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浅论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9-28 21:31

  本文关键词:浅论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公司治理 国有企业 国企改革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摘要】: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发展,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支柱作用,同时也承担了大量社会责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公司法》的修订,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国有企业从其发展历史看,有着特殊背景以及众多历史因素,近几年来,随着国企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治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制约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如何使得我国国有企业在《公司法》的引领下,健全各方面治理制度,规范企业正常运行,形成完善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同时兼顾国有企业肩负的特殊任务,成为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主要内容。本文试着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国企治理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尚存在着的一些问题,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的先进经验,对如何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作了一些浅显的思考。 本文结构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叙述了公司治理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基本特征,提出了我国的公司治理应该采用广义的公司治理概念,并简要地叙述了当前世界上公司治理的几种模式。第二章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上海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总结出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基本特点。第三章从宏观方面和微观层次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通过国外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历史和案例的分析,在探索思考的基础上,从完善法律法规和国资监管体系出发,从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着手,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 国有企业 国企改革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公司治理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10-15
  • 一、 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模式10-13
  • (一) 公司治理的概念10-11
  • (二) 公司治理模式11-13
  • 二、 法人治理结构13-15
  • (一) 法人治理结构概念13-14
  • (二)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特征14-15
  • 第二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现状15-22
  • 一、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15-18
  • (一) 起点阶段15-16
  • (二) 发展阶段16
  • (三) 突破阶段16-18
  • 二、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18-20
  • (一)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历史阶段18-19
  • (二)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历史沿革19-20
  • 三、 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20-21
  • 四、 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情况21-22
  •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2-26
  • 一、 在宏观层面上存在的问题22-24
  • (一) 国有资本投资主体缺位,未能实现政企真正分开22
  • (二) 国有股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仍较严重22-23
  • (三) 传统观念影响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免23
  • (四) 新老三会关系仍待理顺23-24
  • (五) 缺乏外部治理机制24
  • 二、 微观方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24-26
  • (一) 股东会(股东大会)的作用虚化24-25
  • (二) 董事会的运作不规范25-26
  • (三) 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效率低下26
  • (四) 经营层的激励约束缺乏有效机制26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26-40
  • 一、 国外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案例借鉴27-32
  • (一) 英国27-28
  • (二) 美国28-29
  • (三) 德国29
  • (四) 日本29-30
  • (五) 新加坡30
  • (六) 法国30-32
  • 二、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和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32-33
  • (一) 从立法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32
  • (二) 分级明确出资人权责,分类管理国有企业32-33
  • (三)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33
  • 三、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治理33-37
  • (一) 健全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制度33-34
  • (二) 规范董事会建设,建立专职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作用34-35
  • (三) 强化监事会职能,提高监督实效35
  • (四) 探索经营层的选择方式,强化激励约束机制35-36
  • (五)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36
  • (六) 发挥职工参与作用36-37
  • (七) 培育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37
  • 四、 完善国有企业外部治理37-40
  • (一) 探索利益相关者参与国企治理38-39
  • (二) 完善市场机制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勋,钟定国;关于对国有企业法人监督的思考[J];党风与廉政;1998年09期

2 山花;;什么是企业法人[J];煤炭经济研究;1987年04期

3 ;什么是企业法人[J];广西财务与会计;1985年03期

4 王静;;错位与定位:国企改革中工会组织行为分析[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7期

5 ;山西大学法学院院长王继军教授谈——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新创设[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04期

6 ;国企改革新思路已形成[J];云南政报;1996年01期

7 ;1997年国企改革要打好五个攻坚战[J];兵团党校学报;1997年01期

8 ;培育利益主体是国企改革的关键[J];内部文稿;1998年03期

9 ;国企改革三刀要出“绝活”[J];领导决策信息;1999年34期

10 段思霖;国企改革:寻找突围之路[J];时代潮;199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汤文颖;宗成华;;中国加入WTO与国有企业人事代理制之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李巧巧;王文清;;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特征谈会计信息质量控制[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3 李铮理;;国企改革攻坚脱困的几点思考[A];新世纪企业改革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上海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专辑[C];2000年

4 厉无畏;;国企改革 任务艰巨[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5 戴蓉;;档案工作如何适应国企改革[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袁永生;李广涛;;伪造CT报告致鉴定错误一例报告[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姚惠鹏;闫怀民;;当前我区国企改革土地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永东;;国有企业改革要维护工人群众的利益——浅议国企改革中的对与错、成与败、得与失[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少晖;廖添土;;海西建设框架下的福建国企改革:历史演进与制度创新[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半帆;;国企改革要推行双赢制经营体制[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会军;国企改革应“未雨绸缪”[N];经济日报;2005年

2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易中天;墨子的“国企改革”[N];经济观察报;2009年

3 记者 张雷;集中领导 集中时间 集中精力 加紧运作 加快推进[N];九江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若冰;让法律的阳光普照国企改革[N];九江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武明;探讨建立国企改革舆情分析机制[N];江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赵翔;“千企万岗”就业帮促惠及三大群体[N];工人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裴聪;柳暗花明满眼春[N];西藏日报(汉);2010年

8 葛守昆;国企改革要阳光规范[N];新华日报;2004年

9 蒋海宽;改革30年 国企“巨人过河”[N];云南政协报;2008年

10 章迪诚;国企改革的措施进行重大改进[N];中国工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峗;国企改革中政企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俊杰;我国垄断国企改革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3 叶迎;经理人市场对企业经营者的隐性激励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武涛;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国企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石清俊;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控制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张国宏;国企改革中管理层收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杨迈军;中国证券市场若干重要关系的辩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安增军;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9 陈永正;所有权构造论[D];四川大学;2002年

10 袁江天;要素市场化与经理人市场的隐性激励[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峰;浅论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谢建国;企业普通中小学校与企业分离的研究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白庆菊;个人契约与国企改革阻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任军伟;管理层收购与国企改革[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王健;法人所有权的法理学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征;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法律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7 刘建武;企业并购与国企改革有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李刚;UC公司经营者员工持股研究与方案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吴玲;外资并购我国国企双赢途径的实证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10 李成效;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8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938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2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