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际海上核污染法律制度的完善——以日本海上核污染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16 19:09
【摘要】:2011年3月日本强震诱发的核事故暴露出现有的国际环境法律制度的诸多不足,需要对其加以重新审视。如何处理全人类的安全和民族国家的主权之间的关系。对于国际法上不加禁止的活动,是否产生国家责任。国际民事赔偿责任的免责理由是否是绝对的。本文在梳理和分析相关国际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完善国际海上核污染法律制度的政策思路。
[Abstract]:The nuclear accident induced by the strong earthquake in Japan in March 2011 exposed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which need to be re-examined.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urity of all mankind and the sovereignty of nation-state. Whether State responsibility arises for activities not prohibited by international law. Whether the exemption grounds for international civil liability are absolute.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ideas of per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nuclear pollution legal system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西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SWU07102)资助
【分类号】:D996.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建凯;高虹;陈彬;;试论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2 葛勇平;;香港国际法主体地位及其缔约权限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法研究;2007年05期

3 王军,黎鹏;发展中国家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劣势地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9期

4 杨成铭;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及其最新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潘永;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与我国反倾销立法[J];商业研究;2004年18期

6 文伯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熊晶;国际河流管理和内河流域管理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8 陈德敏,于彦梅;资源全球化对我国资源安全的冲击及其法律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9 赵劲松;;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国际组织责任法的编纂[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李爱年,陈凌;WTO体制下的贸易与环境问题[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武亦文;;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及立法选择[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谢军安;蒋北辰;;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发展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龙如银;;江苏省发展洁净煤技术的政策建议[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4 王智;陈红梅;;生物多样性国际保护中存在的权利冲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5 秦天宝;;论国际环境法的特点[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法基础[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李庆明;;美国对人管辖权的行使与限制的实证分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8 崔晓静;;欧盟能源税指令及其对我国的借鉴[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9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朱永安;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东平;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刘利民;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赵爱军;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杨彩霞;刑法空间效力论[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陈焱光;公民权利救济论[D];武汉大学;2005年

9 凌慧明;中国加入WTO后法律服务及其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龚向前;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蔚;论IMF与东亚受援国家主权之关系[D];暨南大学;2000年

2 夏玲;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无害化技术的非商业性转让[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3 党晓红;WTO协定在国内的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陈浏;国际技术贸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D];福州大学;2002年

5 杜立云;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南北冲突及协调[D];暨南大学;2002年

6 任志强;《联合国宪章》第八章之区域办法在集体安全制度中之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张志兵;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思考[D];湘潭大学;2002年

8 余伟京;论建立解决环境冲突的公众参与机制[D];福州大学;2003年

9 蒋柳萍;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功文;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灿铃;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2 牛建平;;试论环境犯罪的国际化趋势——兼论环境犯罪的国家责任[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戚学龙;;论跨界船舶油污损害的国家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4 朱圣会;;浅论国家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5 任虎;张颖;;文化财产的国际保护及国家责任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钭晓东;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对传统国家责任的挑战[J];现代法学;2004年01期

7 夏清瑕;发展权视野下发展问题探讨[J];河北法学;2005年10期

8 雷缪蕊;;域外私人行为的国家责任[J];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9 韩文江;;日本政府对侵华日军细菌战承担国家责任的法律依据新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10 聂建强;;跨国界污染的国家责任[J];法学杂志;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南海燕;;禁止性补贴对WTO发展中成员方的影响——以国家责任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2 宋杰;;WTO内“潜在利益”的保护:一种新贸易干涉工具?──基于国家责任援引机制的观察与评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3 牛建平;张爱军;;试论环境犯罪的国际化趋势——兼论环境犯罪的国家责任[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4 周清华;杨雷;;论WTO框架下国际投资领域的国家责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5 周清华;杨雷;;论WTO框架下国际投资领域的国家责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6 董箫;;拒绝司法与一国的国家责任[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李晓静;;论跨境环境损害的损失分担制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健;;论国际合作原则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拓展[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丛雪莲;;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10 钱晓萍;;论“政府犯罪”——国家不法行为体系中一个被忽视的环节[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翰灵;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法律依据充分[N];法制日报;2005年

2 李珂;WTO义务下国家责任概观[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孙萌;美在虐囚事件中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责任[N];法制日报;2004年

4 上海师范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石文龙;中国责任论:国际法上的有限和有选择[N];法制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陈宜飚 ;审判萨达姆的国际法之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本报记者 山风;国际法学研究三十年回眸[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李安民;“海洋国土”提法之我见[N];中国海洋报;2005年

8 刘敬东;国际法:战火不能践踏的准则[N];法制日报;2003年

9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锋;国际法院裁决刚乌争端[N];人民日报;2005年

10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王群;和谐世界理念和国际法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灿铃;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赵建文;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袁发强;宪法对冲突法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牟文富;论核不扩散条约下的国家责任[D];复旦大学;2009年

7 周丽瑛;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的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万霞;外交保护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9 李红;国际组织的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顾婷;国际公法视域下的WTO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旭光;国际性金融损害的国家责任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文涛;反恐国家责任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何召壮;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看跨国核污染的国家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张伟;论国际损害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5 李心航;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爽;论国家责任法上反措施的条件与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凌芳;污染转嫁国际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李进;论国家责任构成[D];青岛大学;2006年

9 彭守民;跨界海洋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10 崔铮;军事干涉与国际法基本原则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86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186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