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程序规则》评析
本文选题:域名争议 切入点:《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程序规则》 出处:《河北法学》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修订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程序规则》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主要修订内容有:对诉状形式和传送方式提出电子化、无纸化要求;将文件的互联网络传送方式放在优先地位;增加"书面通知"程序;明确规定"该规则与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相冲突时,该规则效力优先"。这些修订内容体现了在保证程序公正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程序效率的目的,有利于域名争议的高效、公正解决。修订后的新规则对我国域名争议解决相关程序规则的修订与完善,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newly revised rules of uniform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Policy and procedure have been implemented since March 1st 2010. The main amendments of this rule are as follows: electronic and paperless requirements for the form and transmission of pleadings; Giving priority to the Internet transmission of documents; increasing the "written notification" procedure; and specifying that "when the rule conflicts with the supplementary rules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These amendments reflect the purpose of furthe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cedure while ensuring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are conducive to the efficiency of domain name disputes. The revised new rules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vision and perfection of the relevant procedural rules of domain name dispute settlement in China.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7.1;D9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启忠;;法律正义与法律价值之关系辨正[J];河北法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晓红;;互联网环境下的国际民商事管辖权[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2 李军;陈敏;;网络犯罪的类型、特点及其防控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2期
3 谢新洲;王靖华;;美国政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管理及其启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李恩情;周莹;;网络证据保全有效性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欲晓;;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的研究对象和目标[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卢尧;;计算机与网络犯罪含义的法律视角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吕炳斌;;“仲裁机构所在地”、“仲裁地”和“开庭地点”的界定和区分[J];北京仲裁;2009年02期
8 刘期安;;网上购物格式条款的问题与探讨[J];商业研究;2008年05期
9 董书萍;朱福娟;;电子格式合同的法律效力[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高云鹏;赵燕瑚;;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与著作权保护[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良友;;网上仲裁程序与正当程序[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瑛;企业信用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李静;国内政治与国家对外缔约行为[D];暨南大学;2007年
4 徐瑞鸿;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之民法保护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齐湘泉;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杨金丹;网络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7 汪梦;论网络诽谤的政府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拉萨;网络空间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娜;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郭冠斌;个人网上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杜方林;论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鑫;网络银行业务安全及其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骁;论“三网融合”与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吕岩;互联网域名争议及我国域名争议解决专有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帅发强;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周刚;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刘娥梅;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公丕祥;马克思心目中的法与自由之图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2 魏小萍;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话题——历史变迁后前东德学者的反思[J];哲学研究;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元成;;简易行政程序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许少波;;证据保全程序价值目标之透视[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栗明;;论民事诉讼程序效率之实现——基于六对关系的分析[J];管理观察;2008年20期
4 徐胜萍;;论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向简易程序的转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潘静波;;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法理基础[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龙文利;论程序公正的实现——兼论审判公开原则[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高辉;浅谈司法公正[J];延边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8 王梅;刘美琼;;浅议程序公正[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9 高辉;;坚持司法公正 树立法律权威[J];经纪人学报;2006年03期
10 唐海清;阮朝辉;杨正华;杨扬;;论程序公正与高校处分权的行使[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惠忠;;律师与程序公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黄廉熙;;论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公司法规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邬志辉;;农村学校撤并决策的程序公正问题探讨[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朱亚博;;如何从程序公正走向结果公正[A];七省市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朱小平;马元驹;;会计公正理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杨鸿台;;论社会程序公正与社会实体公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7 萧伯符;彭君;;程序理念与司法公正[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8 万锋;;董必武法律思想与司法公正[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9 王立志;;学习研究董老司法公正效率权威观的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李萍;;浅谈草原行政执法中应贯彻的理念[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前红;司法公正的前提是程序公正[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晏向华;我更看重程序公正[N];检察日报;2002年
3 赵小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N];人民日报;2003年
4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黄旭敏[N];中国石油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影;我们参与了公务员招考面试[N];河南日报;2007年
6 周 琪(四川);建设部《指导意见》凸显程序公正[N];经理日报;2004年
7 吴忠民;论社会公正中的程序公正[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修霄云;以程序公正促结果公正[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9 周汉华/演讲;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N];经济观察报;2005年
10 石维斌;程序公正与司法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长林;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韩勇;体育纪律处罚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张曙;刑事司法公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宋平;医患纠纷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杜宝庆;刑事审判价值论[D];重庆大学;2008年
6 方学梅;基于情绪的公正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魏海燕;研发人员工作动力行为的探索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朱颖;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统一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侍东波;程序参与及其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范培根;刑事再审程序之改进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焦翠霞;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孙红霞;量刑建议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宁红玲;律师辩护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启南;论当代中国司法公正的实现[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王大纲;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7 魏忠慧;刑事审判简易程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武春玲;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理性检思及完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刘翠芳;我国刑事赔偿程序的检讨与重构[D];安徽大学;2006年
10 李想;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2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1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