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规则》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07:44
2009年联合国《全部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下文简称《鹿特丹规则》)是一个以海上运输为核心环节并覆盖“门到门”运输内容全面的国际运输法方面的国际条约。《鹿特丹规则》的制定目标在于统一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并为海运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由于调整范围的扩大,使得《鹿特丹规则》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运输公约在适用上产生冲突。为保证其适应性,公约采取了较为灵活的调整模式,有效的避免了冲突的发生;在公约的加入与保留问题上,《鹿特丹规则》作出了较为强硬的规定,这有利于实现公约统一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目标;此外,《鹿特丹规则》专门就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和多法域国家加入公约的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为解决公约在以上两类成员中的生效及适用问题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安排。《鹿特丹规则》完善了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尽管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国际海事公约对海运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再次平衡。但不可否认的是,公约在对海运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进行全面调整的同时,更注重了其权利义务的对称性和对应性。因此,《鹿特丹规则》不仅仅是简单平衡了海运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而是对承托双方法律制度的一种完善。与此同时,为解决海运实...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鹿特丹规则》的适用
第一节 《鹿特丹规则》的适用范围与适用效力
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实践的新变化与公约的出台
二、《鹿特丹规则》的适用范围
三、《鹿特丹规则》的适应性
第二节《鹿特丹规则》的加入与保留
一、区域组织与《鹿特丹规则》
二、多法域国家与《鹿特丹规则》
三、《鹿特丹规则》与条约保留制度
第三节《鹿特丹规则》与其他公约的适用冲突
一、《鹿特丹规则》与其他运输方式货物运输国际公约适用的冲突
二、与以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之间的冲突及调整
三、《鹿特丹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小结
第二章《鹿特丹规则》对承托双方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以往海运规则单向性与不对称性
一、《海牙规则》的单向定位模式
二、《海牙-维斯比规则》的惯性
三、《汉堡规则》》的方向变化与不足
第二节《鹿特丹规则》的全面性和对称性
一、《鹿特丹规则》的全面性
二、《鹿特丹规则》的对称性
第三节《鹿特丹规则》的适应性
一、现代海上货物运输实践对立法的新需求
二、《鹿特丹规则》适应性的具体表现
小结
第三章 货物控制权制度与识别制度
第一节 货物控制权制度
一、海上货物控制权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货物控制权的法律属性分析
三、控制权在《鹿特丹规则》下的实际运用分析
第二节 识别制度
一、关于识别制度
二、承运人以及货物控制方的识别问题
三、统一识别制度的意义及其仍然存在的问题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的应对措施
第一节《鹿特丹规则》对我国立法的影响
第二节《鹿特丹规则》对我国海事司法实践的影响
第三节 加入的考量
一、公约的生效前景
二、中国加入《鹿特丹规则》的利益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鹿特丹规则》的构建[J]. 凯特.兰纳.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9(04)
[2]《鹿特丹规则》的评价与展望[J]. 司玉琢.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9(Z1)
[3]解读“无单放货”最新司法解释[J]. 王钧.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9(Z1)
[4]试论UNCITRAL运输法公约中的海运履约方制度[J]. 闻银玲.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5]FOB条件下卖方风险问题研究——以托运人制度为视角[J]. 马得懿. 法商研究. 2008(04)
[6]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的变革看船货双方利益的博弈[J]. 郭萍,朱珂.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7]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权利转让问题研究——以UNCITRAL《运输法公约(草案)》为视角[J]. 姚莹. 当代法学. 2008(03)
[8]无船承运人与货运代理人之辨识[J]. 曲涛.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7(00)
[9]对货物控制权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的解读[J]. 傅廷中.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8(00)
[10]国际海运立法中分化与协调的百年变奏——以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为视角[J]. 傅廷中,杨俊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5)
本文编号:3111070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鹿特丹规则》的适用
第一节 《鹿特丹规则》的适用范围与适用效力
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实践的新变化与公约的出台
二、《鹿特丹规则》的适用范围
三、《鹿特丹规则》的适应性
第二节《鹿特丹规则》的加入与保留
一、区域组织与《鹿特丹规则》
二、多法域国家与《鹿特丹规则》
三、《鹿特丹规则》与条约保留制度
第三节《鹿特丹规则》与其他公约的适用冲突
一、《鹿特丹规则》与其他运输方式货物运输国际公约适用的冲突
二、与以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之间的冲突及调整
三、《鹿特丹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小结
第二章《鹿特丹规则》对承托双方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以往海运规则单向性与不对称性
一、《海牙规则》的单向定位模式
二、《海牙-维斯比规则》的惯性
三、《汉堡规则》》的方向变化与不足
第二节《鹿特丹规则》的全面性和对称性
一、《鹿特丹规则》的全面性
二、《鹿特丹规则》的对称性
第三节《鹿特丹规则》的适应性
一、现代海上货物运输实践对立法的新需求
二、《鹿特丹规则》适应性的具体表现
小结
第三章 货物控制权制度与识别制度
第一节 货物控制权制度
一、海上货物控制权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货物控制权的法律属性分析
三、控制权在《鹿特丹规则》下的实际运用分析
第二节 识别制度
一、关于识别制度
二、承运人以及货物控制方的识别问题
三、统一识别制度的意义及其仍然存在的问题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的应对措施
第一节《鹿特丹规则》对我国立法的影响
第二节《鹿特丹规则》对我国海事司法实践的影响
第三节 加入的考量
一、公约的生效前景
二、中国加入《鹿特丹规则》的利益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鹿特丹规则》的构建[J]. 凯特.兰纳.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9(04)
[2]《鹿特丹规则》的评价与展望[J]. 司玉琢.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9(Z1)
[3]解读“无单放货”最新司法解释[J]. 王钧.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9(Z1)
[4]试论UNCITRAL运输法公约中的海运履约方制度[J]. 闻银玲.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5]FOB条件下卖方风险问题研究——以托运人制度为视角[J]. 马得懿. 法商研究. 2008(04)
[6]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的变革看船货双方利益的博弈[J]. 郭萍,朱珂.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7]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权利转让问题研究——以UNCITRAL《运输法公约(草案)》为视角[J]. 姚莹. 当代法学. 2008(03)
[8]无船承运人与货运代理人之辨识[J]. 曲涛.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7(00)
[9]对货物控制权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的解读[J]. 傅廷中.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8(00)
[10]国际海运立法中分化与协调的百年变奏——以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为视角[J]. 傅廷中,杨俊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5)
本文编号:3111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1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