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浅议同时履行抗辩权

发布时间:2017-10-26 06:31

  本文关键词:浅议同时履行抗辩权


  更多相关文章: 合同法 同时履行抗辩权 构成要件


【摘要】:同时履行抗辩权制度是合同履行的重要制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法律都确立了此项制度,我国《合同法》第66条也对此作了规定。由于合同法之规定过于原则,当前在该制度的理解和适用中,出现了一些分歧和诸多疑难问题。本文拟从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之构成要件入手阐明什么条件下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以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部分问题。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合同法 同时履行抗辩权 构成要件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内涵及法律性质所谓同时履行抗辩权(exceptiononadimpleti contrattus),又称为不履行抗辩权,英美法上称为相互义务原则,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时,可以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同时履行抗辩权,在性质上属于延期的抗辩权或一时的抗辩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利亚;叶海平;刘云;;生命权私法救济浅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王竹青;;论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朱瑰君;刍议我国信托公示的效力规范[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4 刘文莉,谢尊武;中日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比较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邓承立,金文彪;保证人的追偿权及通知义务——对担保活三个法条的理解[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6 陈浩;共同抵押的效力:代位求偿权及其合理性分析[J];当代法学;2003年09期

7 李华菊 ,张影;一起加工承揽合同纠纷引发的思考——兼论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中国司法;2002年09期

8 吴国平;中国夫妻人身关系立法完善问题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陈信勇,蓝邓骏;居住权的源流及其立法的理性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雁兵;;关于确认夫妻共同债务的审判思考[J];法律适用;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珍庆;中韩国有企业改制及其相关保护小股东权益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朱凡;人的担保基本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吴清旺;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以民事权利保障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薛源;区分所有建筑物自治管理组织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柳琳;中国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秦国辉;要约撤销权正当性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潘世炳;中国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陈梦坤;论社团主体的法律属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伟;债权人代位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张玲;无效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娅萌;保证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李祖坤;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屈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陈梦坤;法人制度的人本主义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张悦;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盛蔚;合同成立与生效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袁征;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物权制度反思[D];湘潭大学;2002年

10 李志刚;代位权论[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江洪;;风险负担规则与合同解除[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2 金琳;;试论我国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制度在实践中的滥用及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3 侯鹏;;浅议合同法的不足及其完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4 刘玲;;《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与《合同法》的比较分析——以其适用为研究对象[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5 张跻智;寇建柱;;再谈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6 段来;;情势变更原则与商业风险的界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解瑞;;CISG的根本违约与我国合同法的完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8 马荣真;;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视角[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9 初言恺;尹永慧;;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对我国合同法的借鉴意义[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10 蓝海;;合同法鼓励交易立法宗旨适用分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2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黄洪俊;黄立虎;;析合同法建立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法律效益[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7 朱树英;;从司法实践中的执行情况看需要对《合同法》第286条的操作性予以规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郑成思;;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9 曾少友;;合同法定书面形式欠缺对效力的影响及治愈途径之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索立军;张思锐;;论我国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成;裸购纠纷: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管[N];检察日报;2011年

2 李利平;对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理解[N];江苏经济报;2011年

3 祖月;合同法是农产品市场的根基[N];新农村商报;2011年

4 张 涛;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秦金传;建议完善合同法第九十六条[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林燕;“合同法立法进行得挺顺利”[N];检察日报;2009年

7 徐在助;合同法条文有矛盾[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李先和 马凡涛;了解合同法中的“保证”[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9 太原市劳教所 甄国海;浅析合同法中“三金”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N];山西科技报;2008年

10 ;了解合同法规加强自我防范[N];中国纺织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2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8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侯国跃;契约附随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宇;同时履行抗辩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磊;合同法上第三人之法律地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陈高阳;合同法中的合并条款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郑磊斌;融资租赁合同制度研究——以合同法融资租赁章为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邓川;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尹士忠;格式条款效力的立法限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徐阔;合同法诚信原则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士峰;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刘思梅;格式合同条款法律规制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叶欣;论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7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97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