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中的相互认可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04:1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制度的差异需要走向制度的趋同。相互认可机制为各国制度的多样性与全球制度的融合构筑了沟通的桥梁,从而成为加快全球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正确认识相互认可机制的重要地位,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和平、高效、共赢的全球化机制。本文对相互认可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剖析,除前言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论述了相互认可机制的基本原理,阐释了其概念、运行机理,并将之与国民待遇、协调化的全球化机制相比较,指出相互认可机制作为全球化的制度平台,为全球化开辟了第三条道路,成为加快全球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第二章考察了以欧共体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相互认可机制的起源与演变。欧共体为建立和完善内部市场,构筑了相互认可机制,推动了欧共体一体化进程。在欧共体模式的“连锁效应”下,其他区域组织也开始借鉴欧共体的经验。第三章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探讨了相互认可机制在欧共体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第一,欧共体内部市场的应用,主要体现为货物贸易领域、专业服务领域、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第二,对外贸易关系层面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与不同的国家签订相互认可协定。第四章转向以WT...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相互认可机制概论
第一节 相互认可机制的基本内涵
一、相互认可机制的概念
二、相互认可机制与国民待遇、协调化的互动
第二节 相互认可机制的运行机理
一、相互认可机制的行为主体
二、相互认可机制的适用范围
三、相互认可机制的构建
第三节 相互认可机制:全球化的制度平台
一、相互认可机制和全球化
二、相互认可机制:全球化的新动力
第二章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相互认可机制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欧共体区域一体化中相互认可机制的起源与演变
一、建立共同市场:孕育相互认可机制的土壤
二、单一市场计划:相互认可机制出台的契机
三、完善内部市场:相互认可机制凸显重要性
四、相互认可机制确立与运行的制度保障
五、小结
第二节 其他区域组织中相互认可机制的确立:欧共体模式的“连锁效应”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澳新紧密经济和贸易区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四、东南亚国家联盟
五、小结
第三章 相互认可机制在欧共体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相互认可机制在欧共体内部市场的应用
一、“新方法”: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典型范例
二、执业资格互认
三、相互认可机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
四、小结
第二节 欧共体对外贸易关系中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实践..
一、欧共体对外贸易关系中采取的规制手段
二、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实例:欧共体和美国的相互认可协定
三、应用相互认可机制存在的困难和前景
四、小结
第四章 WTO 框架下相互认可机制的适用
第一节 WTO 框架下有关相互认可机制的规则和实践
一、WTO 货物贸易中的规则和实践
二、WTO 服务贸易中的规则和实践
三、小结
第二节 WTO 相关谈判议题中相互认可机制的地位
一、贸易便利化议题
二、自然人流动议题
第三节 相互认可机制多边发展的障碍、动向和可行性策略
一、相互认可机制多边发展的障碍
二、相互认可机制多边发展的动向
三、相互认可机制多边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第五章 相互认可机制与中国
第一节 我国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初步实践与探索
一、“入世”承诺下的单边认可义务
二、区域贸易安排下的相互认可机制
三、通过双边合作促进相互认可
四、加入国际组织以实现多边互认
第二节 我国应用相互认可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我国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基本策略
二、各部门的若干政策建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评欧盟证券法的最新发展[J]. 曾冠.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2]欧盟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发展[J]. 曹慧. 中国金融. 2007(05)
[3]论优化合格评定程序与贸易便利化[J]. 翁国民,陆娟芳.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05)
[4]欧盟招股说明书指令——构建欧盟证券发行监管的协调新机制[J]. 吴晨. 深交所. 2006(09)
[5]欧盟招股说明书指令——构建欧盟证券发行监管的协调新机制[J]. 吴晨. 深交所. 2006 (09)
[6]论《服务贸易总协定》国内规制与我国服务贸易法规的完善[J]. 张汉林,孙娜. 国际贸易. 2006(07)
[7]论欧盟金融服务法中的相互承认原则[J]. 李仁真,刘轶. 法学评论. 2006(04)
[8]论欧盟金融服务法中的母国控制原则[J]. 刘轶. 法学论坛. 2006(03)
[9]跨国证券信息披露规则的一体化及中国的对策[J]. 贺小松. 理论月刊. 2006(04)
[10]合格评定程序与国际贸易[J]. 王力舟,黄冠胜,杨松,刘昕,孟冬. 中国标准化. 2006(02)
硕士论文
[1]服务贸易中的资格承认法律问题研究[D]. 杨建勇.西南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5553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相互认可机制概论
第一节 相互认可机制的基本内涵
一、相互认可机制的概念
二、相互认可机制与国民待遇、协调化的互动
第二节 相互认可机制的运行机理
一、相互认可机制的行为主体
二、相互认可机制的适用范围
三、相互认可机制的构建
第三节 相互认可机制:全球化的制度平台
一、相互认可机制和全球化
二、相互认可机制:全球化的新动力
第二章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相互认可机制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欧共体区域一体化中相互认可机制的起源与演变
一、建立共同市场:孕育相互认可机制的土壤
二、单一市场计划:相互认可机制出台的契机
三、完善内部市场:相互认可机制凸显重要性
四、相互认可机制确立与运行的制度保障
五、小结
第二节 其他区域组织中相互认可机制的确立:欧共体模式的“连锁效应”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澳新紧密经济和贸易区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四、东南亚国家联盟
五、小结
第三章 相互认可机制在欧共体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相互认可机制在欧共体内部市场的应用
一、“新方法”: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典型范例
二、执业资格互认
三、相互认可机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
四、小结
第二节 欧共体对外贸易关系中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实践..
一、欧共体对外贸易关系中采取的规制手段
二、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实例:欧共体和美国的相互认可协定
三、应用相互认可机制存在的困难和前景
四、小结
第四章 WTO 框架下相互认可机制的适用
第一节 WTO 框架下有关相互认可机制的规则和实践
一、WTO 货物贸易中的规则和实践
二、WTO 服务贸易中的规则和实践
三、小结
第二节 WTO 相关谈判议题中相互认可机制的地位
一、贸易便利化议题
二、自然人流动议题
第三节 相互认可机制多边发展的障碍、动向和可行性策略
一、相互认可机制多边发展的障碍
二、相互认可机制多边发展的动向
三、相互认可机制多边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第五章 相互认可机制与中国
第一节 我国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初步实践与探索
一、“入世”承诺下的单边认可义务
二、区域贸易安排下的相互认可机制
三、通过双边合作促进相互认可
四、加入国际组织以实现多边互认
第二节 我国应用相互认可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我国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应用相互认可机制的基本策略
二、各部门的若干政策建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评欧盟证券法的最新发展[J]. 曾冠.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2]欧盟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发展[J]. 曹慧. 中国金融. 2007(05)
[3]论优化合格评定程序与贸易便利化[J]. 翁国民,陆娟芳.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05)
[4]欧盟招股说明书指令——构建欧盟证券发行监管的协调新机制[J]. 吴晨. 深交所. 2006(09)
[5]欧盟招股说明书指令——构建欧盟证券发行监管的协调新机制[J]. 吴晨. 深交所. 2006 (09)
[6]论《服务贸易总协定》国内规制与我国服务贸易法规的完善[J]. 张汉林,孙娜. 国际贸易. 2006(07)
[7]论欧盟金融服务法中的相互承认原则[J]. 李仁真,刘轶. 法学评论. 2006(04)
[8]论欧盟金融服务法中的母国控制原则[J]. 刘轶. 法学论坛. 2006(03)
[9]跨国证券信息披露规则的一体化及中国的对策[J]. 贺小松. 理论月刊. 2006(04)
[10]合格评定程序与国际贸易[J]. 王力舟,黄冠胜,杨松,刘昕,孟冬. 中国标准化. 2006(02)
硕士论文
[1]服务贸易中的资格承认法律问题研究[D]. 杨建勇.西南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5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56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