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关联互构

发布时间:2021-01-17 17:26
  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不仅在形式上有直接勾连,而且在实质上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依照语言学人权能指与人权所指这对范畴,揭示出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之间的繁复交织的逻辑关联。人权概念向人权话语转换,通过组合型模型和聚合型模型进行互构,前者由人权概念的分解与推演,并进行简单组合构成;后者则有赖于对同种类型、同种性质的人权概念展开进一步的诠释,两者应当被平衡使用。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转换机制应考察两者在具体社会中发生的变迁,并从中寻找语境中的历史线索。在中国语境中,人权话语的言说格局表现为官方主导、学界论证的二元主体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权话语权,重构一种相辅相成、互动平衡的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关联机制成为必要。 

【文章来源】:政法论坛. 2020,3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关联论: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内在勾连
    (一)人权概念的生成理路
    (二)人权话语的多重形态
    (三)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逻辑关联
二、构造论: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双轴转换
    (一)组合轴转换模型
    (二)聚合轴转换模型
    (三)双重模型的互动平衡
三、语境论: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本土模式
    (一)人权话语转换的静态格局
    (二)人权话语转换的历史线索
    (三)本土化模式的构造局限
四、重构论: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互构机制
    (一)理想言说模式的系统论方案
    (二)官方人权话语表达的双重反思
    (三)人权概念阐释的范式转换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亮点与创新[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20(04)
[2]数字时代的人权保护境遇及其应对[J]. 马长山.  求是学刊. 2020(04)
[3]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研究范式的演进[J]. 刘志强,林栋.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0(02)
[4]生命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及其平衡[J]. 韩大元.  人权. 2020(03)
[5]论环境权的性质[J]. 杨朝霞.  中国法学. 2020(02)
[6]人权概念和人权思想的中国话语阐释[J]. 吕怡维.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7]在科学性与实践性之间——论法理学的学科定位与性质[J]. 泮伟江.  法学家. 2019(06)
[8]新中国70年人权研究历程及理论面向[J]. 刘鹏.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5)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话语体系的三个维度[J]. 汪习根,陈亦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10]宪法的社会学启蒙——论作为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结构耦合的宪法[J]. 泮伟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本文编号:2983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83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b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