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领域的软法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经济领域的软法研究述评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软法研究在国内的兴起,众多经济法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软法现象,包括经济领域软法兴起的背景、理论基础、特征、渊源和运行。此外,尚有不少学者将软法理论"嵌入"各类社会经济生活中,洞察具体经济领域的软法现象,梳理出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国际经济、宏观调控、市场规制三领域。同时,软法研究者自身也注意检讨软法现象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并寻求完善软法的合理路径,最大限度发挥软法的效用。由此,国内从事经济领域软法方面的学者,要随时关注社会经济生活出现的新情况,力求"竭泽而渔",盘点国内外软法、经济领域软法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并加以消化,认真总结国内外经济软法理论的研究状况,以先进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为指导展开研究,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FX018)
【分类号】:D99
【正文快照】: 软法概念肇始于国际法,国外研究迅速开展,而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北京大学软法研究中心于2005年12月成立,同年12月15日,罗豪才在《法制日报》发表的《公域之治中的软法》系最早在公共治理背景下研究软法的文献之一。自此,国内关于软法的研究在质疑、反对甚至抵制声中逐步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豪才;毕洪海;;通过软法的治理[J];法学家;2006年01期
2 岳彩申;杨青贵;;论经济法不确定性的成因与功能——解释法律规范性的新视角[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3 杜志华;陆寰;;欧盟消费者保护的新工具——软法[J];法学评论;2010年04期
4 谢小弓;;从经济法与若干法理学说的关系论经济法的法理基础[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张燕;庞标丹;;软法视角下农村民间借贷法律机制的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韩永红;;论食品安全国际法律规制中的软法[J];河北法学;2010年08期
7 徐崇利;;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济立法模式[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任端平;潘思轶;薛世军;何晖;;论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J];食品科学;2006年05期
9 邹越;黄诗霖;;硬法与软法在应对金融风险中的协同作用[J];大众商务;2009年12期
10 彭清燕;;通货膨胀背景下软法探究[J];现代商业;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明;经济法视域中的软法规范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9 王源扩;;法律部门划分理论再探讨——兼论经济法的地位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10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9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白璐;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行政法思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张如怡;论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颜运秋;;经济法与公益诉讼的契合性分析[J];北方法学;2007年03期
3 施彩珍;;论行业协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颜运秋;论经济法的可诉性缺陷及其弥补[J];当代法学;2000年01期
5 丁皓;论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动态性[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6 曹祜;论法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翟小波;;“软法”及其概念之证成——以公共治理为背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应飞虎;;问题及其主义——经济法学研究非传统性之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王健;论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核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10 李光强;论经济法的本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俊敏;《卫生措施协定》下食品贸易与公共健康的协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玲玲;WTO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规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周洪e,
本文编号:1326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32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