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跨国公司的法律主体

发布时间:2018-02-28 02:52

  本文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法 出处:《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大,有时甚至可以与国家抗衡。然而,从国际法的理论来看,跨国公司没有国际法的法律主体地位。从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赋予跨国公司有限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改善某些权利的保护,从而可以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改善国际治理,促进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赋予跨国公司有限地位时,必须把握好跨国公司的国际法地位和国家主权的平衡,使其协调发展,并使跨国公司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t, sometimes they can even compete with States.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do not have the legal subject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and openness, it is necessary to grant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limited subject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law... this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certain rights, Thu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an be promoted. However, when granting limited status to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strike a good balance between the statu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sovereignty of States, Make it develop harmoniously and mak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ssume correspond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state sovereignty.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
【分类号】:D996;F27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文全;赵学刚;;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国际法规制[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2 张瑞萍;WTO规则下跨国公司行为规制方式分析[J];现代法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琳;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致虎;涉外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希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国际法律规制[D];厦门大学;2007年

3 石晓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竹汀;王昌学;;论跨国公司的正道经营与腐败及腐败犯罪[J];法学评论;2006年02期

2 曾丽洁;;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法学评论;2006年04期

3 何易;论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宇;;浅析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2 孙佳颖;程宝库;;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伦理控制的法律研究[J];天津法学;2011年03期

3 张加犁;;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卜凌嘉;;从国际人权法看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陈兵;刘征;;国际视域下非政府组织生长的原因解说[J];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6 韦洪发;;略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权保护[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9期

7 范宏云;;国际法的国家同一性理论与两岸国家认同[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1年03期

8 那力;;转移定价问题的公平交易法与全球公式法之争——美国法院一个新近判决引起的轩然大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肖再祥;;域外效力原则与外资在华并购的反垄断对策研究[J];经济法论丛;2005年01期

10 徐士英;杨超;;WTO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J];经济法论丛;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猛蛟;;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专利诉讼策略[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2 陆爽;;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问题[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李本;;管制限制性商业行为的国际立法现状[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陈彬;;污染转移的法学解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5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6 黄志雄;;国际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中国和平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俞文华;;TRIPS协议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挑战及其政策含义[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8 黄韬;;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保护之关系论纲[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9 ;对建立APEC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意见[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4年

10 田曼莉;;中国实施TRIPs协议的问题和对策[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伟东;跨国公司漏油:如何寻求司法救济[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辛红;跨国公司在华屡屡曝出贿赂案是否将再次不了了之引人关注[N];法制日报;2009年

3 迟德强;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及其立法[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吕坤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是一把“双刃剑”[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迟德强;引人注目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N];中国企业报;2006年

6 法学所 常纪文;国际环境法调整对象之辨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常纪文 蔡守秋;个人、单位和民间组织的国际环境法律地位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王威;“洋贿赂”不该有“法外治权”[N];检察日报;2007年

9 陈雷;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查处跨国商业贿赂[N];法制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吕坤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倩;《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王霞;国际税收竞争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刘帅贤;发展中国家对跨国投资垄断行为的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罗晋京;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5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戴德生;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武长海;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胡莹;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与成效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10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海英;转让定价税制发展趋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2 石晓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晨;跨国公司并购及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4 李孟军;跨国公司避税问题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乐颖;跨国公司污染转嫁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周太东;国际法视角下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叶欣;论跨国公司在人权领域的法律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钦倩;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李文文;跨国公司环境侵权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蒋云霞;论跨国公司商标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545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545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