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6 21:51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规避或减轻其总纳税义务的行为。它不仅损害有关国家的税收利益,而且会引起国际资金流通秩序的混乱,危害很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国际避税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已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世界大战”,也是国际国内税务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滥用转让定价、利用避税地避税、滥用税收协定是跨国公司逃避企业所得税的主要手段。从理论上看,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成为国际所得税法研究的一大主题。目前各国普遍采用正常交易原则,作为转让定价税制的标准,对转让定价行为进行规制,但由于该原则适用性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诸多困难,“预约定价制”这种事前确认价格的方法得到重视。税收协定中往往订有缔约国之间的互相优惠条款,加上各国对协定解释的差异或疏漏,就产生了协定中一些优惠条款被跨国纳税人滥用以避税的可能,各国分别通过修订国内税法和修改有关协定,不断开展反协定滥用的斗争。上述反避税措施有效遏制了国际避税行为的蔓延,但国际避税现象并未完全消除。我国已形成的反避税法律体系,虽然在发展中...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国际避税概述
2.1 国际避税的概念
2.1.1 国际避税的概念
2.1.2 国际避税的特点
2.2 国际避税与国际逃税的区别
2.3 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
2.3.1 国际避税的主观原因
2.3.2 避税形成的客观条件
2.4 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2.5 国际避税的危害和现状
2.6 反国际避税的一般法律对策
2.6.1 关于纳税主体国际转移避税
2.6.2 关于征税对象国际转移避税
2.6.3 关于利用避税地避税
2.6.4 健全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反转让定价国际避税的法律对策
3.1 跨国关联企业的界定
3.2 转让定价的概念及性质分析
3.3 跨国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表现形式
3.4 转让定价的事后调整—正常交易原则
3.4.1 正常交易原则的确立
3.4.2 运用正常交易原则调整转让定价的方法
3.4.3 正常交易原则的不足之处
3.5 转让定价的事前调整—预约定价协议制度
3.5.1 预约定价协议的概念和特点
3.5.2 预约定价协议的主要内容和缔结程序
3.5.3 预约定价协议制度的评价
3.6 转让定价法律调整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3.7 本章小节
第4章 反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法律对策
4.1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4.1.1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概念
4.1.2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主要类型
4.2 国际组织对滥用税收协定提出的防范建议
4.2.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4.2.2 国际财政协会(IFA)
4.2.3 其他国际组织
4.3 反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法律对策
4.3.1 国际法律对策
4.3.2 国内法律对策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我国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的完善
5.1 跨国公司在我国国际避税的现状
5.2 研究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对我国的意义
5.3 我国现行反国际避税法律体系的构成
5.4 我国现行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中存在的问题
5.5 完善我国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的建议
5.6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目前涉外税收征管中出现的两个新问题——原因与对策[J]. 杨森平,吴海珊. 涉外税务. 2004(05)
[2]国际避税产生的动因分析[J]. 胡峰.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3)
[3]国际避税的动因[J]. 刘芳雄. 经济论坛. 2002(11)
[4]美国和OECD的预约定价协议程序——美国和OECD转让定价规则比较研究之五[J]. 杨斌. 涉外税务. 2002(05)
[5]“入世”态势下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J]. 刘功文. 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2(01)
[6]WTO与各国国内税制的趋同[J]. 王裕康. 涉外税务. 2000(12)
[7]资本弱化: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新焦点[J]. 王逸. 涉外税务. 1999(12)
[8]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在与国际惯例接轨过程中应借鉴的原则[J]. 韩琎川. 涉外税务. 1999(11)
[9]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际税收管理体系的创建[J]. 张志勇,王晓悦. 税务研究. 1999(10)
[10]国际税法特征之探析[J]. 刘剑文,李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本文编号:3611225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国际避税概述
2.1 国际避税的概念
2.1.1 国际避税的概念
2.1.2 国际避税的特点
2.2 国际避税与国际逃税的区别
2.3 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
2.3.1 国际避税的主观原因
2.3.2 避税形成的客观条件
2.4 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2.5 国际避税的危害和现状
2.6 反国际避税的一般法律对策
2.6.1 关于纳税主体国际转移避税
2.6.2 关于征税对象国际转移避税
2.6.3 关于利用避税地避税
2.6.4 健全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反转让定价国际避税的法律对策
3.1 跨国关联企业的界定
3.2 转让定价的概念及性质分析
3.3 跨国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表现形式
3.4 转让定价的事后调整—正常交易原则
3.4.1 正常交易原则的确立
3.4.2 运用正常交易原则调整转让定价的方法
3.4.3 正常交易原则的不足之处
3.5 转让定价的事前调整—预约定价协议制度
3.5.1 预约定价协议的概念和特点
3.5.2 预约定价协议的主要内容和缔结程序
3.5.3 预约定价协议制度的评价
3.6 转让定价法律调整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3.7 本章小节
第4章 反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法律对策
4.1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4.1.1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概念
4.1.2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主要类型
4.2 国际组织对滥用税收协定提出的防范建议
4.2.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4.2.2 国际财政协会(IFA)
4.2.3 其他国际组织
4.3 反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法律对策
4.3.1 国际法律对策
4.3.2 国内法律对策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我国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的完善
5.1 跨国公司在我国国际避税的现状
5.2 研究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对我国的意义
5.3 我国现行反国际避税法律体系的构成
5.4 我国现行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中存在的问题
5.5 完善我国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的建议
5.6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目前涉外税收征管中出现的两个新问题——原因与对策[J]. 杨森平,吴海珊. 涉外税务. 2004(05)
[2]国际避税产生的动因分析[J]. 胡峰.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3)
[3]国际避税的动因[J]. 刘芳雄. 经济论坛. 2002(11)
[4]美国和OECD的预约定价协议程序——美国和OECD转让定价规则比较研究之五[J]. 杨斌. 涉外税务. 2002(05)
[5]“入世”态势下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J]. 刘功文. 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2(01)
[6]WTO与各国国内税制的趋同[J]. 王裕康. 涉外税务. 2000(12)
[7]资本弱化: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新焦点[J]. 王逸. 涉外税务. 1999(12)
[8]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在与国际惯例接轨过程中应借鉴的原则[J]. 韩琎川. 涉外税务. 1999(11)
[9]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际税收管理体系的创建[J]. 张志勇,王晓悦. 税务研究. 1999(10)
[10]国际税法特征之探析[J]. 刘剑文,李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本文编号:3611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11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