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在线仲裁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21:22
  本文以在线仲裁为研究主题,综合运用实证法、比较法、历史分析法,对在线仲裁的界定、电子仲裁协议的效力、在线仲裁地、在线仲裁庭审、在线仲裁裁决五个问题展开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现行仲裁制度的不足,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全文分为前言、正文6章、结论三部分,将近8万字。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分析了在线仲裁的定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传统仲裁制度的冲击和挑战。其中,在线仲裁对传统仲裁制度的冲击和挑战也即本文第二章至第五章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为电子仲裁协议的效力,主要探讨了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的效力、网络环境下当事人的行为能力、电子代理人的缔约能力、电子错误、电子格式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第三章为在线仲裁地,主要论述了在线仲裁地缘何落空及如何填补。尽管采用仲裁“非当地化”理论即可使在线仲裁彻底摆脱仲裁地的束缚,但这一方案目前并不可行。各国应顺应仲裁地意念化趋势,借助仲裁本座解决在线仲裁地问题。第四章为在线仲裁庭审,主要分析了电子证据和正当程序两大问题。本章首先阐述了赋予电子证据以证据资格的必要性,并提出确定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具体标准。其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剖析了在线仲裁与正当程序的关系...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在线仲裁的界定
        一、在线仲裁的定义
        二、在线仲裁的特征
    第二节 在线仲裁的产生和发展
        一、在线仲裁的产生
        二、在线仲裁的发展
    第三节 在线仲裁对传统仲裁制度的冲击和挑战
        一、电子仲裁协议有效性
        二、在线仲裁地
        三、在线仲裁庭审
        四、在线仲裁裁决
第二章 电子仲裁协议的有效性
    第一节 电子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
        一、书面要求
        二、签署
    第二节 电子仲裁协议的实质有效性
        一、电子仲裁协议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二、电子代理人
        三、电子格式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第三章 在线仲裁地
    第一节 传统仲裁中仲裁地的确定及其意义
        一、确定仲裁地的方法
        二、确定仲裁地的意义
    第二节 在线仲裁地的落空及补充
        一、在线仲裁地的落空
        二、在线仲裁地落空的填补
第四章 在线仲裁庭审
    第一节 在线仲裁庭审的正当程序要求
        一、宏观层面的正当程序要求
        二、微观层面的正当程序要求
    第二节 在线仲裁审理中的证据
        一、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及证明力
        二、证据的在线提交及质证
第五章 在线仲裁裁决
    第一节 在线仲裁裁决的书面形式及签署
        一、在线仲裁裁决的书面形式
        二、在线仲裁裁决的签署
    第二节 在线仲裁裁决的国籍
        一、在线仲裁裁决国籍的确定
        二、在线仲裁裁决国籍的意义
    第三节 在线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一、承认与执行在线仲裁裁决的法律依据
        二、《纽约公约》与在线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第四节 在线裁决的新型执行方式——自治执行
        一、在线裁决自治执行
        二、自治执行的几种方式
第六章 在线仲裁与我国仲裁制度
    第一节 我国现行仲裁制度对在线仲裁的回应
        一、电子仲裁协议
        二、在线仲裁地
        三、在线仲裁审理
        四、在线仲裁裁决
    第二节 我国在线仲裁制度的构建
        一、《仲裁法》应作补充和完善
        二、配套立法应建立、健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合同及其主体资格的认定[J]. 段晓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2]商事仲裁在法价值意义上的探讨[J]. 李佳勋.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5(06)
[3]关于电子证据可采性与证明力的若干问题探讨[J]. 姚太明.  审计研究. 2005(01)
[4]网络时代合同法的最新发展[J]. 齐爱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5]网上仲裁的若干法律问题及对策探讨[J]. 朱志晟.  科技与法律. 2004(03)
[6]论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问题[J]. 寇丽.  政法论坛. 2004(04)
[7]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研究[J]. 王金兰.  河北法学. 2004(07)
[8]政府主导的国际习惯法——论网络仲裁和网络法[J]. 李志贵,朱成哲.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9]论《纽约公约》与仲裁协议的形式[J]. 黄亚英.  法学杂志. 2004(02)
[10]电子代理人法律问题探析[J]. 郑娟,赵岩林.  政法论丛. 2004(01)

博士论文
[1]网上仲裁法律问题研究[D]. 李虎.中国政法大学 2004
[2]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 寇丽.中国政法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网上仲裁初探[D]. 张瑾.中国政法大学 2004
[2]电子证据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赵利杰.中国政法大学 2004
[3]论电子合同的“书面”形式[D]. 姜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4
[4]论电子证据的认定问题[D]. 张铁伟.中国政法大学 2004
[5]网络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研究[D]. 陈运生.湖南师范大学 2003
[6]电子商务B2C中消费者保护法律研究[D]. 蒋长芸.上海海运学院 2002



本文编号:3431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31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