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整合
本文选题:联合国人权机制 切入点:宪章机制 出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07期
【摘要】:联合国人权机制对于制定和实施国际人权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受到政治化、资源匮乏和制度设计缺陷等问题的困扰。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整合是完善该机制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人权主流化和通过多边合作强化国际人权监督的思想。联合国每个人权机制内部、机制间以及对机制外部的人权资源的整合,在加强整个人权机制监督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一致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也对各国实践带来了挑战。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整合弥补了该机制原有的监督空白,将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全面纳入了国际监督体系。它通过强化机制间的合作,不仅使联合国人权机制内部的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和有效利用,而且增强了整个机制对于一国人权问题的聚焦能力以及实施力度。此外,整合趋势在强化联合国人权机制与其他国际和国内组织合作的同时,还增强了该机制对于人权监督的全面性和多元化。对此,各国需要重视联合国人权机制的这一发展变化,通过加大对联合国人权公约以及监督机制的接受程度,切实提高国内人权状况和对国际人权建议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与该机制的全面合作,从而促进国际人权保障。
[Abstract]: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mechanis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but also suffer from politicization, lack of resources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deficiencies.The integ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mechanis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erfect the mechanism, which embodies the idea of human rights mainstreaming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onitoring through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rights resources within, among and outside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mechanisms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 integrity, integrity, coordination, consistency and continuity of the human rights mechanisms, but also challenges the practice of various countries.The integ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mechanism has filled the existing monitoring gap of the mechanism and integrated the human rights situation of all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onitoring system.By strengthening inter-mechanism cooperation, it not only reconfigures and effectively utilizes resources within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machinery, but also strengthens the focu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ire mechanism on human rights issues in a country.In addition,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mechanism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organizations, but also enhances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 pluralism of human rights monitoring by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mechanisms.In this regard, State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is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mechanisms and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domestic human rights situ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ecommendations by increasing their acceptance of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nventions and monitoring mechanisms,Further strengthen full cooperation with the mechanism, thereby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guarantee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分类号】:D813.2;D99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碧爽;;试论和谐环境下的人权发展问题[J];传承;2007年07期
2 韩经超;;国家政治公正视角下的人权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刘杰;;中国参与推动世界人权发展的实践和模式[J];人权;2010年01期
4 赵中秋;;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权发展的作用[J];才智;2011年26期
5 刘杰;;转型视角下中国人权发展的十年轨迹[J];人权;2012年06期
6 廖作斌;略论社会主义人权的质与量[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7 ;一次成功的多边人权对话——“东方文化与人权发展”国际研讨会侧记[J];人权;2002年06期
8 刘先江;我国人权保障的历史考察[J];领导文萃;2004年06期
9 云翔;全国人大代表徐显明谈中国人权发展的五大变化[J];人权;2005年02期
10 黎尔平;;中国非政府人权组织面临的问题与出路[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石文龙;;中国人权发展60年的轨迹与趋势——以30年为研究单位的整体分析[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严燕子;;邓小平人权思想探析[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肖健明;;论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的改革[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4 孙强;;人权现代性刍议[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陈志尚;;科学发展观与人权建设[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 陈士球;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 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N];光明日报;2013年
2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 李云龙;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路径[N];光明日报;2013年
3 金如意;社会主义更讲人权[N];兵团日报(汉);2004年
4 董云虎;努力形成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文化[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吴恩远;文明多样性与人权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 罗豪才;通过科学发展提升人权保障水平[N];人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汪嘉波;专家学者研讨“科学发展观与人权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8 叶小文;人权建设的新起点[N];人民政协报;2012年
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蔡名照;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N];人民日报;2014年
10 ;什么是人权[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仕菊;欧洲人权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博;欧盟对外人权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凯;人权保护与国家人权机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亦舒;比较视域下的水人权认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3 苏平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徐晓楠;中国公民基本人权保障研究(1991-2009)[D];扬州大学;2010年
5 肖霖;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人权发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6 刘源源;人权保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郑州大学;2006年
7 吴培培;我国国家人权机构设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苏敏;拉丁美洲地区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9 吴龙胜;人权全球化与中国人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彭丹丹;社会发展的人权尺度初探[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6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0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