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03 02:46
TRIPS协议明确将地理标志作为其列举的知识产权八大组成部分之一,并专门在第三节中对其进行详细界定和法律保护。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履行WTO的《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是我国每个公民和组织应尽的法律义务。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沉淀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土特产品分布广,种类多,质量独特,许多与地理来源密切相关的土特产品驰名中外,地理标志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一项优势。但我国对地理标志保护的历史较短,保护机制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本文通过对地理标志基本概念的辨析,对以法国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商业标志法保护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等四种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设想,即以《商标法》为主,辅之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模式。并对现存的“保护地理标志两条跑道机制”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机制,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兴我国民族经济,提高我国入世参与国际...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地理标志及其特征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
(一) AIPPI的定义
(二) EU第2081/92号规则的定义
(三) TRIPS协议的定义
(四) 外国地理标志特别法的定义
(五) 我国法律法规对地理标志的定义
二、地理标志的特征
(一) 地理标志的内涵
(二) 地理标志的外延
(三) 地理标志的特征
(四) 地理标志与相邻概念的关系
三、地理标志的价值
(一) 地理标志的由来
(二) 地理标志的经济效果
(三) 地理标志对于消费者的保护
第二部分 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
一、法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历史沿革
(一) 《1905年8月1日法》
(二) 《关于原产地名称的1919年5月6日法》
(三) 《1925年洛克福奶酪保护法案》
(四) 《关于货源标记的1930年5月26日法》
(五) 《关于葡萄酒之受监控原产地名称的1935年7月30日法令》
(六) 《1955年11月28日法》
(七) 《1966年7月6日第66-482号法》
(八) 《1973年12月2日法》
(九) 《1990年7月2日法》
(十) 《1991年4月15日第911-368号法令》
(十一) 《关于消费者法典的1993年7月26日法》
(十二) 《关于确认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1994年1月3日第94-2号法》
二、法国地理标志的注册程序
三、法国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的形成理由及专门保护立法的特点
(一) 法国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的形成理由
(二) 法国地理标志保护立法的特点
四、地理标志专门法保护的优劣分析
第三部分 地理标志的商业标志法保护
一、德国《商标和其他标志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一) 地理标志的保护途径
(二) 地理标志的注册程序
二、地理标志商业标志法保护的特点
三、地理标志商业标志法保护优劣分析
第四部分 地理标志的商标法保护
一、美国地理标志保护概括
二、美国在 WTO地理标志新一轮国际谈判中的立场
三、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的特点
四、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的优劣分析
第五部分 地理标志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一、日本《防止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地理标志的解析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的特点
三、地理标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优劣分析
第六部分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模式选择
一、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历史考察
二、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制状况
(一) 我国地理标志的注册使用现状
(二) 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
(三) 商标法保护模式及其评析
(四)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专门法模式及其评析
三、立法模式的选择
(一) 立法成本和执法成本
(二) 国际条约中的中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四、相应制度环节设计与完善
(一) 修订、完善《商标法》及相关规定中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的规定
(二) 确定执法模式、明晰职责划分
(三)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理标志保护机构
(四) 商标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冲突的对策
(五) 加强对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地理标志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 白慧颖.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4)
[2]论我国地理标志的保护[J]. 程恪新.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3]地理标志保护方式之我见[J]. 田晓玲. 科技与法律. 2006(01)
[4]我国地理标志法律制度的完善[J]. 吕国强,吴登楼. 法学. 2006(01)
[5]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模式的探讨[J]. 于金葵.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 李北凌.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2)
[7]论侵犯地理标志权的法律救济[J]. 张成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8]论地理标志权之经济法属性[J]. 张辉. 法学论坛. 2005(01)
[9]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J]. 王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06)
[10]中法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之比较[J]. 芦琦. 法治论丛. 2004(02)
硕士论文
[1]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研究[D]. 李明星.武汉理工大学 2005
[2]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D]. 朱小玲.广西大学 2005
[3]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探讨[D]. 朱园.武汉大学 2005
[4]完善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魏佳.吉林大学 2005
[5]论我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模式[D]. 段春梅.吉林大学 2005
[6]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D]. 王启革.中国政法大学 2005
[7]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研究[D]. 刘涛.黑龙江大学 2004
[8]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D]. 黄海莺.四川大学 2004
[9]地理标志法基础理论研究[D]. 雷云.西南政法大学 2004
[10]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与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立法构想[D]. 王季.郑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65404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地理标志及其特征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
(一) AIPPI的定义
(二) EU第2081/92号规则的定义
(三) TRIPS协议的定义
(四) 外国地理标志特别法的定义
(五) 我国法律法规对地理标志的定义
二、地理标志的特征
(一) 地理标志的内涵
(二) 地理标志的外延
(三) 地理标志的特征
(四) 地理标志与相邻概念的关系
三、地理标志的价值
(一) 地理标志的由来
(二) 地理标志的经济效果
(三) 地理标志对于消费者的保护
第二部分 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
一、法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历史沿革
(一) 《1905年8月1日法》
(二) 《关于原产地名称的1919年5月6日法》
(三) 《1925年洛克福奶酪保护法案》
(四) 《关于货源标记的1930年5月26日法》
(五) 《关于葡萄酒之受监控原产地名称的1935年7月30日法令》
(六) 《1955年11月28日法》
(七) 《1966年7月6日第66-482号法》
(八) 《1973年12月2日法》
(九) 《1990年7月2日法》
(十) 《1991年4月15日第911-368号法令》
(十一) 《关于消费者法典的1993年7月26日法》
(十二) 《关于确认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1994年1月3日第94-2号法》
二、法国地理标志的注册程序
三、法国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的形成理由及专门保护立法的特点
(一) 法国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的形成理由
(二) 法国地理标志保护立法的特点
四、地理标志专门法保护的优劣分析
第三部分 地理标志的商业标志法保护
一、德国《商标和其他标志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一) 地理标志的保护途径
(二) 地理标志的注册程序
二、地理标志商业标志法保护的特点
三、地理标志商业标志法保护优劣分析
第四部分 地理标志的商标法保护
一、美国地理标志保护概括
二、美国在 WTO地理标志新一轮国际谈判中的立场
三、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的特点
四、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的优劣分析
第五部分 地理标志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一、日本《防止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地理标志的解析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的特点
三、地理标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优劣分析
第六部分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模式选择
一、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历史考察
二、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制状况
(一) 我国地理标志的注册使用现状
(二) 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
(三) 商标法保护模式及其评析
(四)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专门法模式及其评析
三、立法模式的选择
(一) 立法成本和执法成本
(二) 国际条约中的中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四、相应制度环节设计与完善
(一) 修订、完善《商标法》及相关规定中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的规定
(二) 确定执法模式、明晰职责划分
(三)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理标志保护机构
(四) 商标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冲突的对策
(五) 加强对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地理标志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 白慧颖.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4)
[2]论我国地理标志的保护[J]. 程恪新.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3]地理标志保护方式之我见[J]. 田晓玲. 科技与法律. 2006(01)
[4]我国地理标志法律制度的完善[J]. 吕国强,吴登楼. 法学. 2006(01)
[5]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模式的探讨[J]. 于金葵.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 李北凌.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2)
[7]论侵犯地理标志权的法律救济[J]. 张成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8]论地理标志权之经济法属性[J]. 张辉. 法学论坛. 2005(01)
[9]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J]. 王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06)
[10]中法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之比较[J]. 芦琦. 法治论丛. 2004(02)
硕士论文
[1]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研究[D]. 李明星.武汉理工大学 2005
[2]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D]. 朱小玲.广西大学 2005
[3]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探讨[D]. 朱园.武汉大学 2005
[4]完善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魏佳.吉林大学 2005
[5]论我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模式[D]. 段春梅.吉林大学 2005
[6]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D]. 王启革.中国政法大学 2005
[7]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研究[D]. 刘涛.黑龙江大学 2004
[8]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D]. 黄海莺.四川大学 2004
[9]地理标志法基础理论研究[D]. 雷云.西南政法大学 2004
[10]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与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立法构想[D]. 王季.郑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65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56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