司发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股份作出另行规定外,尚未对优先股做出任何规定,导致公司实践中优先股制度的缺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改革的推进,立法者越来越认识到优先股制度在公司法律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因此国务院和证监会于2014年先后出台相关规定,试图改变我国优先股制度缺失的现状。优先股主要在股利分配和剩余财产分配上与其他种类的股份相比具有优先权,但是其表决权一般受到限制。优先股是“私法自治”的产物,具有契约的性质,其内部权利构造十分复杂。优先股的设置有很大的自治空间,所以其能够在公司实践的个性化需求和股东利益的平衡状态之间架起桥梁,并在自由的商业社会发挥巨大作用。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为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优先股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理论。此外,对优先股“自由”和“平等”的法哲学基础做了分析,以此来解释优先股制度生长和发展逻辑。第二章主要从比较法的角度对优先股制度进行分析。首先选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的优先股制度为对象,介绍了各国的优先股立法模式及其具有特色的规则。随后,将视野从国际转到国内,阐述了我国优先股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出路。第三章着重分析了优先股制度建设中优先股股东权利的保护机制。本章首先论述了优先股股东权利受侵害的根源是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此为基础,笔者分析了我国优先股制度在股利分配、剩余财产分配、获取公司信息、特殊事项表决以及回购过程中的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规则中的疏漏。通过借鉴国外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的成熟经验,以能否达到权利保护效果为衡量标准,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机制。第四章是对全文的总结。笔者在本章中首先总结了优先股运用于改善公司治理、国有股权改革以及丰富投融资工具等方面的实践价值。最后基于对我国优先股制度的分析和对国外立法借鉴,在立法模式的选择、基本法的修订、法律冲突的消除、优先股股东权利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关键词】:优先股 股利分配优先权 剩余财产分配优先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优先股制度概述10-17
  • (一)优先股及相关概念10-11
  • (二)优先股的特征11-14
  • (三)优先股的分类14-16
  • (四)优先股制度的法哲学基础16-17
  • 二、优先股制度在国外的发展与我国立法现状17-22
  • (一)国外优先股制度的发展17-20
  • (二)我国优先股制度立法现状20-22
  • 三、优先股制度建构下优先股股东的权利保护22-34
  • (一)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的利益冲突23-24
  • (二)优先股股东股利分配权的保护24-26
  • (三)优先股股东剩余财产分配权的保护26-27
  • (四)优先股股东知情权的保护27-29
  • (五)优先股股东特别事项表决权的保护29-31
  • (六)优先股回购中的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31-34
  • 四、优先股制度构建与立法完善34-44
  • (一)优先股制度构建的实践价值34-38
  • (二)我国优先股制度的立法完善38-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怡鸣;何伟;曹艳梅;;论瑕疵出资股东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的限制与恢复——戴某与J建设公司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案[J];法制与社会;2014年19期

2 张卓立;;民办学校剩余财产争议及其处理[J];人民司法;2013年12期

3 ;股票也可以用于债权担保吗[J];新农村;2005年05期

4 ;世纪末诺贝尔奖[J];中国机关后勤;2000年02期

5 蒋建湘;;浅析股权与股权诉讼[J];浙江学刊;2007年01期

6 张西建;;关于股权的几个问题[J];法学杂志;1987年02期

7 邱文华;;关于民办学校终止的法律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09期

8 俞智渊;柏立团;;优先股重启路线图[J];董事会;2013年09期

9 李海燕;;《韩国商法》中种类股的类型及其组合[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吕斌;;“优先股”何去何从[J];法人;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一涛;;民办高校产权:概念的阐释及分析框架的建构[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 华;如何确认公司隐名出资人身份[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潘家永;股票可以继承 手续如何办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康书伟;探索建立优先股制度[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记者 章文贡;周小川:没有优先股,资本工具少了一个层次[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庆辉;公司剩余财产分配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徐剑;优先股股东权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闫飞翔;我国优先股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3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73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f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