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法律地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5 14:4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海运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所占比列越来越重,实际上成为国际货物运输最主要的方式。而规定国际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最新的也是1978年的《汉堡规则》。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鹿特丹规则》应运而生。于是在1999年,国际海事委员会接受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委托,专门成立了运输法分委会对此进行研究,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第六十三届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定名为《鹿特丹规则》。2009年9月23日,已有15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并在之后又取得了其他5个国家的签约。该公约对比之前两个公约有许多创新之处,海运履约方是其中一处。这一概念的提出,将装卸两港的装卸公司、仓储公司以及港内运输等履行或承诺履行承运人责任的人包括进来,使其也可以享受承运人的责任限制、免责等权利和抗辩,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澄清复杂的国际海上运输法律关系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海运履约方的渊源、定义、范围等基本知识入手,讨论海运履约方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其次,主要探讨海运履约方的法律地位问题,包括海运履约方的权利、义务、责任等问题。最后,结合《鹿特丹规则》中有关海运履约方的规定,提出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反思及建议。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proportion of sea transportation in 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eavy, in fact, i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way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transportation.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gov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is the Hamburg rules of 1978. In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Rotterdam Rule came into being. Thus, in 1999,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mmission accepted the mandate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The United Nations, at its 63 session, on 11 December 2008, adopted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wholly or partly by Sea, known as the Rotterdam rules. 23 September 2009, Fifteen countries have signed the Convention, and five others have since signed it. The Convention contrasts with many innovations in the previous two conventions, among which maritime performing parties are one. This concept is proposed to include persons who perform or undertake to perform the carrier's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loading and unloading companies, warehousing companies and in-port transport, so that they may also enjoy the carrier's rights and defences, such as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exemption from liability, etc.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responsible subject and clarify the complex legal relationship 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transpor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itime performing party and related concepts is discussed from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origin,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maritime performing party. Secondly,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legal status of maritime performing parties, including the rights,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maritime performing parties.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Rotterdam rules about maritime performing parti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6.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人民功臣[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13期

2 王威;关正义;;《鹿特丹规则》背景下《东盟多式联运框架协议》问题研究——与中国海运立法比较[J];东南亚纵横;2011年05期

3 吕鸣;;论国际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以《鹿特丹规则》“上岸”为背景[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9期

4 张元;;《鹿特丹规则》下适航义务的变化[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5 冷柏军;姚新超;;《鹿特丹规则》下承运人责任与义务的变化及其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锋;;抓住香港回归机遇 促进江苏海运业发展[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朱筠;;物流——现代海运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郑锵;;关注福建海运建设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4 ;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交通行业管理问题的重要指示[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5 郑锵;;以项目带发展 推进福建海运强省的建设[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郑锵;;银企联手,,促进福建海运规模发展[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金永灿;;离江入海 打造龙江船员发展平台[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8 韩剑波;李作良;;金融危机中应加大我省内河水运建设融资力度[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9 ;中国钢铁业波动对全球散货航运市场举足轻重[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10 梁超雄;;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航海类专业学生素质[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长新 孔令成;温州海运业“抵御寒潮”各显神通[N];中国水运报;2008年

2 郎楷淳 编译;索马里海盗猖獗 海运业在危机中惨淡经营[N];中国财经报;2008年

3 郭春菊;东非地区海运业面临挑战[N];中国水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管颢生;海运业苦觅生机[N];南通日报;2009年

5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 魏家福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副总裁 张国发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 常德传 长荣集团副总裁 谢志坚 日本株式会社会商船三井取缔役专务 武藤光一 美国港务局理事会总裁 尼可·斯拉梅克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赵沪湘;应势知变 共迎海运业春天[N];青岛日报;2009年

6 CBN特约记者 权香兰;两巨头“鼓励”退职 韩国海运业渴望政府救援[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高江虹;“复苏论”青岛激辩:海运业进入后危机时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贾远琨 曹玲 朱晓颖 律玫静 胡志强 张开文;直航一周年 两岸海运业发展迅猛[N];中国水运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覃羿彬;海运业“概念性”观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孜异 实习记者 叶桉速;海运业全面复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威;《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范厚明;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纳拉卡;海运中人为因素与新技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杜小军;日本战后海运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5 王杨X;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及其经济组织[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刘扬;《鹿特丹规则》之海运履约方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刘晓贤;论我国海运履约方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王沁;《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制度探析[D];外交学院;2011年

5 王磊;海运履约方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于跃;《鹿特丹规则》中海运履约方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张环;海运履约方制度在中国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于璇;海运履约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邢繁辉;海运业跨国经营对外投资理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10 曹旭军;海运业环境成本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24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124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0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