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碳捕捉与海底封存的诉讼管辖权冲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8:40

  本文关键词:碳捕捉与海底封存的诉讼管辖权冲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捕捉 海底封存 诉讼管辖权冲突


【摘要】:国际社会缺乏普遍认可与遵行的碳捕捉与海底封存诉讼管辖权的规则,以及各国准据法和民事诉讼法均存在差异,是导致捕获地、运输地、封存地等国的诉讼管辖权冲突的根本原因。为了避免各国过度扩大本国法院的管辖权,尽快加入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完善碳捕捉与海底封存国际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制定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是克服冲突、有效解决因碳捕捉与海底封存污染海洋环境而引起诉讼的三条捷径。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碳捕捉 海底封存 诉讼管辖权冲突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碳排放对于海洋生态的损害及其法律责任研究”(项目号:LI-IBFX0032011) 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辽宁省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及海洋生态法律保护研究”(项目号:2013lslktzifx-02)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号:WT2012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号:31320133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7.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众所周知,引起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积极冲突的直接表现在于同一涉外案件由数个国家或法域的法院竞相行使管辖权;近来风靡一时的碳捕捉与封存(Carbon Capture Storage,CCS)亦不例外地面临海洋生态损害诉讼的管辖权冲突问题。海洋不仅是海洋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天宝;成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应用中的国际法问题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巢清尘;陈文颖;;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综述及对我国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3 黄进;邹国勇;;欧盟民商事管辖权规则的嬗变——从《布鲁塞尔公约》到《布鲁塞尔条例》[J];东岳论丛;2006年05期

4 邓蕊;;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比较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曲建升;曾静静;;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实践与法律——国际推广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工作的法律问题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年06期

6 孙立文;;海洋法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海洋争端解决政策的选择[J];太平洋学报;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强;张森琦;刁玉杰;李旭峰;张徽;范基姣;;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选址技术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邓国民;王垒;赖亦坚;赵斌元;李荣斌;甘琦;;活性炭处理酸性污染气体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S2期

3 刁玉杰;张森琦;郭建强;李旭峰;张徽;;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地质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2011年03期

4 丁炜;朱林;;火电厂CO_2减排技术及成本探讨[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1年02期

5 王众;张哨楠;匡建超;;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5期

6 于飞;;欧盟非合同义务法律适用统一化——以《罗马条例II》为中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薛庆国;韩毅华;王静松;孔令坛;;结合CCS的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鼓风高炉CO_2减排分析[J];钢铁;2011年08期

8 田牧;安恩科;;燃煤电站锅炉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经济性分析[J];锅炉技术;2009年03期

9 王建秀;吴远斌;于海鹏;;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10 姚军宝;;公民个人在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主体地位[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洪梓涵;;浅谈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的商业化前景[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3 本刊课题组;傅]成;;2007年中国海洋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2期[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响;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海事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张淑钿;中国内地与香港区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冲突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时慧媛;电子货币运作中的网络司法管辖权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翟融融;二氧化碳减排机理及其与火电厂耦合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谢宝朝;合同冲突法的当代发展及我国的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许凯;侵权冲突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王众;中国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CCS)早期实施方案构建及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孙扬;天然气藏超临界CO_2埋存及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10 王定贤;不正当竞争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明;不同炭质多孔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比较[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侃;塔里木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海刚;论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统一化[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斌;跨国破产管辖权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留丽;论沿海国对船只污染的管辖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鹏;国际商事仲裁中禁诉令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金凤;“布鲁塞尔体系”下协议管辖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翟昊;合金效应在过渡族金属团簇与二氧化碳相互作用中的调制作用[D];郑州大学;2011年

9 刘畅;欧盟统一国际私法与德国国际私法欧盟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林峰露;我国B2C电子合同消费者住所地管辖原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理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批准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2 巢清尘;陈文颖;;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综述及对我国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3 杜志华;欧盟统一国际私法的最新发展——《婚姻事项管辖权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简析[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4 郭玉军,向在胜;欧盟《民商事管辖权及判决承认与执行条例》介评[J];法学评论;2002年02期

5 李挚萍;;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优劣分析和顺序选择[J];河北法学;2010年01期

6 刘嘉;李永;刘德顺;;碳封存技术的现状及在中国应用的研究意义[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年02期

7 拙知;;饱受争议的CCS[J];IT经理世界;2009年13期

8 崔学祖;制服CO_2排放的新探索[J];上海环境科学;1995年01期

9 唐文;;外国公益诉讼制度及特点[J];团结;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坤;[N];中国海洋报;2007年

2 记者 王秋蓉邋通讯员 侯慧峰;[N];中国海洋报;2007年

3 崔伟;[N];检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卫晓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峰;;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利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1年11期

2 江伟钰;论深海海底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J];中国法学;2000年05期

3 卢兵彦;;从大陆到海洋——中国地缘政治的战略取向[J];太平洋学报;2009年05期

4 邵姜群;;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海洋环境急需保护[J];浙江人大;2009年08期

5 江淮;;我们应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海洋观[J];世界知识;2010年01期

6 ;山东省海上搜寻救助办法[J];山东政报;2011年07期

7 袁政;俄罗斯政府批准《关于保护里海海洋环境的框架协定》[J];中亚信息;2003年12期

8 陆立明;徐石明;赵远哲;;减少污染 行动起来——加快推进《防污条例》出台[J];中国海事;2009年06期

9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答记者问[J];节能与环保;2009年10期

10 韩潇;吴志毅;;重温“托利·堪庸”案与《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诞生[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杝加PI;郭姞恕;iJ建裕;崣令裕;胡耀祖;;冷媒填充量对二氧化碳热泵系统性能影响之研究[A];第九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学科;张兴宏;周波轩;王齐;傅智盛;范志强;戚国荣;;高活性锌-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合成高交替结构聚(酯-碳酸酯)[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3 闵加栋;张文彬;张亚明;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在线粘度计监测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反应[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4 周子成;;提高二氧化碳热泵性能的途径[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胡宝W,

本文编号:1041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41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b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