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气候变化国际法与我国气候变化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2017-12-23 16:49

  本文关键词:气候变化国际法与我国气候变化立法模式 出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国际法 气候变化应对法 立法模式


【摘要】: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涉及面广,影响大,如何制定一部适应紧迫形势需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气候变化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气候变化国际立法经历了20多年发展,适应了以法律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形成了先易后难循序推进、环境发展统筹兼顾和价值认同与技术应对有效衔接等特点。我国应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吸收国际立法的先进经验,包含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制度,结合我国国情,采用引导性的专门法加强制性的行政条例的模式推进气候变化立法。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展权视角下的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10YJC820032)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气候变化的重大国际法问题研究”(10JJD820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6.9
【正文快照】: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普通民众的生活。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国际社会制定了《联合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构成了气候变化国际法的核心。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梓太;;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框架体系初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晋海;;低碳城市建设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J];江淮论坛;2012年04期

3 秦天宝;;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02期

4 张小平;;论框架公约——以国际环境条约为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马俊驹;龚向前;;论能源法的变革[J];中国法学;2007年03期

6 李艳芳;;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李挚萍;;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探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熙;;从基础教育的内涵谈教材教法的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喻玲;;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调节经济之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吴宁;;权利的价值追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周琳静;;民间资本进入微型金融领域的理论解读与现实表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桂生;;行政许可法的经济分析——以交易成本为视角[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葛荣;徐丽萍;;“超X”类词的来源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何军民;;沈从文伦理思想的文学建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董欣胜,林天送;台湾国语新词语一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曾兆晖;艾利娜;;理性视角下的法的目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晋华;周玉庆;;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检察权配置[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丁英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召彬;;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现状和对策[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5 孟伟根;;外来词的词义汉化和汉英词典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谢伟;;论环境诉权的价值[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董正爱;;小康社会视阈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解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艳秋;以人为本 中小城市棚户区改造现状及对策[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俞杰;后金融危机下浙江外向型企业转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阿华;论依法按政策行政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梁奕杰;国际灾难救援中受灾国主权的国际法维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肖丽;论网络舆论监督权与司法正的良性互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程雨和;中国外汇管理改革的法律问题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梁静;汉西数词对比分析及汉语数词的西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泽伟;论国际法上的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及其发展趋势[J];法商研究;2003年04期

2 林姚宇;吴佳明;;低碳城市的国际实践解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1期

3 王曦,陈维春;浅论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翟勇;;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性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夏X堡;;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年03期

6 唐双娥;;美国关于温室气体为“空气污染物”的争论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杨兴;刘最跃;;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J];时代法学;2006年02期

8 曹明德;崔金星;;我国碳交易法律促导机制研究[J];江淮论坛;2012年02期

9 张梓太;;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低碳城市立法初论[J];鄱阳湖学刊;2010年04期

10 盛光华;杜雪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与路径[J];求是学刊;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林 周建华;[N];中国税务报;2010年

2 解振华;[N];光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顾巍钟;[N];新华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效锋;;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立法模式评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陈晓济;;国际反恐立法模式与我国反恐法律构建[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彭学龙;赵小东;;外观设计保护与立法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知识产权;2007年06期

4 徐伟功;;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形式的选择[J];法学;2009年11期

5 李文沛;;论中国面临的海盗问题及海盗罪国内立法的必要性[J];理论界;2010年09期

6 赵瑾;;遗传资源获取管制和惠益分享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J];行政与法;2011年01期

7 徐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前后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状况浅析[J];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磊;;MAI协议与未来多边投资立法模式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9 易国春;;完善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若干构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10 李磊;;MAI协议与未来多边投资立法模式探讨[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湘;;同性恋立法及其涉及的国际私法问题[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煜儒;我国空间立法要立出中国特色[N];法制日报;2007年

2 洪丹;神七将推动我国空间法的立法进程[N];南方日报;2008年

3 辽宁省盛恒律师事务所 王晓芳;国际私法立法的发展前景[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静媛;转变眼光看立法[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5 尤皑平;小议区际法律冲突[N];江苏经济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斌 实习生 魏娟;法律,捍卫太空利益的隐形武器[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牛光军;国际投资待遇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李继;中国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博弈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王菁;同性婚姻立法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琦;地理标志国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4 卫筱卫;地理标志国际保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祝莉娟;医学人体试验的受试者人权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玲玲;中国渔船船员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赵飞兵;外资国民待遇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8 沈燕丽;社会政策进入WTO体制的司法能动主义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王季;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与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立法构想[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黄海莺;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24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324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3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