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中工伤保险责任承担与立法完善——兼评《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规定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中工伤保险责任承担与立法完善——兼评《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规定
【摘要】:文章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派遣的关系,论述了劳务派遣中由用工单位承担相应工伤保险责任的理论依据,在评析《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对劳务派遣中工伤保险义务与责任的承担进行立法完善的建议,以有利于工伤事故的预防与控制,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基金】:长江师范学院2013年度规划科研项目“重庆市劳务派遣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XJYB019
【分类号】:D922.52;D922.55
【正文快照】: 劳动关系与工伤保险责任、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涵义。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与一般的民事关系不同,其法律特征为:一是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法律特别规定的,一方主体是劳动者,另一方主体为用人单位;二是劳动关系与劳动过程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印发贯彻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J];创业者;2004年03期
2 易佳言;;关于工伤保险3个问题的思考[J];现代职业安全;2013年09期
3 ;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有奖知识竞赛试题[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4期
4 廖霞 ,闻博;老板,你办了工伤保险吗?[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0年10期
5 李征宇;工伤官司知多少——关于工伤保险权益[J];中国社会保障;2001年10期
6 陈晓蕾;工伤保险[J];劳动保护;2001年02期
7 ;职工蓄意违章行为致伤不能列入工伤保险范围[J];创业者;2001年11期
8 汪尚潜;;工伤保险有误区[J];中国社会保障;2002年10期
9 ;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预防费和康复费管理暂行办法[J];创业者;2002年01期
10 曹岁明;;工伤保险立法、执法和管理上的误区系列话题 立法篇[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华中;;关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的哲学思考[A];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晋川;刘庆民;;谈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张合民;;工伤保险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孟庆春;李敏;唐婧;;工伤保险实施以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探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华中;;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伤保险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兼论工伤保险的发展及其基本功能[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于宝妹;蔡静;王立谦;宋秉文;;建立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探讨[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7 万成略;;工伤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及启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李方;张明丽;;武汉市中小企业工伤保险问题探讨[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9 杜红兵;杨瑾娣;;我国煤矿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的现状与发展[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敏;孟庆春;;《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后的问题与思考[A];中国金属学会2004’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民;当前工伤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2 记者王伟;工伤保险工作的里程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3 王伟;李庆华;工伤保险工作的新起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4 ;颁布《工伤保险条例》的意义?[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王东进;践行“三个代表” 推进工伤保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6 张杰;进城务工人员呼唤“工伤保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付平;把握精神 注意兼顾 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工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张洁;工伤保险叫好还要“叫座”[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张洁;工伤保险扩面不平衡亟待破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洁 谢梅;煤矿:工伤保险扩面路还很长[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和平;中德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2 李榕;煤矿工伤风险评价及保险费率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媛;山西省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2 董颖;完善我国工伤保险的预防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王博;矿难有效治理中的工伤保险体系建构和运行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魏东;完善我国工伤保险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倪琨;加强我国工伤保险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熊杰;我国工伤保险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玉忠;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佟静;枣庄市工伤保险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唐淑艳;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胡逊;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探析[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38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23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