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研究——基于组织人力资源视角
本文关键词:我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研究——基于组织人力资源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劳动合同法》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对劳动者的突出倾向使得该法在实施过程中阻力重重,围绕有关制度的争议从未停息,特别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相比大为扩大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结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分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的弊端,就此提出制度完善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一、导言《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4年,对劳动者和企业都产生重要影响,它对企业的利益触动更深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合同终止的经济补偿,二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的广泛推行。所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对应的概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叶芳;;保护不足与保护过度——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的“度”[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2 刘杰;高校学生会管理的新思考——非营利组织管理方法的借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3 徐锐;浅论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设计[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4 张遵东;企业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张兴福,王侃;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控制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6 王全兴;;试论劳动者“进出”劳动关系的宽严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有关条文剖析[J];中国劳动;2006年09期
7 李雯;王得忠;;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5期
8 蒋燕;;对自助式福利计划的剖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09期
9 梁峰;冯学钢;;文化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特区经济;2006年02期
10 吴志攀;肖江平;;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法创新[J];中国法学;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威漩;中国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虹霖;基于创业视角的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珏;从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看事实劳动关系[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邢晶晶;电信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刘继林;重庆市第二建筑材料厂改制及业务重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唐靖;山东金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重组[D];清华大学;2004年
5 陈汉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喻瑜;贵州省国有企业员工薪酬激励模式及其满意度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威;无锡A公司薪酬体系设计[D];天津大学;2005年
8 赵敬敬;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涛;电脑教育游戏激励机制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晓晖;和谐思维方式探析[D];郑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3 袁志刚,陆铭;效率工资理论述评[J];经济科学;1997年06期
4 夏健明,陈元志;实物期权理论评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对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反思[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2 刘吉;;中国是《劳动合同法》危机[J];竞争力;2009年03期
3 田野;焦艳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在职业安定与灵活用工之间[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志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干问题解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胜秋;;代签劳动合同 没有法律效力[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6 ;导言[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7 刘莹;;劳动合同加盖劳动者私章是否有效[J];人事天地;2011年04期
8 钱俊;;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构造透视[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9 剑华;;《劳动合同法》背后的劳资博弈[J];黄金时代;2008年03期
10 梁达;;谨防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专家”[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7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田丽;措美县四项措施确保《劳动合同法》实施[N];西藏日报;2008年
2 记者 吴珊;市政协视察我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情况[N];黑河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吾斯曼江·买买提;阿图什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N];克孜勒苏报;2010年
4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李树军;市人大检查《劳动合同法》贯彻执行情况[N];朝阳日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 林嘉;博弈与平衡:劳动合同法诞生记[N];光明日报;2011年
7 徐道稳 深圳大学法学院;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已初步实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见习记者 李吉斌;贯彻执行好劳动合同法不留死角[N];法制日报;2011年
9 记者 徐博;认真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孙佳薇;认真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N];黑龙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许静;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夏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吴智贵;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yぶ竞,
本文编号:1297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297809.html