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1-04-02 20:01
首先界定了洗钱罪的概念、特征及其实行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洗钱罪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然后探讨了反洗钱的意义及其紧迫性,并追溯了国际反洗钱的立法发展状况。通过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与反洗钱相关内容的解读,提出公约主要是在加强金融机构监管、敦促各国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明确洗钱罪的犯罪构成以及“上游犯罪”的范围、建立健全罚没机制、理顺国内银行保密措施与反洗钱实践的配合关系以及完善资产的追回机制等方面为各国反洗钱斗争提供了支持,事前预防与事后惩罚并重。对公约的研究为我国反洗钱的相关立法实践提供了基础。从立法沿革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反洗钱法律工作的现状。首先介绍了我国反洗钱立法的发展历程,并概述了我国现行的《刑法》与《反洗钱法》相结合的反洗钱法律框架。对我国反洗钱司法实践的分析主要是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进行的,通过对国内反洗钱第一案的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国反洗钱的刑事立法及其配套规定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我国刑法对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对象范围的规定过于狭窄、主观要件认定要求过高、行为方式过于单一、对洗钱罪的刑事处罚力度不够以及其他诉讼程序方面的措施缺位等,这些不足都对我国的...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洗钱与反洗钱概述
2.1 概述
2.1.1 洗钱的概念及特征
2.1.2 洗钱的方法与手段
2.1.3 反洗钱的意义
2.2 联合国有关反洗钱的公约概述
2.2.1 1988 年《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
2.2.2 1999 年《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2.2.3 2000 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2.2.4 2003 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第3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解读
3.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14 条规定的解读
3.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23 条规定的解读
3.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31 条规定的解读
3.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40 条规定的解读
3.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5章规定的解读
第4章 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现状及实践分析
4.1 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历史演变
4.2 当前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概述
4.2.1 我国刑法关于洗钱罪的规定内容
4.2.2 我国刑诉法关于洗钱犯罪追诉的规定
4.2.3 我国《反洗钱法》关于洗钱的规定
4.3 当前我国反洗钱刑事实践分析
4.3.1 我国洗钱犯罪现状考察
4.3.2 我国刑事反洗钱的司法困境——从我国洗钱犯罪第一案谈起
第5章 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差距
5.1 刑法视域内反洗钱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差距
5.1.1 洗钱罪上游犯罪方面
5.1.2 洗钱罪的行为方面
5.1.3 洗钱罪的主观方面
5.1.4 洗钱罪的主体方面
5.1.5 洗钱罪的客体方面
5.2 刑诉视域内反洗钱实践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差距
5.2.1 管辖确定方面
5.2.2 刑事侦查方面
5.2.3 证人保护方面
5.2.4 引渡程序方面
5.2.5 资产追回机制方面
5.3 我国《反洗钱法》仍存在的问题
第6章 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完善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设想..
6.1 刑法视域内完善洗钱罪立法的设想
6.1.1 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6.1.2 增加洗钱罪的行为方式
6.1.3 拓展洗钱罪的主体规定
6.1.4 放宽洗钱罪的主观要件
6.1.5 明晰洗钱罪的量刑倾向
6.2 刑诉视域内完善洗钱罪立法的设想
6.2.1 厘定洗钱罪的管辖分工
6.2.2 丰富洗钱罪的侦查手段
6.2.3 强化洗钱罪的证人保护
6.2.4 理性设定反洗钱引渡程序
6.2.5 健全反洗钱资产追回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制定《反洗钱法》的必要性及其立法模式探究[J]. 赵金成. 北方论丛. 2006(06)
[2]《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洗钱立法的完善[J]. 刘耀彬. 行政与法. 2006(10)
[3]打击洗钱犯罪的难点分析及对策[J]. 王鑫.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01)
[4]《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洗钱立法的完善[J]. 丁成耀,冯寿波. 法学. 2006(01)
[5]反跨国洗钱犯罪法制的分析与完善[J]. 李川,解永照.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6]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我国洗钱罪的立法趋势[J]. 彭凤莲. 法学评论. 2006(01)
[7]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建立我国的刑事缺席追诉制度[J]. 王圣扬.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06)
[8]论我国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完善[J]. 刘宪权,吴允锋. 政治与法律. 2005(06)
[9]构建缺席审判外逃贪官制度探析[J]. 刘根菊,李秀娟. 人民检察. 2005(16)
[10]洗钱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 贾宇,舒洪水.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05)
本文编号:3115873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洗钱与反洗钱概述
2.1 概述
2.1.1 洗钱的概念及特征
2.1.2 洗钱的方法与手段
2.1.3 反洗钱的意义
2.2 联合国有关反洗钱的公约概述
2.2.1 1988 年《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
2.2.2 1999 年《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2.2.3 2000 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2.2.4 2003 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第3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解读
3.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14 条规定的解读
3.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23 条规定的解读
3.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31 条规定的解读
3.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40 条规定的解读
3.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5章规定的解读
第4章 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现状及实践分析
4.1 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历史演变
4.2 当前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概述
4.2.1 我国刑法关于洗钱罪的规定内容
4.2.2 我国刑诉法关于洗钱犯罪追诉的规定
4.2.3 我国《反洗钱法》关于洗钱的规定
4.3 当前我国反洗钱刑事实践分析
4.3.1 我国洗钱犯罪现状考察
4.3.2 我国刑事反洗钱的司法困境——从我国洗钱犯罪第一案谈起
第5章 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差距
5.1 刑法视域内反洗钱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差距
5.1.1 洗钱罪上游犯罪方面
5.1.2 洗钱罪的行为方面
5.1.3 洗钱罪的主观方面
5.1.4 洗钱罪的主体方面
5.1.5 洗钱罪的客体方面
5.2 刑诉视域内反洗钱实践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差距
5.2.1 管辖确定方面
5.2.2 刑事侦查方面
5.2.3 证人保护方面
5.2.4 引渡程序方面
5.2.5 资产追回机制方面
5.3 我国《反洗钱法》仍存在的问题
第6章 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完善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设想..
6.1 刑法视域内完善洗钱罪立法的设想
6.1.1 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6.1.2 增加洗钱罪的行为方式
6.1.3 拓展洗钱罪的主体规定
6.1.4 放宽洗钱罪的主观要件
6.1.5 明晰洗钱罪的量刑倾向
6.2 刑诉视域内完善洗钱罪立法的设想
6.2.1 厘定洗钱罪的管辖分工
6.2.2 丰富洗钱罪的侦查手段
6.2.3 强化洗钱罪的证人保护
6.2.4 理性设定反洗钱引渡程序
6.2.5 健全反洗钱资产追回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制定《反洗钱法》的必要性及其立法模式探究[J]. 赵金成. 北方论丛. 2006(06)
[2]《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洗钱立法的完善[J]. 刘耀彬. 行政与法. 2006(10)
[3]打击洗钱犯罪的难点分析及对策[J]. 王鑫.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01)
[4]《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洗钱立法的完善[J]. 丁成耀,冯寿波. 法学. 2006(01)
[5]反跨国洗钱犯罪法制的分析与完善[J]. 李川,解永照.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6]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我国洗钱罪的立法趋势[J]. 彭凤莲. 法学评论. 2006(01)
[7]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建立我国的刑事缺席追诉制度[J]. 王圣扬.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06)
[8]论我国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完善[J]. 刘宪权,吴允锋. 政治与法律. 2005(06)
[9]构建缺席审判外逃贪官制度探析[J]. 刘根菊,李秀娟. 人民检察. 2005(16)
[10]洗钱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 贾宇,舒洪水.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05)
本文编号:3115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1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