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日钓鱼岛争端之解决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7 00:46
  钓鱼岛列屿系中国先民所最早发现并加以先占,且根据“中国世界秩序”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领土观,当然为中国固有领土。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割占了该列屿,并声称为其合法领土而强行占领至今,使该列屿问题成为中日双方严重的领土争端。本文拟从国际法角度论证中国对于钓鱼岛列屿之无可置疑的主权,并探讨对中国来说最佳且可行的解决方式。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序言、正文和结论。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其主要内容概要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钓鱼岛列屿的环境、价值以及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第二章陈述了中日双方对于钓鱼岛列屿之主权主张的依据以及该争端的症结所在;第三章首先概述了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方式之流变,继而通过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规则,包括发现、先占、割让与所谓的时效等,充分论证了中国对于钓鱼岛列屿之无可置疑的合法主权;第四章通过对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了对于中国来说最佳且可行的争端解决方式。通过以上研究,作者得出以下结论:在实体上,中国对于钓鱼岛列屿拥有充分、合法、无可置疑的主权;而在目前状况下,应切实加强对钓鱼岛列屿的控制。在程序上,对于中国来说,外交方式是“相对可行而不可...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钓鱼岛列屿的环境、价值及争端的由来
    第一节 钓鱼岛列屿的地理与地质环境
    第二节 钓鱼岛列屿的价值
    第三节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第二章 中日双方主权主张的依据及争端的症结
    第一节 中日双方主权主张的依据
        一、中方主权主张的依据
        二、日方主权主张的依据
    第二节 争端的症结
第三章 从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原理论钓鱼岛列屿的主权归属
    第一节 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方式之嬗变
    第二节 钓鱼岛列屿的发现
    第三节 钓鱼岛列屿的先占取得
        一、中国的“先占”
        二、日本的所谓“先占”
    第四节 日本的“割让”
    第五节 所谓“时效”与“持续、和平地展示国家权威”
        一、时效并非一种合法的领土取得方式
        二、日本未满足时效的构成要件
    第六节 毗邻性原则
    第七节 琉球地位未定论——日本不能以对琉球的领有为依据主张对钓鱼岛列屿的主权
    第八节 关键日期问题
    第九节 时际法问题
第四章 中日钓鱼岛争端之解决的可行性研究
    第一节 中日钓鱼岛争端之解决的可行方式对比研究
        一、武力解决方式
        二、和平解决方式
        三、中日钓鱼岛争端之解决的可能性结局
    第二节 中日钓鱼岛争端与东海大陆架划界之解决的关系
        一、捆绑式解决
        二、分体解决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参与国际司法的困阻与对策分析[J]. 苏晓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2]中国周边大陆架的划界方法与问题[J]. 傅崐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3]大国为什么不喜欢国际司法[J]. 苏晓宏.  法学. 2003(11)
[4]联合国关于非殖民化的机制与实践[J]. 王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1(06)
[5]从国际法论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前景[J]. 吴辉.  国际论坛. 2000(04)



本文编号:2981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81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