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有效控制理论在南海岛屿主权争端中的运用——基于国际法院裁判案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8 02:40

  本文关键词:论有效控制理论在南海岛屿主权争端中的运用——基于国际法院裁判案例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南海争端 岛屿主权 有效控制 关键日期 主权行为


【摘要】:近年来,有效控制理论成为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重要国际法依据之一。我国南海部分岛礁被邻国占领虽是事实,但这些国家无法依据有效控制理论取得其非法占领岛礁的领土主权。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历史的、无可争辩的主权,且从未放弃或停止行使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辖。争端国家的占领行为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针对争议岛屿的所谓"主权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我国应当在强化对南海诸岛的历史性权利的同时,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手段加强对南海诸岛的有效控制,明确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南海争端 岛屿主权 有效控制 关键日期 主权行为
【基金】:2012年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国际法院解决海洋争端的裁判对中国的启示”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3
【正文快照】: 我国与邻国的海洋领土争端是涉及岛屿主权与海洋划界问题的双重争端,具有复杂性。“陆地统治海洋”是一项古老的国际法原则,它意味着陆地主权为海洋权利之基础,海洋权利是陆地权利之衍生。由此看来,较之岛屿主权归属问题,海洋划界问题只能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因此,要解决我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证明标准问题[J];当代法学;2011年05期

2 张卫彬;;南海U形线的法律属性及在划界中地位问题[J];当代法学;2013年02期

3 刘文宗;我国对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之二)[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7年03期

4 张卫彬;;论国际法院的三重性分级判案规则[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5期

5 徐崇利;;软硬实力与中国对国际法的影响[J];现代法学;2012年01期

6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关键日期问题——中日钓鱼岛列屿争端关键日期确定的考察[J];现代法学;2012年03期

7 杨翠柏;时际国际法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01期

8 曲波;;南海周边有关国家在南沙群岛的策略及我国对策建议[J];中国法学;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彬;;论海洋划界中的禁止反言原则[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柳辰;;论沿海国专属经济区的防止船舶污染立法管辖权[J];研究生法学;2011年02期

3 匡增军;;2010年俄挪北极海洋划界条约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4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证明标准问题[J];当代法学;2011年05期

5 张卫彬;;公平原则及相关情况规则探讨——兼析中国东海大陆架划界基本主张[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6 安应民;;论南海争议区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模式选择[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7 郑华芳;;南海问题解决方案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1期

8 李政谦;;南极大陆架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8期

9 郑雷;;论中国对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法律立场——以“无暇号”事件为视角[J];法学家;2011年01期

10 张湘兰;郑雷;;论“船旗国中心主义”在国际海事管辖权中的偏移[J];法学评论;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琳;;东北地区国际河流的流域共同开发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卫彬;;公平原则及有关情况规则若干问题刍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张湘兰;朱强;;《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评析[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4 王小晖;;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的国际法问题[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5 徐伟力;;试析沿海国防止船舶污染管辖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1期[C];2007年

6 余民才;;中日东海问题原则共识述评[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9年卷第1期[C];2009年

7 罗婷婷;;南海油气共同开发制度关键问题探讨——以其他海域共同开发经验为鉴[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0年卷第2期[C];2010年

8 潘军;;俄罗斯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介评[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2年卷第1期[C];2012年

9 赵少群;;论领海基线和基点的划定[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韶阳;南沙群岛价值分类评价和开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白洋;渔业配额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庄炜;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冠钰;澳大利亚的海洋法实践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迟远达;中日“东海共识”浅析及东海共同开发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璐妍;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留丽;论沿海国对船只污染的管辖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湛艳梅;中国海洋基本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兰志丹;国际法视角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罗婷;北极海洋权益争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丽;南海争端解决模式比较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理海;从国际法看我国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周江;;论我国南海主权主张中的“附近海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3 曲波;;有效控制原则在解决岛屿争端中的适用[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4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证明标准问题[J];当代法学;2011年05期

5 金永明;;论南海问题特质与海洋法制度[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6 王子昌;;新马岛屿争端之判决:依据与启示[J];东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7 潘俊武;;解析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发展前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魏森;;法律文化帝国主义研究——以中国知识产权立法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9年03期

9 吴慧;;国际海洋法争端解决机制对钓鱼岛争端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J];国际观察;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元;杨莎;;对《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侵权例外条款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6年21期

2 陈端洪;;人民主权的观念结构 重读卢梭《社会契约论》[J];中外法学;2007年03期

3 张祖兴;;国际法院判例中的“领土取得模式”[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赵建文;;国家豁免的本质、适用标准和发展趋势[J];法学家;2005年06期

5 张翔雨;范卓斯;;美国法院域外管辖权的理论和实践[J];现代法学;1985年04期

6 何安然;;从仰融案看国家财产豁免立场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6期

7 杨松;;从仰融案看跨国诉讼中的国家豁免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7年01期

8 夏林华;;涉外雇用合同诉讼中的国家豁免问题探讨[J];学术论坛;2008年06期

9 杜国胜;;以法哲学为视角厘定国家主权之“权名”[J];法学杂志;2011年01期

10 陈晓;论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J];创造;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柏华;刘秀姣;;国际投融资纠纷仲裁裁决海外执行中的主权豁免问题——兼评香港上诉法院涉及中国国有企业仲裁裁决执行案[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富慧、王卫平;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国的主权行为[N];人民日报;2005年

2 程实;理性经济外交捍卫汇率主权[N];证券时报;2005年

3 陈继先;又是炒作[N];国际商报;2005年

4 程实;汇率博弈:中国经济外交的胜利[N];东方早报;2005年

5 陈亮;美对华财经焦点转向人民币汇率问题未列中美联委会议程[N];中国经营报;2005年

6 李圆;布什欲触动人民币汇率神经[N];中国贸易报;2005年

7 吴丽红;振荡整理 成交缩量[N];期货日报;2005年

8 葛丰;平等是一切共识的前提[N];国际金融报;2005年

9 程凯;格林斯潘偷着乐[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徐岭 李潇潇;中国经济如何应对这场金融战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虹;国家豁免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小玲;宪法的政治之维[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曲雪;论国家豁免问题[D];吉林大学;2008年

3 姚海;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彭丹丹;国家豁免范围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刘姣洁;论性自主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李颖;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引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宋庆栋;从绝对豁免到限制豁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永杰;《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下可申诉补贴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宋丽洁;《保护伞条款解释规则的统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燕芳;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2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72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