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动产所有权取得中的交付与登记
发布时间:2017-10-11 03:26
本文关键词:特殊动产所有权取得中的交付与登记
【摘要】:根据《物权法》第24条规定,以及《买卖合同法司法解释》第10条规定,特殊动产所有权取得采用登记对抗主义,并且交付优于登记,当二者不一致时,以交付为准。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威胁交易安全,登记变得无意义,登记的对抗力没有维护,特殊动产善意取得要件不明。 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交付在特殊动产所有权取得中的效力。从解释论的层面看,《物权法》第24条规定了“交付生效+登记对抗”的规范模式,交付是特殊动产所有权取得的必备要件,没有交付,则不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登记仅仅是对抗要件,如果未进行交付,单纯的登记则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而作成的登记也变动无意义,一部分善意第三人也无法得到保护,法价值层面不具有正当性。因此,现行模式需要进行立法修改,承认交付并非是特殊动产所有权取得的必备要件,交付优于登记,,规定“交付生效+登记对抗”与“交付生效且对抗”并行模式。 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在当事人仅进行交付而未完成特殊动产所有权移转登记场合下,登记对抗的范围以及效果。主要包括:其一,登记对抗到底具有何种意义,善意第三人的判断标准以及善意、恶意的判断标准该如何确定;其二,当事人在登记对抗之后居于何种法律地位,具有何种权利;其三,在一物数卖这种典型的登记对抗问题场合,登记对抗问题是如何构成的,即出让人的第二次处分行为是有权处分还是无权处分。 本文第三章探讨特殊动产的善意取得构成要件问题。本部分探讨了在出让人无权处分特殊动产场合,受让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需要明确的三个问题:特殊动产的出让人须登记为所有权人还是仅需占有特殊动产;受让人须登记为权利人还是仅需占有特殊动产;受让人的善意如何判断。
【关键词】:特殊动产 交付 登记 善意取得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2;D92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一章 特殊动产交付的效力11-24
- 第一节 学说考察与评析11-15
- 一、 学说简介11-14
- 二、 评析14-15
- 第二节 交付不是特殊动产所有权取得的必备要件15-24
- 一、 解释论层面的考察15-20
- 二、 立法论层面的考察20-24
- 第二章 特殊动产登记的对抗力24-42
- 第一节 登记对抗的范围24-36
- 一、 对抗的意义及理论基础24-26
- 二、 第三人的范围26-33
- 三、 善意、恶意的区分33-36
- 第二节 登记对抗的效果36-42
- 一、 对抗后各主体的法律地位及权利状况36-38
- 二、 有权处分抑或无权处分——对抗的法律构成38-42
- 第三章 特殊动产的善意取得问题42-47
- 第一节 特殊动产占有人无权处分时的善意取得43-45
- 第二节 特殊动产登记权利人无权处分时的善意取得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后记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明;;一物一权原则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杨代雄;;准不动产的物权变动要件——《物权法》第24条及相关条款的解释与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崔建远;;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J];法学家;2010年05期
4 张澎;;机动车物权变动中的登记对抗问题[J];人民司法;2010年19期
5 王荣珍;;论物权变动未登记不得对抗之善意第三人范围[J];太平洋学报;2009年05期
6 宋晓明;张勇健;王闯;;《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2年15期
7 程啸;;论动产多重买卖中标的物所有权归属的确定标准——评最高法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9、10条[J];清华法学;2012年06期
8 汪志刚;;准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对抗[J];中外法学;2011年05期
9 肖厚国;物权变动的公示主义[J];现代法学;2005年03期
10 董学立;论物权变动中的善意、恶意[J];中国法学;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1010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1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