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人民币国际化 纠纷解决 货币贬值 支付结算 货币发行国 国际流通 汇率风险 国家货币 国家主权豁免 发行收入
【摘要】:我国是目前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第三服务贸易大国。国际贸易必然需要用某种货币进行支付结算,在现有各主权货币中,选择用人民币对我国来讲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取得发行收入,还可以减少我国的汇率风险和外贸交易成本,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政治活动中的地位,使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同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影响力,使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断向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它不仅涉及国际法,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我国的相关国内法进行修改和完善。本笔谈的核心就是讨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法律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国际法中关于主权货币国际流通与争端解决的基本规则,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对我国现行的现金法规、支付结算法规进行哪些修改和完善,应该构建哪些人民币国际化的纠纷解决制度,应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监管制度进行哪些修改和完善等。围绕着这些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法律问题,我们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际法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将相关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并提供给读者,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人民币国际化法律问题的研究,并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纠纷解决;货币贬值;支付结算;货币发行国;国际流通;汇率风险;国家货币;国家主权豁免;发行收入;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法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AZD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6.2;D922.28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折射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危机和弊端,中国政府以此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金融政策,如货币互换协议,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等。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质是人民币职能从国内扩展到国外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肃;;不完全合同及其完善:法律与经济分析[J];当代经济;2006年07期
2 刘辉;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历史机遇与现实选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周显志,张健;论货币所有权[J];河北法学;2005年09期
4 何立胜;杨志强;;内部性·外部性·政府规制[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5 韩龙;;国家货币主权的构成与限制问题——兼对美元持续贬值的国际法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张立君;不完全契约、资产专用性与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J];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03期
7 何帆,李婧;美元国际化的路径、经验和教训[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8 胡元聪;;法与经济学视野中的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分析[J];现代法学;2007年06期
9 孙鳌;陈雪梅;;政府外部性的政治经济学[J];学术论坛;2006年03期
10 张庆麟;析金融全球化对国家货币主权的冲击[J];中国法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曾兆晖;;公平正义的内涵、价值选择及实现困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金承光;;从法律逻辑学的视角审视规范逻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刘红婴;;论法定程序的“以言行事”[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刘力锋;;确定性之美:罗马法对莱布尼茨法哲学思想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隋伟;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杜哲涛;虚拟货币属性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天俏;金融衍生产品特别保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国际货币竞争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博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杜业明;“圈地之风”的政治经济学:性质、成因及其治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朱进;外部性与政府干预行为[J];长江论坛;2003年02期
4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3年03期
5 谭秋梅;郭燕;;人民币国际化下内外均衡的冲突与协调——国际货币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07期
6 程启智;内部性与外部性及其政府管制的产权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12期
7 杜仕林;;转型期国家干预之边界考量——基于经济法的认知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刘友芝;论负的外部性内在化的一般途径[J];经济评论;2001年03期
9 马奎;论西方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演变[J];经济评论;2001年03期
10 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凤英;;从战略高度把握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6期
2 杨涛;;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怎么走[J];学习月刊;2011年01期
3 徐奇渊;;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选择[J];当代世界;2011年01期
4 娄季芳;;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经验借鉴[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10期
5 娄季芳;;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经验借鉴[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11期
6 邓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浅析[J];学理论;2013年19期
7 柴青山;;人民币国际化慎行[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年06期
8 郑联盛;;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12期
9 马文婷;;人民币国际化十年后或水到渠成[J];共产党员;2012年13期
10 石洋;;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怎么走[J];海内与海外;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敏;;人民币国际化[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黄志龙;;建议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行调整[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3 戴相龙;;人民币国际化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黄志龙;王军;;第九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六大对冲措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5 刘义圣;;人民币国际化探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6 李稻葵;徐欣;伏霖;;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2期)[C];2011年
7 宗良;彭伊立;;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周宇;;论人民币国际化的两难选择[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9 钟利琼;曾友中;;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组合[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10 韩长征;;人民币国际化与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孙玉;胡汝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有利时间已经不多[N];证券时报;2011年
2 孙兴杰;人民币国际化需增强续航能力[N];新金融观察;2012年
3 本报记者 徐淼;受外国央行青睐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N];中国贸易报;2014年
4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陆前进;人民币国际化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温源 本报通讯员 赵鹏;人民币国际化还要走多远[N];光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徐科;中德合作共推人民币国际化[N];证券日报;2014年
7 记者 周轩千 整理;今年人民币国际化的“三个三”[N];上海金融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温源 本报通讯员 刘朋;人民币国际化再提速[N];光明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金晨曦;人民币国际化提速?[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侠;人民币国际化又迈新步伐[N];金融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芹;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胥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褚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杨现领;美元锚的退出与人民币国际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青龙;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徐新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06年
7 潘理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及保障措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建国;人民币国际化制约因素及推进措施[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治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庞镭;滨海新区金融创新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思;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宋凡;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3 陆洋;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4 李洋;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斐斐;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李博;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7 封大结;中国周边国家地区流通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陈莉;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彬;货币国际化规律探索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D];兰州商学院;2008年
10 马谢庆;基于外贸计价权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3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7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